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汀
“傾聽”一詞真是有趣,“傾聽”就是傾注氣力去聽,心無雜念地去聽。
你傾聽過嗎?
閉上眼睛,祛除腦中的殘念,將念力化作環繞在耳畔的風,漸漸地,你會聽到原不曾發現的微響。在熱鬧的集市,你不僅能聽到人聲的嘈雜,還會聽到風穿過屋角罅隙的細音;在空曠的原野,你不僅會聽到風的震顫,還會聽到土墩上野草的低語。噓!別睜眼,你會聽到更多:深巷夜靜、月落烏啼、雨滴石階、風疾掠竹……
我給“傾聽”取一個好名字,叫“耳視”。
“耳視”便像是用眼睛來感知世界一般,先聽得整體,再獲得細節。但“耳視”比“目視”更多一份意蘊美,“耳視”不似“目視”那么粗暴直接,別有一番越拓越遠的意趣。
暑假總在鄉下居住。城里燈火通明之時,鄉間已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推開木門,眼前黑暗得陌生,偶有一絲昏黃的暗光在遠方閃爍。
既然看不見,那就聽吧。搬一張板凳,坐著,閉了眼,一陣微涼浸潤全身,伴著粗糙而溫暖的泥土的香。羊圈里羊在咀嚼,豬圈里豬在打呼嚕,屋旁的溝渠里有蛙聲鼓噪,屋后的菜地里有蟲兒鳴唱,似乎暗夜里萬物都在細語低吟。接著,風又開始了奇妙演奏,玉米葉啪啪鼓掌,棉花葉婆娑作響,蘿卜葉與大地摩擦,簌簌有聲……
我似乎真的感應到了天地間每一幅度的振動和聲響。真的,如果這時你睜了眼,奇音妙響便霎時消失。
用耳朵感知世界吧!讓音樂的每一個音符化作一個個精靈,激活你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隨貝多芬去扼住命運的咽喉,陪阿炳在泉邊收集清冷的月光……
用耳朵感知世界吧!讓文學的詩句化作一縷縷芬芳滋潤你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閉上眼,試一試“耳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