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明鋼(雅安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所,四川雅安625000)
探討電梯檢驗中易被忽視的問題
陰明鋼(雅安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所,四川雅安625000)
在高層建筑中,隨處可見電梯設備,它的應用不僅推動了交通建設,而且開拓了建筑的功能,進一步完善了高層建筑。本文筆者主要依照自身經驗,淺要剖析電梯檢驗過程易忽視的問題,希望為電梯的安全運行提供一定的幫助。
電梯;檢驗過程;忽視;問題
電梯的安全運行和人民群眾自身的生命財產密切相關,其常規檢驗至關重要。研究相關安全規范可知,檢測人員務必要仔細檢查各個項目。然而,隨著使用面積的增大,檢驗人員的工作總量也有所加大,為能夠有效、如期檢驗電梯,通常會簡化并省去某些不重要項目,致使安全隱患遺留。(按照電梯檢驗相關規范的要求,B類項為必須檢驗項目,C類項為可抽檢項目,但高層房屋越來越多,電梯的保有量也隨著增加,檢驗人員增加相對較慢,有的檢驗員為節省檢驗時間,對C類項不抽檢,對B類項進行抽檢,致使留下安全隱患)本文首先剖析電梯性能檢驗必要性,然后探討檢驗過程易忽視問題。
電梯技術檢驗即面向電梯設備主要零部件和分支設備系統等進行綜合性檢驗與系統評估,并在具體的檢驗活動中,提早發現并有效處理各種故障問題,讓電梯設備能夠正常使用。電梯技術檢驗可以維持設備穩定,切實保障生命安全,而且能夠促進電梯產業可持續發展。為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并做好電梯性能檢驗工作。
為防范電梯超載現象的出現,配設超載報警裝置至關重要,所以,科學設計超載報警裝置預設參數對電梯的安全運行具有很大的影響。如果電梯額定載重與超載報警裝置預設參數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即便看似安全,卻可能無法實現長期運行。如果電梯額定載重明顯超出超載報警裝置預設參數,則電梯運輸效率將顯著降低,同時,在乘坐電梯過程,如果人多,將聽見超載報警聲。例如,某單位電梯載客約18人,待其下行運動至三樓時發生溜梯現象,此時,安全鉗馬上制動,于二樓和三樓部位立即制停電梯,致使轎廂內乘客近乎被困三十分鐘。通過多位實踐經驗較為豐富的人員與專家學者共同研究,最終得到以下結論:超載裝置失效為根本引發因素。針對上述問題,應考量檢測超載報警裝置。
運行速度為電梯性能的基本指標,還是電梯檢驗的核心內容。我們只有科學測量運行速度,方可判斷電梯整機性能。電梯技術規范中清晰指出:若電源處在額定電壓和頻率條件下,且轎廂載重為額定載重一半大小時,其向下運行速度應高出92%額定速度,且不應超過105%額定速度。這一條款表明,一定要讓電梯自身的運行速度始終保持在正常范圍,另外,無論在電梯上行或下行過程,轎廂載重和額定頻率等均可能影響電梯的基本運行速度。即便電梯技術經由長期發展,其調速系統趨于成熟,外加因素對其的影響程度也有所減小,然而不難發現,電梯出廠時期預設的額定速度和投入使用過程的具體運行速度之間存在出入。我們應將轎廂限速器自身的動作速度控制在正常范圍,且上限動作速度需考量所用限速器的實際類型,保證下限限速器類型是115%額定速度。
現階段,絕大多數電梯的曳引比都為2:1或者更大,所以這類電梯均應用反繩輪。一些電梯甚至把反繩輪整合到對重測及轎廂側,以此來有效減小曳引鋼絲繩自身的受力,還可控制電動機功率。然而,對于反繩輪檢驗,不管在檢驗檢查過程,還是維護保養中均是容易被忽略的問題。例如,某辦公樓客用電梯,因電梯在長時間投入使用后,并未得到有效的保養,致使潤滑道堵塞,同時,反繩輪潤滑口面向內端,進而引發了反繩輪潤滑滯后、軸瓦和軸內部發生干摩咬合,如果長時間累加,鎖緊銷存在斷落的危險,使得電梯轎廂發生墜落。待自由直落至超出地面6cm位置時,限速器、安全鉗可讓電梯轎廂馬上停止墜落,然而,令人惋惜的一點是,在拉桿和鉗塊之間的焊點部位,安全鉗斷開,致使轎廂滑落至緩沖器。由此可知,限速器、安全鉗、緩沖器均存在失效問題,為讓電梯穩步、規范運行,一定要強化反繩輪檢驗。
平衡系數試驗為C類項,試驗過程復雜,花費時間較多,故很多檢驗員選擇按照安裝單位自檢報告的數值進行填寫。
而實際上平衡系數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當電梯選用電動機的功率余量較小,如平衡系數取值不合適可能會造成電梯啟動后出現倒拉、發生溜車或者沖頂的事故,增加平衡系數就是增加對重的質量,會帶來電梯啟、制動加速度的減小,以至啟、制動困難。故平衡系數的選取要兼顧空轎廂上升和滿轎廂下降,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
電梯使用單位所采用的安全管理體系應保證健全和可行,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具備相應資格證件,安全警示標志與乘客注意事項應醒目、清晰,電梯維保單位應依據規范要求的質量控制標準和作業指南開展維護保養工作,維保管理機制及質量控制規范等應詳盡、完善,公共場所電梯應采用安全服務透明的管理模式,每一項管理體系與安全職責均應認真記錄,有效存檔,商場與小區物業公司之間應編設應急預案,有計劃地開展應急救援演練活動。如果電梯檢驗人員不遵守操作規范,出現配合失誤、儀器應用不合理等問題,都可能帶來嚴重后果。另外,責任體系不成熟,在檢驗過程還可能出現漏檢等不良問題,嚴重還可能引發安全隱患,為此,應從上述層面著手強化管理。
生活方式的不斷轉變,使得電梯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但電梯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將會對人民群眾帶來巨大危害。近幾年,電梯安全事故逐步增多,且事故引發原因具有多樣性特點。對電梯進行綜合監管已成為規避電梯事故的主要手段,并有利于生命財產的維護。
[1] 王婧.探討電梯檢驗中易被忽視的問題[J].福建質量管理, 2016,(1):196.
[2] 趙敏劍.探討電梯檢驗中易被忽視的問題[J].科技尚品, 2016,(7):111.
[3] 張書輝.探討電梯檢驗中易被忽視的問題[J].中國化工貿易,2017,7(2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