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寒松
學者的一席話意味深長,他反對當下教育體制,認為當今社會以“第一名”為標準去教育學生是不可取的。可在我看來,“第一名”只是目標,而目標并不等于標準。
目標和標準都是能使人前進的動力,不同的是,達不達目標是個人自由,而標準是帶有強制色彩的。把學生都訓練成第一名,顯而易見,那是不可能的。既然道理這么淺顯,社會這個大智慧體是不可能不懂的,所以它并不是要將每一名學生都培養(yǎng)成第一名,而是以第一名為目標去教育學生。有第一當然有第二,現(xiàn)代的教育并沒有說社會不容許有第二的存在,第一名只是訓練學生的目標,相信沒有哪個學校是以第二名或者第三名為目標去培養(yǎng)、教育學生的。這也就是說,第一是他們教學的方向,教學的目標。
而這目標也并非單一指向第一名。當今社會的職業(yè)是多樣化的,教育并沒有忘;如果教育“忘”了,那么那些技校將何去何從?更何況還有“頂級廚師”“世界頂尖設計大師”這樣的稱號?既然有這些能培養(yǎng)學生一技之長的學校,也有在自己的職業(yè)上造詣頗深的人,又何來教育忘了社會是多樣性的這一說法呢?一種行業(yè)與另一種行業(yè)之間是無法比較的,因為它們各有各的用處,所以第一名在這個存在多種行業(yè)的社會中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各行各業(yè)中,而不同行業(yè)也有業(yè)績第一、貢獻第一……由此觀之,目標也是多樣化的,并沒有一個標準來評判社會的第一名。
我們生存的社會是多樣化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yè),像我們目前的職業(yè)就是學生,而學生的工作就是學習。在成績上,我們都有暫時的目標,它可能是前進多少名或者達到多少名。沒有野心的學生不是好學生。我相信每個人的心里都有要當?shù)谝幻哪铑^,而就算你達不到第一名這個目標,你內(nèi)心也不會很沮喪,因為你不會以第一名為標準來否定你在某一階段所付出的努力。
目標是方向,而標準是衡量線,兩者是不同的。第一名并非一個標準,它僅是一個目標。
教師點評:
這是一篇不贊成學者觀點的議論文章。寫文章以立意為先,這篇文章之所以優(yōu)秀,就在于其立意新穎別致。文章結合自己對作文材料的分析,提出了“‘第一名只是目標,而目標并不等于標準”的觀點。從立意這個角度來講,作者這樣的立意在考生中算是上乘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一種立意。圍繞著這一立意,作者從“分析概念、聯(lián)系生活、指出措施”三個方面展開論述,思路清晰,文體特征鮮明,文中有內(nèi)涵豐富的語言,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9分+發(fā)展等級17分
=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