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宏
【摘要】本文筆者談了高職院校加強學生就業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分析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價值觀現狀,.筆者提出了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的幾點對策對策。
【關鍵詞】 高職 院校 學生就業價值觀 對策
人類在已經認識各種客觀事物的基本價值的情況下,對物體價值的總體評價就是所謂的價值觀。而就業價值觀就是其在就業范圍內的具體表現,也是“當代在校大學生在就業上,如就業觀念、方式以及選擇等的看法和觀點”。就業價值觀具有長期效應,會對畢業生對就業的適應性、認同性,甚至是一輩子的生活是否幸福產生巨大的影響。其主要由學生的成長環境,即與校園、家人以及社會等來決定。因主要與人的就業發展密切相關,是畢業生選擇就業崗位以及日后的就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的根本所在,而目前大多畢業生的就業價值觀并不成熟,很難適應社會發展,所以,作為高職院校,我們需主動出擊,展現自身育才育人職責,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本文將就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價值觀的現狀予以分析并提供若干相關對策,望給予讀者幫助。
一、高職院校加強學生就業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
高職院校學生雖然也同本科院校學生一樣接受過高等教育,但是雙方培養也因師資力量不同等因素存在較大差異,學生本身也對自身學習能力等素養不夠自信,人才市場對于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各有褒貶,導致學生就業競爭中難以發揮自身優勢。這就需要高職院校針對學生心理特質,深入了解學生優勢,加強就業價值觀的教育,幫助學生提高自信,突破思維局限,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揮自身優勢,獲得更好的前途。
二、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價值觀現狀
(一)就業期望太高
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學生們自視甚高,普遍認為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與其他同齡人相比,在人才競爭中占有更大優勢與自主權,對自己就業所處位置、所獲薪水以及升職空間等的期望過高,像沿海城市以及一些大、中型經濟發達的地區就是畢業生的首選,而輕視一些農村及中、西部的工作機會;同時,這些學生們內心不認同私企和一些小企業,而對于公務員、國企以及外企等卻抱著極大的希望,然而,由于人才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就業單位的有限等多方面因素,最終的就業與本來的期望值相差甚遠,這就不可避免的使他們產生消極情緒,部分人甚至因為對工作的不滿而淪為“畢業就失業”一族。二是由于目前大多孩子為獨生子女,自小生活安逸,因此更加傾向于穩定、安逸的工作,而無法接受一些條件差的崗位。這樣與社會需求有極大矛盾的“理想”導致畢業生在就業時無法正確選擇,未能結合自身優勢選擇就業,從而錯失更多崗位。
(二)就業競爭力普遍偏低
當今大學生們群體以90后為主,隨著社會的巨大變革,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都隨著各類外來文化的大量涌入而產生了極大的變化。有些盲目攀比,享樂主義至上,缺乏為之奮斗的理想,更多關注自身需求,而不愿奉獻;有些學生就業只靠走關系,因而對學習不上心,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企業中人才缺乏現象嚴重,卻無空缺職位的現象,而此類學生也將因缺乏相應理論知識而無法成為企業的骨干人才。我們根據輔導員老師的多年工作經驗以及多次與畢業生的談話,得知當前畢業生普遍缺乏明確的就業目標。大一學生初入大學,認為就業與自己相距甚遠,因而不會在就業目標以及學習、工作上多花心思;而多數大二學生在學期結束時才發現,高職院校兩年多的學習時間已經所剩無幾,而自身就業能力明顯不符合社會需求。由此,筆者建議高職院校的學生們了解就業形勢,明確就業目標,并積極充實自己,通過全方面的學習來提高個人競爭力。
(三)缺乏良好的就業道德素質
據近幾年相關調查,我們發現:多數高職畢業生更傾向于通過龐大的社會關系網來實現就業。然而,這種途徑的弊處顯而易見:學生將因此不再重視學習,忽略對自身相關能力的提高,轉而沉迷于網絡游戲及其他娛樂活動。帶來的后果就是學生將無法勝任工作要求,人才招聘市場的不公平現象日益嚴重,畢業生的就業素養不高,難以與社會接軌。除此之外,更存在畢業生偽造相關證書、編造虛假兼職經歷,甚至于過于自我地肆意解除三方協議等現象,畢業生們迫于龐大的競爭壓力,采取此類缺乏道德意識與誠信觀念的做法,感到心寒的同時,必須刻不容緩地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們的就業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
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對策
(一)將就業價值觀編入學生課程體系
