李彥(大慶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萬方工程技術設計院,黑龍江大慶163411)
試論居住小區規劃設計的環境創新
李彥(大慶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萬方工程技術設計院,黑龍江大慶163411)
小區環境建設對人們生活質量有著直接關系。現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追求高水平的生活環境。怎樣進行居住小區環境創新,成為重要研究課題。對此,筆者根據實踐經驗,就居住小區規劃設計的環境創新進行簡要分析。
居住小區;規劃設計;環境創新
居住小區規劃設計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設計美感與適用性,也要做好環境規劃。小區環境的規劃建設,能夠幫助人們緩解高壓力的生活、放松心情。因此,在小區規劃設計中應做好環境的建設創新。
作為社會環境的一部分,小區環境與社會環境相同,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小區環境的建設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規劃設計過程中,首要條件是符合人性化要求。在環境建設過程中,秉承著“以人為本”原則,注重天人合一。小區的功能區域安排合理,具有一定的層次感、能夠體現出本小區環境特點。以居住區域為主展開環境設計,例如:休閑娛樂、鍛煉、出行、綠化等全部應用以居住區為焦點展開設計。結合人們實際要求,科學規劃。住宅區域需要提升院落功能、擴大空間,做好園林建設進而便于人們休息、放松。
人們長期生活在一個高雅、優越的環境下,能夠使人們感受到優越感、自豪感。環境的建設主要源于自然,所以,在小區環境規劃設計過程中,還應與自然環境充分結合,盡可能的保留原有水體、綠化、地理環境等。在自然環境下進行小區環境建設,進而建設一個具有特色的小區環境。例如:在多山地區中,可以選擇隨坡就勢、筑臺退層形式建設山地小區環境,進而充分利用了自然元素進行小區環境創新。
小區環境創新應突出文化特點,創造文化環境給予環境一個新的文化署名,充分展現現代社會文化的發展。文化并非是固定的,是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的變化。因此。小區環境創新也要做好文化特色的規劃設計。
現如今,我國土地資源緊張。因此,在小區建設過程中需要著重考量用地問題,避免土地資源的浪費,做好空間節約。在設計過程中從室內環境擴展至室外環境,構建一個居住組團,增加人們居住和活動空間。在實際環境創新階段,首先應打破傳統聯排式小區設計形式,為其注入時尚元素,把各住戶的生活空間進行連接,然后使建筑物連成一個復合體。
首先,秉承著因地制宜原則,充分利用自然空間進行環境創新。通過對洼地、坡地的環境綠化,結合小區建筑設計、現有環境條件、生活要求規劃設計具有小區特色的綠地。其次,綠化設計應秉承著“以人為本”。集合人們不同要求和建議進行綠地元素設計。同時,也要注重文化藝術因素,與綠地系統進行融和。在小區綠化設計過程中,其直接方法為點、線、面的融合,確保綠化空間的有效連接,使人們被綠地所圍繞。最后,庭院綠化也要結合小組樓層數、建筑之間的距離、窗臺、墻面垂直綠化,提高綠地景觀效果,提高小區整體環境。在綠地設計時也要遵循人們對綠地設計的要求,設計集中綠地進而擴大人們生活、休息空間。
小區規劃設計主要是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為人們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小區環境。現如今,不同小區有著不同的文化特色,小區設計還需要結合建筑布局、風格、人們文化活動、空間特點等要求,小區設計和環境要協調統一。
小區規劃設計應立足于使用功能,在總體環境設計、建筑群體、綠化種植相融合,進而防止裝飾過于夸張以及小區雜物堆積占用空間面積。小區是為人們生活、活動的,其規劃設計過程中也要根據小區人們年齡階段以及活動特點進行設計。例如:兒童活動區域就要突出趣味性;老人活動區域應簡單、寬闊。
第一,小區座椅等設計。座椅是每個小區必備的基礎設施,是人們休息、聊天、欣賞景色的必要設施;桌椅自身也具有裝飾效果,可以襯托環境。座椅可以設計在小區中心區域或是人們常活動區域,廣場等。其位置設計需要考量邊界效應,順著建筑物周圍與空間邊緣進行布局,避免占用人們活動空間。另一方面,座椅的設計也要便于人們交流,座椅相背設計就會影響人們交流、同時占用面積較大。所以,座椅的設計需要靈活,例如:直角型設計的座椅、曲線型座椅等。
第二,小區雕塑規劃設計。雕塑作為環境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藝術形式展現。雕塑可以是不同材料制作成的,具有思想特點、現代化感的形象。但是在居住小區雕塑設計要適量,不可過多。雕塑通常可以設計在小區門口、廣場、花壇中央、水池中央等。設計應將樹作為背景綠地、以草坪為中心。雕塑的體積和高度、造型結合小區空間特點結合、
第三,地面規劃設計。在小區人群聚集地、小路、單元進口等應進行地面裝飾。鋪地規劃需要具有一定適用性與美感,注重給人自然、舒適感;在地坪鋪裝上需要從材料、顏色、組合等不同方面進行設計。首先,注重材料的防滑、耐磨。其次,將不同地面材料、顏色、圖案等搭配組合,與四周建筑物打造成為一個和諧的融合關系。利用材料、圖案、顏色結合營造地面美感。
第四,路標、指示設計。小區牌、宣傳廊、提示標牌、單元樓牌的設計要形象生動、顏色鮮亮。
綜合分析,居住小區環境規劃設計創新還需要立足于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打破傳統。在環境設計過程中,注重小區特色體現與文化環境塑造,滿足人們居住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人們在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中更好的生活。
[1] 梅云夏,韋生庭.試論居住小區規劃設計的環境創新[J].民營科技,2015,01:155.
[2] 紀紅,韓百堅.居住小區規劃設計創新的關鍵問題解析[J].中國建材科技,2015,02:95+98.
[3] 鄧紅葵,汪自強.居住小區戶外環境規劃設計[J].中國房地產業,2015,09:45.
[4] 瞿燕花.生態居住小區環境規劃設計探討[J].現代裝飾(理論),2015,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