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民法總則》對英雄烈士等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保護

2017-03-06 01:20:28黃點點
理論月刊 2017年8期

□黃點點

(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論《民法總則》對英雄烈士等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保護

□黃點點

(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民法總則對英雄烈士等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保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立法的典范。在民法總則中對英雄烈士等的部分人格利益進行保護,其原因與民法的性質和民法典的體系有關。英雄烈士等的部分人格利益的特殊性在于其公益性。對英雄烈士等部分人格利益的保護在期限和提起訴訟的主體等方面應該是特殊的,應不同于一般意義上死者的人格利益。民法總則中對英雄烈士等的保護,并未對公民的言論自由權產生任何消極影響,反而體現了21世紀法律的發展趨勢和人文關懷。

民法總則;英雄烈士;人格利益;核心價值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下簡稱《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五條規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該條規定第一次從法律上明確了對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進行保護,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既是對發生于中國土地上的民事法律實踐的積極總結,又是社會主義民法典編纂過程中的一大創新。

法律制定的創新,引起了許多與之相關的理論問題需要進行探討:為何在《民法總則》中進行保護,而非在其它的法律或法律形式中進行保護?何為“英雄烈士”?為何要強調對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進行保護?保護的期限如何?如何理解條文中的“社會公共利益”?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的主體有哪些?法院所應認定的事實有哪些?是否會對公民的言論自由權造成消極影響?本文將圍繞上述問題展開。

1 在《民法總則》中進行規定的原因分析

在《民法總則》中對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進行保護,其原因與民法的性質、民法典的體系以及《民法總則》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關。

1.1 在民法中進行規定的原因

民法是私法的核心,旨在“規范民事上的基本權利義務關系”[1]11,所調整的主要是社會中平等主體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民法總則》第十三條規定:“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通常,法律意義上的自然人,其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在其生命存續期間既享有權利又承擔義務。自然人的絕大多數權利都與其生命的存在密切相關,隨著其生命的終結而消滅。

在英雄烈士犧牲之前,其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無疑是受法律保護的,當其他民事主體侵犯了這些權利時,這些民事主體就應該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由于英雄烈士犧牲之前同其他民事主體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他們之間圍繞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發生的關系是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所以,當英雄烈士作為民事主體的資格消失、民事權利能力喪失時,其他民事主體圍繞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所發生的關系,至多也只能像英雄烈士犧牲之前那樣屬于民事關系。因而,那些侵犯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者,他們所應承擔的責任也自然是民事責任。既然那些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者應承擔的責任是民事責任,那么在民法中對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進行強調和保護就是十分合理的。

部分輿論認為,“應建立檢察機關對詆毀英雄先烈行為提起公訴制度。賦予各級檢察院相應的權力和責任,用國家力量壓制打擊侵犯英雄先烈榮譽的違法行為”[2],也就是說,認為應該運用刑罰的手段對詆毀英雄先烈的行為進行處罰,在廣義的刑法中對其進行規制。此種看法似乎不夠嚴謹,因為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屬于民事權利,通常情況下,對這些權利的侵犯難以構成犯罪。“衡量犯罪的真正標尺”是“犯罪對社會的危害”[3]21,只有當某種行為具備了一定程度的社會危害性時才能被認為是犯罪行為。對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侵害,通常只會對被侵害者以及與其相關群體的心理安寧造成損害,而“一般情況下只侵害了他人的心理安寧,不具有刑法意義”[4]68。我國刑法所設定的犯罪的門檻比較高,被規定為犯罪行為的多屬危害國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侵犯公民人身或民主權利、侵犯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秩序、危害國防利益等等行為,涉及公民人格、名譽的犯罪只有侮辱罪和誹謗罪。侮辱罪,定罪要求是公然進行,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誹謗罪,定罪要求是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并且情節嚴重。對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侵害行為,顯然與侮辱罪大相徑庭,與誹謗罪也存在明顯的距離。至于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對英雄烈士的名譽造成嚴重損害,情節嚴重,同時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此種行為是否構成誹謗罪則仍有待商榷。

不過,倘若對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造成的侵害十分嚴重,對社會公共利益損害很大,如公然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造成群體性沖突事件的行為,以及侮辱公共場所中英雄烈士的紀念碑和塑像等行為,則應該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有關規定對其進行處罰。