就業價值觀是三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是指人們的思想目標在就業上的表現,不同的就業價值觀會影響人們對各種就業的選擇,以及對自身就業的態度,在人的一生的就業中發揮很大作用。而入學教育是使學生盡快了解大學,適應大學生活和學習的第一課,它不僅能幫助學生們順利完成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換,促使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更能引導其明確大學及就業目標,走好大學之路。在入學教育中,積極幫助新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向新生介紹歷屆優秀的畢業生,使學生在向往未來的同時對正確的就業價值觀有一定基礎性的了解。與此同時,必定會有一些學生,內心較為自卑,在對比之后產生極大的心理落差,校方應做好心理輔導工作,積極開導學生,使其在大學初期擁有一個健康向上的狀態。當然,入學教育僅僅是其中部分,要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還必須將其穿插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在課堂中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教師也應從自身做起,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把課堂作為載體育人育才,需要高職院校持之以恒地擴充課程體系中的思想道德教育部分,豐富思想教育體系的內容,以提升教師團隊的就業素養為基礎,結合學生們普遍心理和生理需求進行正確的教學資料選定和方案設計。具體可分為以下三點:一.校方必須重視對“兩課——就業規劃課和就業指導課”的實施,堅決按照教育大綱合理規劃安排,重視課堂環節,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糾改其已存在但并不清晰的就業價值觀,使其對就業價值觀有進一步的了解。二.當代大學生在改革開放的春風成長起來,其思想模式、行為方式都與以前有著極大的不同,校方必須抓住當代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并結合當代社會熱點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研討的興趣,通過小組討論、主題班會、辯論會等新型教育形式不斷啟發學生,促進學生對正確就業價值觀的了解,倡導學生探索真理,沉醉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充實自己,提升綜合素養。三.必須增強對教師團隊的就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培訓力度,把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校方提高自身實力的基礎,定期分批次對教師們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進一步擴充本校師資力量,從而建立更加完善的學生就業價值觀培養體系。
(二)加強校企合作力度
就業是大部分學生選擇高校學習的根本目的,增加校企合作力度,使大學生既可以在校園內學到相關理論知識,又可以在校外結合企業,貼近社會,提高實踐能力。高職院校團委學生會組織、各社團在舉辦各類校園文化建設、學科競賽活動時,積極拉入外聯,與企業合作,在舉辦活動的同時為企業進行宣傳,同時也應結合實際,增加一些創業就業的活動數量;以各類主題研討會為介質,在進行校風建設時,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以往屆各優秀畢業生為模范示例,積極向大學生傳遞正確的就業價值觀,并幫助學生們規劃自身就業。優秀企業往往擁有社會先進的資源設備,且在公司管理上自有一套完整的體系,增強與優秀企業的合作力度,不僅可幫助高職院校節約育人成本,增強學生們的實踐技能,同時可幫助高職院校緊跟社會步伐,及時調整教學方案,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育思想,創新教育方法。學校與企業的高效合作在實現信息、設備、制度等條件共同享用的同時,有利于學生們的實踐技能的提高。學生在走進企業的時候,可以提前感受就業氛圍,有利于畢業時能夠良好的適應社會。在企業實習過程中,學生更能進一步的了解自己存在的知識漏洞,對日后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同時,在此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培養學生艱苦奮斗、不怕吃苦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消除初入社會時的自卑或自負等不正確的負面心理影響。增強校企合作,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真正實現自身理想。
(三)制定標本兼職的就業政策
就業政策一直是大學生就業取向的重要影響因素,不少地方都在為減輕大學生就業壓力、推動大學生就業發布了一系列政策,許多就業方面的舉措對大學生就業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這僅是少數,還有很多地方政策未能充分長遠考慮,不夠切合實際的市場需求,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并無顯著作用。在此希望各地相關政府部門能夠結合市場實際,充分考慮社會發展需求,為畢業生優化就業環境,切實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真正推動勞動力的發展,構建和諧社會。
(四)強化就業指導工作
高等院校在開展相關課程的同時,應考慮到學校在各個不同學科的不同育人水平,該項課程體系不夠完善,無法切實實現理論教育教學與專業技能實踐的有機結合,倡導學生客觀的自我評價,幫助其規劃職業生涯,形成初步的就業目標,從而有目的地培養相關就業素養。
參考文獻:
[1]趙盛梅.高職院校對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的引導[J]. 科技風,2015.
[2]顏炳乾.職教教學改革價值取向的特點[J]. 職業技術教育,2011.
[3]劉鵬.學生價值取向的調查與思考[J]. 中國冶金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