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梅生
從2014年的司法統計中可以看出,民間借貸案件里有30%左右涉及老年人。不少老人迷信高額利息或貪圖其他利益,往往會因禁不住誘惑,把手中的養老錢出借給他人,最終落得個雞飛蛋打的結果。
輕信他人,80萬元人間蒸發
【案例】經過大半生的省吃儉用,趙奶奶積蓄了80萬元現金。2014年1月,趙奶奶獨自出門旅游中,在火車上碰到了一個30多歲的女子,一路上對她很是照顧。趙奶奶不僅對她非常感激,而且覺得女子心腸不錯,甚至在離別前還相互留了電話號碼。通過此后一段時間的聯系,趙奶奶對女子更是信任有加。5月,女子提出以月息2分向趙奶奶借錢做生意時,趙奶奶毫不猶豫地將積蓄全部借給了她。可時間過去兩個月,女子不但未按時償還本息,反而電話也成了空號。無奈之下,趙奶奶只好根據女子提供的身份證復印件和借條提起了訴訟。豈料,女子的身份證系偽造,法院送達法律文書的結果竟是查無此人。
【點評】《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第一百二十一條也指出:“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正因為女子的身份證為偽造,法院送達法律文書的結果為查無此人,決定了趙奶奶提供的“被告”信息虛假,同樣屬于沒有“明確的被告”,使得法院只能駁回趙奶奶的起訴,也就意味著趙奶奶的養老錢只能被“人間蒸發”。
【支招】出借養老錢,千萬不要輕信對方的身份。如果實在難于判斷,最好能夠讓對方提供財產抵押或者質押,也可讓對方提供自己所熟悉的、有償還能力的人擔保,以便一旦債權受到威脅,亦能“逃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追求高利,30萬元“打水漂”
【案例】2014年6月27日下午,郭大爺路過一家麻將館時,見自己的一位老哥們正在喜滋滋地數著大把“紅利”。在郭大爺的一再追問之下,本來支支吾吾的老哥們終于說出了實情:里面名為娛樂場所,實則有很多人在賭博,甚至是豪賭。輸掉者為了扳本,往往會以高額利息借款,自己就是“從中賺了一筆”。見有如此好事,郭大爺毫不遲疑地要求老哥們“引薦”。次日,果有一賭徒愿意以0.2元的利息借款,想到1萬元一個月后就變成了1.2萬元,郭大爺當即“奉上”了10萬元。賭徒輸掉后,郭大爺便再借,如此累計達30萬元。由于賭徒并沒有在約定的一周后償付本息,郭大爺遂向法院提起了訴訟。不料,法院經審理,卻駁回了郭大爺的訴訟請求。
【點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第十一條也指出:“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
結合本案,不僅利息高達0.2元,超出了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而且郭大爺也知道,對方是在從事賭博類非法活動。正因為如此,決定了郭大爺的訴訟請求無法得到法院的支持。同時,法院還可以按規定對趙大爺給予訓誡、責令具結悔過等民事制裁。
【支招】《民法通則》第九十條規定:“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也就是說,通過出借養老錢來實現“讓雞生蛋”,必須是以合法為前提。如果為了獲取非法利益而不惜出借養老錢,其結果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苦無證據,50萬元一去不還
【案例】2014年春,蔣老太的兒子、兒媳因購買一套三居室的新房,提出向蔣老太借款50萬元,并表示3年內還清該款,且在房屋交付后,蔣老太也可搬入居住。考慮到親子關系,也覺得自己一人長期在外獨自租房居住畢竟不是個事,遂借出了自己的養老錢。但時至2014年8月,兒子、兒媳已經搬入新房達三個月之久,也沒有讓蔣老太搬去的意思。無奈之下,蔣老太只好找上門去。可兒子、兒媳不但拒絕其共同居住,甚至還否定借款一事。蔣老太一氣之下,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兒子、兒媳償還借款。不曾想,基于她沒有借據,也無其他證據佐證,兒子、兒媳又死不認賬,法院最終只能駁回了她的訴訟請求。
【點評】《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也指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結合本案,盡管訴訟發生在蔣老太與兒子、兒媳之間,但由于分屬于兩方當事人,蔣老太對自己的主張同樣必須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正因為蔣老太的兒子、兒媳否認,而蔣老太不僅沒有借據,且也無其他證據佐證借款之事,決定了蔣老太只能“承擔不利后果”,50萬元借款一去不回。
【支招】為避免出借養老錢引發舉證難,最好應讓借款人出具借條。如條件不容或不好意思讓對方出具借條,則可以采取銀行轉賬匯款方式,并保留好匯款憑條,或邀請第三人到場,還可以采取錄音、錄像的方式來保存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