1.2 在總則中進行規定的原因

在總則中對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進行保護,而不將其規定在分則中,其原因與民法典本身的體系以及立法的時機、緊迫性和選擇有關。

蓋尤斯說,“我們所使用的一切法,或者涉及人,或者涉及物,或者涉及訴訟”[5]4。這句話對后世的私法結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分為序言和人、財產及所有權的各種限制、取得財產的方法三卷[6]365。1896年的德國民法典,分為總則、債務關系法、物法、親屬法及繼承法五編[6]403。德國民法典所遵循的潘德克頓體系,多為大陸法系國家所接受,對我國也產生了較大影響[7]46。此種體系的民法典具有抽象和準確的特點,在總則中對法律主體、法律客體和法律行為等一般制度和規則進行了規定,在分則中則對性質不同的民事法律關系分別加以規定。

不難發現,在遵循潘德克頓體系的民法典中,在總則之外,幾乎沒有能夠將對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進行保護的規定納入其中的空間,畢竟這樣涉及特殊人格權利的規定與物權、債權、親屬以及繼承等分則的距離都過于遙遠。即使是在侵權責任法中,也沒有將侵害人格權利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專門加以規定。不過,似乎可以將其納入侵權責任法的一般規定或對民事責任的特殊規定里,但這同樣存在問題:一方面,在民法典的制定過程中,一些分則中的基本規定或一般規定都被調整到了總則中,對侵權責任法來說更是如此;另一方面,所要保護的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雖然特殊,但其特殊之處并不在于責任的特殊,而是在于這些人格權利所直接對應的主體及其權利能力消失的特殊。正因為主體及其權利能力的消失,所要保護的這些“姓名、肖像、名譽、榮譽”作為某種民事權益和公共利益是客觀存在的,但并不屬于標準的民事權利,也不能將其納入對民事權利的一般或具體規定(如人格權編)之中。所以,在總則的民事責任部分中對其進行規定是較為合適的。

另外,從立法的時機、緊迫性和選擇上看,在民法總則中對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進行保護也不無道理。從時機上看,該條內容是在民法總則草案審議過程中增加的:“有代表提出,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利用歪曲事實、誹謗抹黑等方式惡意詆毀侮辱英烈的名譽、榮譽等,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影響很惡劣,應對此予以規范。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增加一條規定: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8]。也就是說,對英烈的名譽、榮譽進行保護的提出恰好與民法總則的制定在時間上具有一致性,而同時這本就屬于民法所調整的范圍。從緊迫性上看,在比較長的一段時期內,特別是隨著移動互聯網和自媒體的發展,一些人在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下,開始有恃無恐地在平面媒體和社交網絡中對近代中國的革命歷史進行否定,肆無忌憚地“丑化正面歷史人物”[9]22,特別是部分英雄烈士和革命領袖。正如部分代表所說的那樣,這些侮辱英烈名譽、榮譽的行為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不僅使英烈的名譽、榮譽受損,更損害了公共利益,應該承擔民事責任,必須盡早在法律中作出明確規定。從立法的選擇上看,直接將民事司法實踐中的重要經驗及時地上升為民法總則中的條文,沒有選擇專門的立法或在此后的分則中再進行規定,一方面比較符合法律的穩定性以及法律“是被發現的而非被創造的”[10]430等法治原則,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對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和有關公共利益的重視。

2 英雄烈士等的認定及其特殊性

2.1 英雄烈士等的認定

“英雄烈士”并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英烈”這個簡稱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更加熟悉。與英雄烈士相關的概念比較多,如“人民英雄”“抗日英雄”“民族英雄”“革命烈士”“革命先烈”等,這些概念對于理解“英雄烈士”及其認定具有重要意義。

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人民英雄”有三個層面的含義,分別為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在民主革命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人民英雄都是在革命斗爭中犧牲了的,他們也都是烈士,因而“英雄烈士”在范圍上必然包含了“人民英雄”。人民英雄紀念碑是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建立的,該屆會議對于新中國而言具有奠基性的意義,所以人民英雄紀念碑中“人民英雄”概念的范圍對于“英雄烈士”的認定具有特別重大的影響。

