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016年十大亮點
【編者按】時光流逝,歲月輪回。不知不覺,我們迎來了2017年。回首2016年,收獲中伴隨著汗水,感慨中伴隨著喜悅。2016年,既是《中國設備工程》雜志創刊30周年的特別日子,又是雜志社面對傳統媒體生存壓力不斷加大、謀求創新發展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努力在內容上謀求突破,在營銷上謀求多元,探索出一條適應新舊媒體融合發展的轉型創新之路。2017年,讓我們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

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牛昌文(右)與順益體系(集團)董事長張建新(左)出席授牌儀式
2016年,《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社與順益體系(集團)、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凱特克集團有限公司先后繼續簽約戰略合作。通過戰略合作,雙方可以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為業界打造一份可供交流、學習、合作的信息平臺。
《中國設備工程》雜志是由國家發改委主管、中國設備管理協會主辦的國家一級期刊,是我國裝備設備領域的旗艦雜志,發行面廣,涵蓋重大裝備制造、低碳技術及設備、冶金、石油石化、航空航天、船舶、鐵道、軍工、化工、有色、機械、電力、電子、煤炭、紡織、汽車等領域。
順益體系(集團)創立于1992年,總部位于廣東珠海,是以珠海經濟特區順益發展有限公司為母公司,下轄40多家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及服務機構,以“工業集成服務”為核心事業,涉及研發、制造、分銷、服務、加盟連鎖的全國性企業集團。歷經2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領先的工業集成服務商。秉承“專業集成 創造價值”的服務理念,順益專注于工業潤滑、工業膠黏、工業密封、表面處理、配套設備、工程服務等領域的專業集成服務,憑借業界領先的應用技術服務能力,為40多個行業、6000多家客戶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工業集成服務,為客戶的生產鏈管理與供應鏈管理創造了卓越的價值,協助眾多客戶達成了“品質領先 降本增效 節能環保”的綜合經營目標。
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著力打造以“智慧工廠、智慧園區、智慧城市”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業務體系,產品和服務在能源、建材、市政、煤炭、化工、冶金、國防等領域廣泛運用,為客戶創造長期的價值和潛在的增長。公司是中國領先的企業資產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國核電領域唯一本土軟件供應商和進口替代商,中國重資產管理軟件領域最具規模和品牌的軟件企業。朗坤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LiEMS(Luculent intelligent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朗坤智能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在業界率先提出“基建/生產一體化、業務/財務一體化、MIS/SIS一體化、業務/績效一體化、集團/分(子)公司/工廠一體化、地上/地下空間管理一體化”管控模式并成功實踐,是國內首家提供覆蓋集團級全流程全周期業務一體化管控業務的管理軟件廠商。
凱特克集團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螺栓緊固設備制造商,專注于提供先進的螺栓緊固技術。40多年生產液壓緊固設備的豐富經驗以及對產品質量的執著追求和技術上的不斷創新,使得HYTORC始終站在市場的最高峰,擁有上百項專利技術,解決了諸多螺栓緊固難題。HYTORC的企業愿景是“為工業界提供快速、安全、可靠的螺栓聯接技術,以解決法蘭泄漏和螺栓松動的問題”。自1993年凱特克(HYTORC)中國公司成立以來,依托HYTORC全球聯保服務及技術支持體系,秉承“成為第一,絕非偶然”的企業理念,努力推崇“誠信,質量,創新,共贏,專業,安全”的企業核心價值觀,致力于為中國用戶提供一流的服務、最高的產品使用價值和滿意的解決方案,深得廣大用戶支持和信賴,業務遍及油田、發電、石化、煉鋼、造船、化肥等各個行業。

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魏景林(左)與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幼鶯(右)出席授牌儀式
隨著新舊媒體融合的發展,《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的新媒體發行渠道日益拓寬。《中國設備工程》雜志充分依托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等資源優勢,為政策與市場接軌、企業與政府互動、企事業單位之間、院校與企業互動及企業戰略性發展搭建交流合作與宣傳平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中國設備工程》雜志、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社網站、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社微信平臺、《中國設備工程》電子雜志及與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中教期刊網、中教數據庫、重慶維普等影響力較強的網站共同合作,分別刊載《中國設備工程》雜志內容的五位一體的新舊媒體融合宣傳平臺,影響力與日俱增。雜志以關注業內新聞熱點及刊發權威學術文章為主導,為業內搭建了一個可供廣泛交流合作及宣傳的平臺。
3月29日,全球最大石油石化展——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2016)在北京新國際展覽中心開幕,《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社在W1展館W1275號展臺向與會者展示了作為國家級國際期刊、我國裝備設備領域旗艦雜志的五位一體傳播平臺的魅力。cippe經過15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石油行業新思想、新技術、新成果碰撞交融的高端平臺。在本次展會上,包括國際十大石油巨頭在內的中外眾多石油企業及相關設備裝備企業參加了展覽展示。
6月22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機床工具展覽會(CIMES2016)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開幕。《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社攜手戰略合作伙伴順益體系(集團)及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參與到雜志社的活動中。朗坤智慧及順益體系(集團)不僅與《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社同臺展示自身形象,還聯手舉辦了主題為“智能制造信息化技術研討會”。

