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楠
一樣的舉止,一樣的完美,一樣的第一,這些難道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每個人都很獨特,卻為什么要過相同的人生?
第一,第一,從小到大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這兩個字。小時候,大人用它來褒揚“別人家的孩子”;長大后,老板用它來表揚“別人家的員工”。難道在這個社會里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是第一嗎?顯然并不是。“一個正常的社會,應該容許有第一名,第二名……”,因為“社會是多樣性的”,如果在某個方面我們每個人都是第一,那么第一便會變得很平常,似乎每個人生來就具有了,這就失去了人的獨特性。
縱觀整個社會,“模范工人”“最美教師”被人們所熟知,肯定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著區別于他人的閃光點,正是這些閃光點使他們變得獨特。其實,第一又哪里是那么好當的?第一被賦予了太多的期望,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守護自己第一的陣地,甚至可能由于被期望而將自己的生活過成別人的生活,你應該怎么樣,你不這樣會造成什么后果,你必須這樣……生活好像不再有屬于自己的節奏,而是變成了有著固定模式的一出戲,這又有什么樂趣呢?你可能會變成這類人中的一員,毫無特點可言。當然,有信心當第一固然是值得表揚的,但不要讓第一腐蝕掉你身上閃閃的發光點,使你變得平庸。
何況,每個人都是第一的社會又怎會不斷進步與發展呢?如果每個人都是第一,誰會有動力去爭趕、去超越呢?只有將自己的不足表現出來,才可能去完善自己,甚至發現自己其他方面的優點。社會本來就是一個大的集合,其中不止一個元素,這種多樣性的社會才是我們需要的社會。不同的人在趕著做不同的事,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人生,只有這樣,我們每個人才可以在這個集合中留下自己的記號。若是人和人都沒什么不同,那么你可能會被集合中的互異限制打出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也會減少。所以,每個人的不同都在彰顯著自己的獨特之美,讓自己在煙火迷離的世界里熠熠生輝。
我們既然這么獨特,又何必要過與他人一樣的生活?我們不需要太過完美,我們只需獨一無二。
教師點評:
這是一篇贊成學者觀點的議論文章。題目“因不同而獨特”切合作文材料的要求,簡潔明了。作者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等方面進行了理性思考和分析,并在理性的思考中,融入感情,真情涌動,使文章具有了感性與理性的雙重韻致。在語言上,作者吸納散文語言之優美、凝練,體現了良好的語言功底。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8分+發展等級18分=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