“抗日英雄”,即在抗日戰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甚至為國捐軀的人。“民族英雄”即“在反抗侵略者的斗爭中,為捍衛本民族的利益,爭取本民族的獨立、自由而作出巨大貢獻甚至英勇犧牲的人”[11]918。“抗日英雄”和“民族英雄”,這兩個概念與“英雄烈士”概念之間的關系,取決于“英雄烈士”含義的廣狹。“革命烈士”即在革命斗爭中犧牲的人,而“革命先烈”則通常指在革命斗爭中犧牲的前輩,這兩個概念其含義并不完全等同。理論上,“英雄烈士”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英雄烈士的范圍是“英雄”和“烈士”的并集,其時間跨度也非常大,能夠將“抗日英雄”和“民族英雄”都包含其中。而在狹義上,英雄烈士的范圍是“英雄”和“烈士”的交集,只能是那些近現代為民族、國家和人民犧牲的人,時間跨度比較小,一部分“抗日英雄”和大部分“民族英雄”都不屬于“英雄烈士”的范圍。以上,是對“英雄烈士”概念所進行的語義分析,但“英雄烈士等”作為一個法律概念,還需要從法律層面進一步加以分析。

毫無疑問,作為法律概念的“英雄烈士”必須具有明確的標準,這種標準既不能與人們在生活中的理解有很大的出入,又不能導致在司法層面缺乏實際的操作性,同時也必須同既有的法律概念、法律規定相適應以維護法制統一和法律權威。所以,作為法律概念的“英雄烈士”應該尊重人們對“人民英雄”和“革命烈士”等概念的理解,依據既有的法律法規,在比較狹義的層面上對人民英雄和“革命烈士等”進行認定。

從時間上看,法律上的英雄烈士自然也分為歷史中的英雄烈士和當代的英雄烈士。“人民英雄”是歷史中的英雄烈士,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中的表述是“近代以來,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為了國家繁榮富強,無數的英雄獻出了生命,烈士的功勛彪炳史冊”,這與前文所述“人民英雄”的含義和范圍是一致的。

而當代的英雄烈士則由其它相關的法律法規所規定。根據2004年8月1日頒布、2011年7月29日修正的《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第8條第1款的規定,現役軍人對敵作戰死亡、因執行任務被害或遭折磨致死、為搶救和保護國家財產人民生命財產或執行反恐處理突發事件死亡、執行演習戰備飛行等訓練或試航試飛任務以及參加科研試驗死亡、執行外交或援助維和任務犧牲、其他死難情節特別突出堪為楷模的,均可被批準為烈士。根據2011年7月26日通過的《烈士褒揚條例》第8條第1款的規定,公民在依法查處違法犯罪行為、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執行反恐怖任務和處置突發事件中犧牲的,在搶險救災或者其他為了搶救、保護國家財產、集體財產、公民生命財產犧牲的,在執行外交任務或者國家派遣的對外援助、維持國際和平任務中犧牲的,以及在執行武器裝備科研試驗任務中犧牲的,或其他犧牲情節特別突出堪為楷模的,評定為烈士。顯然,只有符合《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和《烈士褒揚條例》中所規定的條件并被批準或評定為烈士的,才是具有法律意義的當代的英雄烈士。

因此,法律意義上的“英雄烈士”是指“人民英雄”與“烈士”所組成的整體,即所有能夠得到證明的“人民英雄”和“烈士”都屬于民法總則中的“英雄烈士”。不過,《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五條所保護的并不限于“英雄烈士”,其所保護的是“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所以還要基于對英雄烈士的認定,繼而對“英雄烈士等”進行認定。“等”字本身就有“相同”“等級”和“種類”的含義[11]280-281,在名詞后加一個“等”字,同時其后再無其它名詞,則意味著列舉未盡,也就是說,“英雄烈士等”還包括那些并非“英雄烈士”但性質與之相同或十分相似的人物。與“英雄烈士”性質相同或十分相似的人物,需要滿足兩方面的特點:一方面,他們應該是在革命斗爭或在維護國家利益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過程中作出了重大貢獻,并且取得了相應的榮譽或享有較高的威望、較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他們都已辭世,由于不具備民事權利能力而無法作為具有自由意志的能動的民事主體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方面的特征,與“英雄烈士”的性質高度一致的人物,如“革命領袖”,才屬于“英雄烈士等”的范圍,其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才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