為更好地促進行業間的交流與合作,提升裝備設備管理水平,加快推動“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實施,本刊從2016年第3期開始增設“互動話題”新專欄。廣大業內人士積極參與,為提升我國裝備設備管理水平獻計獻策。
隨著“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寫入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從政府到社會,對“大國工匠”的關注與期望空前高漲。培育“工匠精神”不僅是“中國制造”的需要,也是展示“中國形象”、“中國實力”,實現“中國夢”的需要。為展示我國裝備設備領域內廣大設備人員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精雕細琢的敬業精神,本刊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連續推出了《尋找新工匠》專題系列報道,報道對象為具有“新工匠精神”的優秀個人及優秀班組,受到了廣大讀者好評。


5月20日,來自全國裝備設備領域的專家及企業設備管理的資深人士80余人聚首南京朗坤,共同慶祝《中國設備工程》雜志創刊30周年。會議由中國設備管理協會主辦,《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社、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順益體系(集團)和凱特克集團有限公司協辦。
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兼《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編委會主任牛昌文出席了座談會,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副秘書長魏景林、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秘書長助理、《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社社長兼主編陳雪芹、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愛斌、廣州學府咨詢(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葆文、著名設備管理專家張孝桐教授以及相關省市設備管理協會的負責人、設備裝備企業的管理人員等出席了座談會。這次會議將紀念雜志創刊30周年座談會和朗坤設備點檢信息化研討會有機結合,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副秘書長魏景林和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鄧幼鶯分別主持了相關會議。

牛昌文在致辭中代表協會會長、編委會總顧問王金祥向出席會議的各位來賓、編委和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同時還特別感謝承辦這次會議的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給予的鼎力支持!
牛昌文在回眸歷史、肯定雜志社30年來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對雜志的未來發展寄予了期望,并要求以創刊30周年為新起點,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牢記使命、與時俱進,努力把《中國設備工程》雜志辦成具有國內國際影響力的旗艦期刊,在新的歷史時期續寫推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新篇章。
武愛斌在會上致歡迎辭。他介紹,朗坤股份成立17年以來,專注于從事設備管理軟件的研發工作,自從與《中國設備工程》雜志建立戰略合作伙伴以來,倍感加入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大家庭的溫暖。作為設備人自己的雜志,把設備安裝、運營、維護、檢修等所有環節的辛苦工作如實展現出來,令廣大設備管理者感到親切和高興,衷心希望雜志越辦越好,走向燦爛輝煌、美好的明天。
陳雪芹概要介紹了雜志創刊30周年的發展情況, 并就如何發揮雜志的窗口和平臺作用,更好地為裝備設備創新發展提出了工作思路和新的展望。李葆文、張孝桐、劉煒光、王晨、張根山、龔川、徐君琦、李建普、朱安民等在互動中積極發言,他們在肯定雜志創刊30年所取得成績的同時,也結合時代發展的脈搏提出了不少期望和建議。會上,協會還對30年來支持雜志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順益體系(集團)、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凱特克集團有限公司3家單位和劉煒光、李葆文、王建民、李建普、栗旭妍等6人頒發了雜志社創刊30周年特別貢獻獎。
與會人員還聆聽了專家的專題演講。在圍繞點檢管理與信息化相關話題進行互動交流的環節,與會嘉賓興致高漲,對朗坤研發生產的點娜點檢儀及信息化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朗坤技術人員在現場進行了耐心細致地解答。

