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旺 王顯林 王青林(渤海石油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渤海能克鉆桿公司,河北 滄州 062658)
?101.6mm 鉆桿外螺紋接頭斷裂失效分析
張德旺 王顯林 王青林(渤海石油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渤海能克鉆桿公司,河北 滄州 062658)
通過斷口宏觀分析、金相組織及能譜分析和力學性能測試,并結合鉆桿失效前的鉆井情況,對一例?101.6mm鉆桿外螺紋接頭斷裂失效原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鉆桿接頭材質符合API Spec 5DP和SY/T 5561-2014標準要求的前提下,由于鉆桿公接頭斜坡臺肩周圍發(fā)生巖屑大量堆積導致鉆桿斷裂失效。外螺紋接頭與堆積巖屑發(fā)生劇烈摩擦,導致摩擦部位溫度大幅度上升,材料承載性能降低,在扭轉、拉伸復合載荷的作用下發(fā)生接頭斷裂失效。
鉆桿;外螺紋接頭;失效分析;摩擦作用
某鉆井公司鉆井作業(yè)時使用的1根?101.6mm鉆桿發(fā)生罕見的外螺紋接頭斷裂失效,受使用方委托,對該鉆桿斷裂失效原因進行了分析。
失效鉆桿樣品為?101.6mm鉆桿斷裂試樣,共2件,經測量,接頭密封臺肩面與斷裂位置之間的距離約為265mm,接頭密封臺肩面距斜坡部位的距離約為212mm,如圖1所示。經測量對比,鉆桿接頭螺紋部位并未發(fā)生明顯塑性變形,失效部位縮頸現象明顯。斷口兩側和表面均呈白亮色,摩擦痕跡十分明顯,接近失效的斜坡臺肩處摩擦損耗尤為嚴重,并且有黏連物附著在表面,在靠近縮頸失效部位的外表面上存在著清晰的沖蝕痕跡。
2.1 金相組織及能譜分析
從失效接頭樣品上取樣并通過酸蝕后觀察發(fā)現,試樣斷口兩側對稱地分布著兩條明顯的材料熱影響區(qū)分界線。由分析結果可見,在接頭斷口附近區(qū)域材料的金相組織中發(fā)現大量的馬氏體組織和一定量的回火索氏體和貝氏體組織,隨著距離斷口位置越遠,金相組織中的馬氏體含量有所降低,回火索氏體組織含量則相對增加[1]。(見表1所示)
金相分析表明,接頭斜坡臺肩表面的附著物與本體材料緊密地粘連在一起,如圖3所示,黑色附著物內存在一定數量的白色顆粒,尤其是在接近本體的部位,少量白色顆粒已經與接頭基體連接在一塊。能譜分析表明,黑色附著物的主要成分O和Si,并含有少量Na、Al及Ca等,附著物中白色顆粒部分的主要成分則是Fe,與接頭本體材料化學成分相當。根據分析結果可以判斷,黑色附著物主要是硅酸鹽和二氧化硅等,附著物內部的白色顆粒是從鉆桿接頭本體材料上剝落的金屬材料。
2.2 力學性能試驗
從失效鉆桿接頭上取圓棒進行拉伸試驗、縱向夏比V型缺口沖擊試驗和硬度試驗[2],試驗結果見表2所示。
尺寸測量表明,斷口部位發(fā)生了明顯的縮頸現象,斷口及兩側的外表面部位有嚴重的摩擦損傷,接近失效的斜坡臺肩處摩擦損耗尤為嚴重,并且局部附著有黏著物,微觀分析表明,黏著物緊密地附著在鉆桿接頭基體上,黏著物主要為二氧化硅和硅酸鹽,并且黏著物中包裹著許多鉆桿接頭基體顆粒。
綜合失效鉆桿斷口附近的幾何尺寸、宏觀形貌、金相組織、微觀分析及服役工況條件推斷,在鉆井施工過程中,失效鉆桿公接頭斜坡臺肩附近發(fā)生了嚴重的巖屑堆積,將整個循環(huán)通道堵塞。鉆柱在旋轉的過程中,鉆桿公接頭斜坡臺肩處與巖屑之間發(fā)生劇烈的摩擦,摩擦熱的大量積累導致接頭斜坡臺肩處溫度迅速上升,組織發(fā)生相變,生成奧氏體,接頭本體材料強度大幅度降低,在扭轉、拉伸等復合載荷的作用下,高溫導致相變的部位發(fā)生屈服變形,發(fā)生縮頸現象,最終導致斷裂失效事故發(fā)生[3]。
(1)失效鉆桿接頭材料的理化性能符合API Spec 5DP-2010和SY/T 5561-2008標準要求。
(2)鉆桿公接頭的斷裂失效是由于鉆桿接頭斜坡臺肩處發(fā)生嚴重的巖屑堆積,鉆桿公接頭斜坡臺肩處與巖屑之間發(fā)生劇烈的摩擦,摩擦熱的大量積累導致接頭斜坡臺肩處溫度迅速上升,接頭本體材料強度大幅度降低,在扭轉、拉伸等復合載荷的作用下發(fā)生斷裂。
[1]李方坡,劉永剛,路彩虹,等.G105鉆桿管體刺穿失效分析[J].金屬熱處理,2010,35(11):99-102.
[2]SY/T 5561-2014,摩擦焊接鉆桿[S].
[3]鐘群鵬.材料失效診斷、預測和預防[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9:3-111.

表1 金相分析結果

表2 鉆桿接頭力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