2.2 英雄烈士的特殊性

由于并不具備民事權利能力、無法作出意思表示,英雄烈士當然不是民法中的標準民事主體,但英雄烈士又不同于一般的死者,他們的特殊性程度足以使在制定民法典時對其進行強調和保護。

英雄烈士的特殊性在于:他們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的偉大事業以及社會主義事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推動了翻天覆地的偉大變革,他們奮斗的成果由憲法所確認。因此,英雄烈士最主要的特殊之處,在于他(她)們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息息相關。正因為英雄烈士們與社會主義事業息息相關,因而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社會主義事業的象征,社會主義制度以憲法為根據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破壞,作為社會主義事業象征的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理應受到法律保護,不應被肆意否定、詆毀和侮辱。肆意否定、詆毀和侮辱英雄烈士者,自然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付出相應的代價。

同時,英雄烈士們的事跡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來源和集中體現。英雄烈士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自由幸福和國家繁榮富強而犧牲,他們的先進事跡所體現的精神是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同的重要來源,更是這三個層面價值觀的生動寫照。在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背景之下,弘揚英雄烈士們的精神,對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進行保護,更加有利于破除灰色道德、價值虛無的迷霧,有利于在全體公民中培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最終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英雄烈士的特殊性,還在于他們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人格利益在一般的法律語境和法律程序中很難得到有效保護,特別是當他們的后人已經超出了法律上的近親屬、直系親屬的范圍,甚至是沒有近親屬、直系親屬時,在這樣的情況下,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更難通過一般的法律途徑得到保護。因此,基于英雄烈士等的特殊性及其部分人格利益的公益性,在法律上對英雄烈士等的部分人格利益進行強調和特殊保護顯得尤為必要。

3 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及其保護期限

3.1 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自然不是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等人格權利,而是人格利益。英雄烈士等的人格利益,與一般意義上死者的人格利益具有相似之處,但又有很大的不同。死者的人格利益,指“自然人死亡以后,其姓名、肖像、名譽、隱私等利益”[12]192。一般意義上的死者的人格利益,與死者本人、死者的近親屬及其所在的社群直接相關。公民死亡之后,其部分人格利益由于相對獨立于軀體的物質存在并未消失,而是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繼續存在,是一種與之相關群體記憶中的精神性存在。這種精神性存在是客觀的,維持其準確和真實既是死者近親屬及其所屬群體的正當要求,也與社會的正義追求相契合。

英雄烈士等雖然也屬于死者的范疇,但他們部分人格利益的精神性存在,不僅僅存在于其近親屬及所屬社群的記憶里,更存在于國家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記憶里,換言之,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等人格利益,不僅與其本人、近親屬和所在的社群直接相關,更與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直接相關,是社會公共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英雄烈士等的部分人格利益與公共利益的關系,較之一般意義上的死者,顯得更為清晰、突出和直接。

英雄烈士等已經故去,他們無法再繼續決定、使用和改變自己的姓名,但他們的姓名應當受到尊重,其他民事主體不得冒用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謀取私利,也不得給英雄烈士等起具有侮辱性的消極綽號,否則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和其他法律責任。英雄烈士等的肖像,即是能夠通過各種藝術形式使其面部特征在物質載體上再現的視覺形象[12]446。肖像是英雄烈士等人格尊嚴的重要體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會主義國家尊嚴的體現,任何民事主體都不得非法制作和使用,更不得非法毀損、丑化、玷污,否則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和其他法律責任。

英雄烈士等的名譽,即是對“英雄烈士”等的人格的客觀社會評價[13]39。英雄烈士等通過自己生前的工作和奉獻獲得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聲望,所反映的是英雄烈士等與其他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既不取決于英雄烈士等的自我認知,也不取決于他人的主觀評價,因而所有民事主體都不得對英雄烈士等的名譽任意進行貶低和損害,更不得肆意侮辱和誹謗,否則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和其他法律責任。