為設備問診、交易及設備人選購、交流等搭建便利平臺——《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社在2016年年初開通了“設備醫院·超市·中國設備工程雜志”微信群,該群面向所有企事業單位的設備人員。為規范微信群的管理,雜志社還專門制訂了群規:歡迎大家探討業內熱點話題、充分發揮設備醫院與超市的作用、不要散布與本群無關的宣傳及負能量信息等。
為了分享正能量,維群護群,經過公開招募,“設備醫院·超市·中國設備工程雜志”微信群在一周內每天都由不同的值班群主與大家互動。值班群主職責:一是自覺發布幽默類等各類美文,調節調動群內的氣氛。二是主動與群成員互動交流。三是輪值日優先發布自家廣告等形象宣傳。四是協助群主組織微課。五是規范每日各時間段微信群不同的發布內容。

面對企業覆蓋各細分領域,規模不一,需求各異的市場現狀,為滿足廣大用戶日益復雜的信息需求。本刊與眾標科技公司進行合作,雙方利用各自優勢,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為業內提供信息服務。

5月9日本刊“商機數據庫”正式開通運行。打開《中國設備工程》網址(www.cpe86.com.cn),讀者就會在網頁的窗口上看到5個醒目的字——商機數據庫。點擊進入該系統后,來自政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的所有招投標、采購信息等皆可清晰地顯示出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商機數據庫”的開通,是《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社運用互聯網手段探索出的一種新的營銷手段,它的開通運行,必將為活躍在裝備設備領域的相關人士提供一個更好的信息發布、應用平臺,有利于推動裝備制造業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
合作方眾標科技是從清華x-lab完整培育出來的一家數據挖掘服務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來,堅持自主創新,積極探索以自然語言分析、人工智能、數據標引為代表的數據挖掘技術。憑借領先的數據分析技術,眾標科技曾多次參與中央部委和央企的數據挖掘分析項目,在基于數據挖掘的市場輿情監測領域有較高水平。截至目前,眾標已為1萬多家企業提供信息服務。
“商機數據庫”投入運營后,客戶可免費體驗。如果客戶需要更詳盡的信息,申請成為會員后可獲取海量信息。
經國家發改委、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批準,《中國設備工程》雜志自2016年7月起由月刊變更為半月刊。變更后,上半月刊每月10日出版,下半月刊每月25日出版。6月15日,雜志變更半月刊啟動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兼《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編委會主任牛昌文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副秘書長魏景林主持會議,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秘書長助理、《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社社長陳雪芹及雜志社采編等人員參加了會議。
會議認真學習領會了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王金祥會長對雜志變更半月刊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王會長要求,雜志變更為半月刊后,要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努力辦出水平,辦出質量,辦出特色,辦成精品,為振興我國裝備制造業、推進設備管理現代化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設備工程》雜志變更為半月刊是雜志發展史上又一里程碑,將為雜志的發展和提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9月20~22日,2016中國設備管理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TnPM大會在江蘇無錫召開。會議主題:全面落實“十三五”規劃,創新升級裝備制造業。
本次大會由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國際維修聯合會主辦,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國際合作交流中心、學府咨詢(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珠海經濟特區順益發展有限公司承辦,TCL王牌電器(無錫)有限公司協辦,北京三維直點科技有限公司對本次大會給予了大力支持。《中國設備工程》雜志作為獨家支持媒體,參會并報道了此次會議的召開以及會議的攝影工作。
參加這次會議的人員有:國家有關部門領導,地方協會、行業協會領導,國內外有關知名專家,大中型企業領導和設備管理人員等共600余人。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會長王金祥作重要講話,世界維修論壇主席、國際維修聯合會前主席吉多·沃爾特先生作致辭講話,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杰作《科技創新發展》專題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作《“十三五”發展規劃》專題報告,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云虎作《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推動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專題報告,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國際合作交流中心主任、學府咨詢(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葆文作《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推動大國工匠工程》專題報告。
為積極宣傳我國優秀企業的設備管理工作,加強企業間的交流,振興我國裝備制造業,推動設備裝備管理現代化,經國家發改委、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同意,北京新聞出版局批準,2016年年底,《中國設備工程》雜志編輯出版了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中國糧油控股有限公司設備管理兩本增刊。兩本增刊均采用全彩印刷,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宣傳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和中國糧油控股有限公司的設備管理工作及相關活動情況。
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的增刊《設備管理與維修實務》從設備管理制度、設備操作規程、設備清掃潤滑點檢等多方面進行了經驗介紹;中國糧油控股有限公司增刊中的幾十篇優秀論文,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從設備管理理論到技術應用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討和總結。兩本增刊的出版,將對提高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和中國糧油控股有限公司設備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工作效率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本刊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