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英,女,回族,生于1970年。曾用筆名土豆,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寧夏作協會員。《黃河文學》首批簽約作家。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左右左》《私生活》。現供職于寧夏文聯。
賀蘭山有一百二十七個山口,也即溝口。每個溝口都有一個名字,一百二十七個來源模糊卻久遠的,約定俗成的名字。這其中最有名的是賀蘭口,更多的溝口靜默如初,寂然依舊。
當我意識到,我與溝口,賀蘭山深處的某個溝口有著如此強烈不容忘卻的關聯時,我才第一次驚醒,這個硬邦邦的地理概念是充滿著生命質感和情感彈性的。這個溝口的名字,叫大燈溝。
我在夢醒時分不得不拿起筆,寫下如夢般的這段記憶。
由此,也打開了一個有血肉情感的意識空間。原來,我們每個人存在的背后都會有一個地理名詞,就如同出生的年月一樣,是來到這個世界的不可更改終生刻印的標識。對我來說,這就是我從小出生長大的礦山,還有我離開那里的必經之路——溝口。
一直以來,我對從小生活成長的地方——礦山,記憶如此強烈和深刻。它強烈到,盡管我已經離開那里近三十年,每當我刻意忘卻或者我以為已經完全忘掉時,它卻牢牢地潛伏在我的身體和意識深處,不經意間帶我回返和重溫,會以夢的形式,強烈敲擊我的每一寸肌膚和神經。
在人到中年,對這樣一個地理存在,完全抹去了本不該有的虛榮和刻意后,我才真正意識到它對我的意義,無可回避不可更改的,宿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