英雄烈士等的榮譽,即是英雄烈士等在其生前或犧牲后所獲得的“特殊的美名或稱號”[12]491,這些美名或稱號是國家或有關社會組織授予的,是對其在某些方面貢獻的肯定和褒揚,如“優秀共產黨員”“戰斗英雄”“英雄模范”和“勞動模范”等,對于“英雄烈士”而言,最為特殊的榮譽是“革命烈士”或“烈士”,因為這一榮譽是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英雄烈士們是為人民和國家的利益而犧牲的,“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14]1004。正因如此,英雄烈士等的榮譽便具有了行為和結果的雙重公益性和政治性,詆毀、貶損英雄烈士等的榮譽也自然會對社會公益產生損害,進而產生消極的政治影響,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和其他法律責任。

3.2 保護的期限

對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的保護期限,與一般意義上對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和隱私等利益的保護期限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意義上對死者部分人格利益的保護,不管是從訴訟成本、法律的正當性還是這些人格利益同死者近親屬之間的關系來看,都應當具有一定的期限。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規定:“死者名譽受到損害的,其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死者的名譽受到損害,由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從而受到法律的保護,當其近親屬不存在時,一般意義上死者的名譽也就無法受到保護了,也就是說,對一般意義上死者名譽的保護以其近親屬的存在的時間為限。

正如前文所述,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與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直接相關,是社會公共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法總則》中進行強調和保護意味著其重要性已經遠遠超過了近親屬之間關系,因而對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的保護不應當以其近親屬的存在為限,也就是說,即使英雄烈士等的近親屬不存在了,他們的這些利益仍然將受到法律的保護,并沒有時間限制。任何民事主體,在《民法總則》有效期間,侵害了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都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保護期限并不等于訴訟時效,涉及英雄烈士等的案件仍然適用法律對訴訟時效的規定。

4 “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與損害行為的判斷

對于《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五條中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這一表述,似乎可以存在兩種不同的理解。第一種可能的理解:“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是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從而是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另一個構成要件,換言之,倘若僅僅侵犯了英雄烈士等的上述利益,卻沒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那么就無需承擔民事責任。第二種可能的理解:侵害了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同時也就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也就自然應該承擔民事責任,“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僅僅說明了侵害行為的性質,強調了法律對英雄烈士等進行保護的根據,也意味著可以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對侵害英雄烈士等的民事主體進行公益訴訟。

將“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理解為侵害英雄烈士等的民事主體承擔民事責任的前提,似乎并不妥當。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樣,之所以在《民法總則》中對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進行強調和保護,是因為英雄烈士等的這些人格利益同社會公共利益具有直接相關性和內在一致性。既然英雄烈士等的這些人格利益本身就是社會公共利益的一部分,那么任何民事主體對英雄烈士等的這些人格利益的侵害,也自然是對社會公共利益的侵害。也就是說,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行為,本身就是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即應該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社會公共利益”這一概念在憲法、民法等法律文本中時有出現,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法律概念,在不同的方面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15]182。然而,法律作為一種調整人們行為的社會規范,其規范性要求法律概念應當具有確定性,只有這樣才能為人們的自由行動提供正確的方向和準確的指南。因此,對于法治國家來說,應該“由法律來確認或形成客觀的公共利益”[16]10,也就是說,要最大程度地在法律文本中對“社會公共利益”加以確定。所以,從法治國家的角度考慮,也應該將“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作為對侵害行為性質的說明,而非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前提條件。

即使將“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作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前提,在這種情況下,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的行為,其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與否的唯一標準就是這種行為的公開性,但是這種公開性同樣也應該是其侵害英雄烈士等部分人格利益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如此,也就不必再將“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視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前提條件了。

綜上,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的行為,本身就是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而侵害英雄烈士等部分人格利益的行為只能是公開進行的,這正是判斷損害行為的重要標準。

5 可以提起此類訴訟的主體

在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案件的訴訟中,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的主體應該有兩種,即英雄烈士等的近親屬和人民檢察院。

在能夠提起訴訟的主體方面,涉及英雄烈士等的案件與涉及一般死者的案件應當有顯著的不同。在涉及一般死者名譽的案件中,能夠提起訴訟的僅僅限于其近親屬,而在涉及英雄烈士等的案件中,能夠提起訴訟的卻不應僅限于他們的近親屬,這同樣是由英雄烈士等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的公益性質所決定的。

