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江蘇省丹陽市環境監測站,江蘇 丹陽 212300)
環境監測數據獲取、處理及分析
陳斌(江蘇省丹陽市環境監測站,江蘇 丹陽 212300)
隨著世界環境衛生問題的日益突出,環境保護問題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環境監測作為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人類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的進行實時的監督并反饋環境現狀,進行一系列的數據監測來反映環境質量的變化,為環保部門管理環境,治理環境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通過環境質量數據的獲取、處理和分析,觀察環境現狀、判斷環境問題,評價環境質量的重要性,全面服務與環境保護的管理工作。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保障,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環境保護;監測數據;分析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項目,通過對影響質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測定,確定環境質量或污染程度及變化趨勢。環境監測的主要手段有三種,分別是對聲、光監測的物理手段,最主要的化學手段,以及監測環境變化對生物及生物群落的影響的生活手段。運用這些技術手段對環境監測對象中的污染物和相關組成成分進行鑒定測試,并進行系統的綜合分析,進而研究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環境質量的性質、組成和結構。通過開展環境監測調查,采集環境監測樣本,分析監測數據研究環境質量的變化規律,從而指導環境保護部門環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環境監測通常包括背景調查、確定方案、優化布點、現場采樣、樣品運送、實驗分析、數據收集、分析綜合等過程。那么首先,應該現場采集到可靠準確的監測樣本;其次,監測范圍廣、內容多,這就要求每次監測所采集的數據都應該能夠全面的表述污染物的空間分布狀態(包括環境中的大氣、水、土壤、固體廢棄物、生物和噪聲等);最后就是運用精密儀器采集數據,通過數據處理進行分析驗證,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環境監測數據是以統計學為基礎,數據之間關系密切,只有做好每個環節才能盡量監測數據的誤差控制到最小,保證監測數據的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精密性和準確性,才能為環保工作提供更加準確科學的參考數據。
監測和監管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支撐和手段。作為環境監測的技術人員,首先應該能夠明確的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職責,在工作中必須要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及業務素質,認真負責,最大程度的避免監測人員在數據采集過程中出現的人為的誤差;作為環境監測實施部門,傳統的環境監測站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社會的環境監測需求,監測儀器配置和技術手段應該及時更新,不斷強化監測站標準化建設和達標驗收,在現有國控監測點位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調整,完善環境監測網絡,擴大監測范圍。
“錯誤的數據比沒有數據更可怕。”為獲得質量可靠的監測結果,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制定和推行質量保證計劃。為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要求對監測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和綜合分析時,應該綜合考慮當地的自然和社會各方面的情況,盡量做到全面綜合。長期堅持環境監測,從建立的監測數據庫中分析環境質量變化的規律,探究影響環境質量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
從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角度出發,在獲取環境監測數據的過程中,應該遵守優先監測原則、可靠性原則和實用性原則,有重點有針對性的選擇監測和控制對象,同時,要求環境監測數據具有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只有達到這“五性”質量指標的監測結果,才能取得真正準確科學可靠的監測數據,也才能在使用中具有權威性和法律性。
環境監測對象、手段、時間和空間具有多樣性和多變性,監測數據數量大、種類多,要想在大量的數據庫中,高效的利用監測數據,就必須對監測數據進行科學的分類和整理,就像整理家務一樣,將數據分門別類的進行歸納整理,方便后續工作的進行。例如,制作標準的監測數據的記錄表格,按專業要求記錄,做到監測數據清晰明確;檢查核對原始數據和圖表,篩選有利用價值的監測數據,做到監測數據簡明實用。
數據綜合分析種類繁多,在實際工作中,根據環境監測評價的不同要求,在分析數據是否合理的基礎上,要對監測分析的數據作進一步的分析評價。這就需要將各種分析方法結合起來,通過不同的分析方法對監測數據進行不同目的的評價。例如,統計規律分析法,合理性分析法、效益分析法等。
環境變化的大背景涉及到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僅僅依靠監測數據來分析環境問題肯定是不夠全面的,因此在采用監測數據的同時應該結合考慮跟環境相關的其他種種因素,盡量做到更加全方位的更加綜合的數據處理和分析,進而得出更加合理的數據論證。
綜上所述,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了解環境水平,進行環境監測,是開展一切環境工作的前提。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環境質量現狀及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環境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取得合乎質量要求的監測結果,才能正確地指導人們認識環境、評價環境、管理環境、治理環境的行動,擺脫因對環境狀況的盲目性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為保護人類健康、保護環境,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制訂環境法規、標準、規劃等服務。
[1]鄒之本.論環境監測數據的處理和分析[J].北方環境, 2013,(09):153-154.
[2]嚴暉.環境監測數據處理與分析[J].中國環境管理,2012, (03):51-54.
[3]葉付勇.有關環境監測數據的處理和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2,(0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