英雄烈士等的近親屬自然能夠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侵害英雄烈士等利益的其他民事主體承擔民事責任,但當英雄烈士等沒有近親屬或者其近親屬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由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能夠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人民檢察院,應該為侵害行為地、損害結果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市(分、州)等有管轄權的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制度,一方面是為了加強對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另一方面是為了解決侵害公共利益案件中的主體缺位問題。受追求私人物質利益的影響,在比較長的一段時期內,具有普遍性的公共利益經常被忽視,其主要表現就是主體的缺位,這也就導致了對公共利益進行保護過程中的司法困境。人民檢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使公益訴訟主體變得更加明確,使對公共利益的保護從法律文本走向了法律實踐。

近年來,一部分民事主體無視社會公共利益,肆無忌憚地詆毀和侮辱“英雄烈士”和“革命領袖”,對社會秩序造成了較大的消極影響。部分英雄烈士缺少能夠提起訴訟的近親屬,對英雄烈士等進行保護的法律規范和法律主體不明,侵害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的民事主體變得更加有恃無恐。因此,僅有《民法總則》中對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的強調和保護還不夠,還要從《民法總則》中對英雄烈士等部分人格利益的“公共利益”屬性出發,將其納入正式的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中,進一步明確檢察機關對侵害英雄烈士等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的民事主體提起公益訴訟的法律地位。

6 法院所應認定的事實

在審理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案件的過程中,人民法院所應認定的事實,既應該包括對民事主體侵害英雄烈士等部分人格利益的事實,又應該對英雄烈士等的具體事跡及其具有“公共利益”屬性的事實進行重申,從而對學術問題和法律問題加以區分。

侵害英雄烈士等的部分人格利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并不意味著所有有關英雄烈士等的藝術創作、學術探討、批評甚至對極少數資格的質疑都應該承擔民事責任。對部分英雄烈士等的事跡進行學術研究或考證,并不一定能夠直接構成對英雄烈士等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的侵害,構成侵害的,是那些以學術研究或藝術創作為名,卻以刻意歪曲事實、斷章取義等手段誤導社會公眾達到丑化或貶損英雄烈士等目的的行為。

法院在審理過程中,應該首先對被告是否故意歪曲事實、斷章取義貶損或故意丑化英雄烈士等的事實進行認定。如前文所述,“英雄烈士”分為歷史中的英雄烈士與當代的英雄烈士,前者已經經受了歷史的長期檢驗成為了毋庸置疑的公眾共識和社會核心價值精神的重要部分,而后者則正在融入其中。采用負面的藝術創作手法表現英雄烈士等的姓名或形象,以激起公眾厭惡情緒的,無疑是對英雄烈士等的丑化。故意歪曲事實、斷章取義以與英雄烈士等的主要事跡無甚關聯的所謂“細節”“真相”否定英雄烈士等的,無疑是對英雄烈士等的貶損。但是利用真實確切并與主要事跡息息相關的合法證據對其進行否定的,則不屬于侮辱或貶損。

法院還應對英雄烈士等的具體事跡及其具有“公共利益”屬性的事實進行重申,實現司法明辨是非、激濁揚清的積極作用。侵害英雄烈士等部分人格利益者,其行為表面上是對英雄烈士個體進行丑化和貶損,并將學術問題和法律問題相混淆,實際上是對英雄烈士等所代表的公共利益、社會秩序及核心價值進行挑戰和破壞。由于這種破壞行為是公開進行的,已經對社會公眾造成了不良影響,已經對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因而有必要在司法活動中最大程度地消除不良影響,使英雄烈士等的人格利益得以恢復。而使之得以恢復的方式,就是在司法活動中對真實發生的英雄烈士等的事跡再次加以確認和闡述,讓其中的正能量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在“葛長生訴洪振快名譽權糾紛案”和“宋福保訴洪振快名譽權糾紛案”的判決書中,法院對英雄烈士的事跡及其與公共利益的關系進行了確認和詳細闡述,對英雄烈士的人格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恢復發揮了重要作用。

7 與公民的言論自由權的關系

公民的言論自由權受憲法和法律的保護,但在《民法總則》中對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進行強調和保護,并未對公民的言論自由權利產生任何消極影響。

“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17]172,任何自由都是有邊界和限度的,最基本的限度就是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憲法》第51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言論自由權的行使,當然不得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也不得損害公共利益、侵犯他人的正當權益。英雄烈士等的部分人格權益,既是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又是正當的人格權益,本就屬于不得侵害之列。可見,公民行使言論自由權時所應履行的主要法律義務,在《民法總則》對英雄烈士等部分人格利益進行強調和保護之前,就已經長期存在了,這些規定只是對其進一步加以強調和明確。

《民法總則》中的規定,同樣也沒有對公民批評公眾人物的正當權利進行不合理限制,因為該項規定根本就沒有涉及公民批評公眾人物的權利。將公民對公眾人物的批評同侵害英雄烈士等部分人格利益的言論相混淆的觀點是錯誤的,事實上,嚴肅的批評絕不會對他人的人格利益造成傷害,只會促進公共利益的實現,而不會對其造成損害。英雄烈士等在其生前當然也會有缺點,在某些問題上也可能犯錯誤,僅僅針對這些缺點和錯誤就事論事、實事求是地進行批評,并不會侵害其人格利益。反之,以偏概全、斷章取義乃至造謠中傷等,則毫無事實依據,也早已逾越了法律的紅線,與有真實依據的批評有本質不同,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8 結語

《民法總則》的通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而言具有里程碑意義,其對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的強調和保護,凸顯了民主法治精神和社會主義屬性,既是對中西法治文明的繼承,又是對其在某種意義上的超越。

《民法總則》對英雄烈士等部分人格利益的強調和保護,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立法的典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進行社會評價的重要標準,《民法總則》中的規定符合用法律推動核心價值觀建設的要求,這樣的立法實踐對于道德與法律關系的理論反思頗為有益。

《民法總則》對英雄烈士等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的強調和保護,反映了在21世紀民法加強對人格權利、利益進行保護的發展趨勢。民法的核心是自由、平等、有尊嚴的人,以物質文明的發展為基礎,法律對人的關注將進入新的境界,法律的底線和追求都會發生重大變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才是新的法律變遷過程的終極人文關懷。

[1]王澤鑒.民法概要[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2]陳麗平.制定專門法打擊詆毀英雄烈士行為[EB/OL]. http://www.legaldaily.com.cn/army/content/2017-03/16/ content_7056020.htm?node=88056,2017-3-16.

[3]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M].黃風,譯.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

[4]曲新久.刑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

[5]蓋尤斯.法學階梯[M].黃風,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

[6]高鴻鈞,李紅海.外國法制史:上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7]王利明.中國民法典的體系[J].現代法學,2001(4).

[8]張曉松,羅爭光.民法總則草案作126處修改[EB/ OL].http://legal.people.com.cn/n1/2017/0313/c42510 -29140521.html,2017-3-16.

[9]高希中.堅決抵制與克服歷史虛無主義[J].紅旗文稿,2017(2).

[10]鄧正來.社會秩序規則二元觀[G]//北大法律評論編委會.北大法律評論:第2卷第2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1]李行健.現代漢語規范詞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

[12]王利明.人權法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13]羅東川.論名譽權的概念和特征[J].政治與法律,1993(2).

[14]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陳新民.德國公法學理論基礎:上[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16]胡錦光,王鍇.論公共利益概念的界定[J].法學論壇,2005(1).

[1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趙繼棠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8.021

D923.1

A

1004-0544(2017)08-0111-07

黃點點(1991-),男,河南南陽人,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博士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久久中文电影| 亚洲91在线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黄色爱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欧美精品色视频| AV熟女乱|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色站| 韩日免费小视频| 97在线公开视频| lhav亚洲精品| 欧美色视频在线| 伊人激情综合| 亚洲VA中文字幕| 男女男精品视频| 朝桐光一区二区|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香蕉色综合|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欧美日韩第二页| 久久精品66| 欧美高清国产|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伊人蕉久影院|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婷婷中文在线|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五月婷婷综合网|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久久久亚洲色|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二三区|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欧美a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久久婷婷六月|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αv毛片| a在线观看免费|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伊人色婷婷|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国产亚洲精品91|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国产女人| 国产噜噜噜|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少妇精品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欧美v在线| 日本91在线| 69视频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