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光
(中國民航大學 機場學院,天津 300300)
近年來,我國以網約車為主的交通出行用戶在不斷激增,其中機場作為城市交通出行的一個關鍵端節點,已成為網約車重要的流量生成源,2016年以滴滴為代表的網約車在機場火車站場景下的累積出行人次達到2.5億[1]。巨大的網約車出行需求在服務航空旅客的同時,也加劇了機場陸側交通的停車問題。自2016年7月交通運輸部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頒發之后,機場在網約車停車管理方面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機場網約車的停車管理還需要更為系統科學和有針對的研究。通過文獻檢索發現,當前對于網約車的研究還沒有涉及到機場陸側交通,其主要還是集中在政府規制[2]、市場經濟[3]、出行影響[4]等方面。為了在機場運營期間集約有效地提升陸側交通系統服務水平,本文將集中分析機場陸側的網約車停車問題并研究提出相應的管理對策,以此彌補網約車在機場陸側停車方面的研究空白。
隨著航空旅客高端、便捷、安全的出行需求增加,網約車已成為機場陸側的一種重要的交通方式,網約車停車也成為機場陸側靜態交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現狀而言,網約車滿足了樞紐機場相當一部分航空旅客的運輸需求,但同時和其他小汽車一樣占用著機場陸側交通設施資源,其中最為突出的部分就是航站樓的車道邊以及停車場等停車設施。截止到2017年年初,我國只有部分樞紐機場針對網約車的停車問題采取了一定的管理措施,其管理方式多種多樣,效果也不盡理想?,F將部分典型機場陸側網約車的停車管理現狀進行整理并給出定性評價,具體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網約車以點對點的運輸模式成為便捷的機場陸側接送旅客的交通方式,停車問題主要發生在航站樓前車道邊以及社會性停車場。機場對于網約車的停車管理基本上都嚴格控制了航站樓車道邊,缺少人性化的疏導管理。此外,機場在停車場管理方面存在較多的混合管理,因此對于機場網約車進行有序的集中管理將會有利于維護機場陸側交通系統的穩定。
機場陸側交通問題是系統性管理問題,網約車停車是目前較為突出的部分,通過對機場的管理現狀分析和相關標準規范研究,總結歸納出機場陸側網約車主要的停車問題如下:
作為新型的交通方式,在以往的機場規劃建設階段沒有涉及,按照一般的經驗法則,應為每百萬登機旅客提供100到300個停車位,其中25%到30%的停車位指定用于臨時停車[5],而網約車的停車主要占用的是臨時停車指標,致使現有機場的臨時停車設施資源供給不足。此外,從交通出行特性和運營方式來看,機場陸側網約車屬于私家車和出租車之間的交通方式,這使得網約車在機場陸側交通中的定位產生困難,模糊的定位使得管理缺乏針對性,也造成當下機場停車設施資源供給不足。
由于網約車具有專車、快車等不同的約車模式,滿足了航空旅客多樣的交通服務需求,在其他陸側交通出行體驗不好的情況下,使得網約車成為機場旅客出行優先考慮的對象。網約車乘車需求不斷增加本質上引起了機場陸側停車問題,特別是對于集中的航站樓車道邊資源,網約車長時間的占用會造成車道邊擁擠、人車組織混亂、車輛排放污染等問題[6]。
網約車的盈利模式不同于傳統出租車主要由市場需求調控,利益驅使下網約車司機要及時方便與乘客聯系,就會長時占用航站樓車道邊,甚至高峰出行時段經常出現“黑車”拉客。由于網約車與私家車還沒有明顯的外像區分,網約車管理處于過渡期間,機場與網約車平臺的有效合作還存在阻力,然而機場的管理人力畢竟有限,容易造成網約車在機場周邊道路違章??炕蛘咴跈C場周邊巡游等待接客。此外網約車借用社會停車場停車,由于停車費用的問題,網約車主要利用停車免費時間等待乘客接單,頻繁進出停車場造成陸側擁擠也難以有效監管。

表1 我國典型機場陸側網約車停車管理現狀
機場網約車停車區域距離航空旅客距離較遠,使得步行距離過長。例如白云機場的網約車集中停放在P4停車場,航空旅客需要步行15分鐘才能抵達停車場上車,特別是對于攜帶行李的旅客極為不便。同時停車場的行人引導系統設計也是反映停車服務的重要表現,特別是對于大型樞紐機場的復雜陸側停車設施,網約車停車區不固定或者人車溝通不及時,往往會造成尋找目標車輛繁瑣,若有長時間的尋車體驗容易造成乘客不良情緒,服務質量下降不利于停車管理。
要實現停車管理的目標,停車管理措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此首先需要根據停車理論分析出網約車的停車特性與航空旅客乘車需求,進而以不同的問題為導向提出相應具體的停車管理路徑與措施。
出租車作為機場陸側道路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機場的陸側交通占比一直較高。根據規范中的定義,可以將機場出租車分為網絡預約出租車和巡游出租車兩種進行比較[7]。因此,表2從網約車停車需求與航空旅客出行特征的五個方面進行交通特性分析,其中停車服務半徑是指從停車場到目的地的距離,通常該段距離為停車者的步行距離[8],對于機場網約車停車服務半徑可以理解為乘客的步行距離。
機場網約車的停車管理路徑應以問題為導向,根據停車特性的理論要求,從停車供給、停車需求、停車行為和停車服務四個方面提出機場網約車管理策略。
4.2.1 明確機場陸側網約車的停車管理地位
網約車其本質上還是基于小汽車的載運出行服務,在交通資源占用和對交通運行影響方面與巡游出租車服務較為一致。在機場陸側可作為出租車服務的有力補充,機場也要從自身條件出發,差異化看待網約車的服務水平。將網約車參與到機場交通調研和規劃中,合理預測出到機場網約車的停車需求量,嚴格控制網約車停車指標。對于網約車拼車形式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以便減少車輛停車空間。

表2 機場陸側出租車停車特性比較分析
4.2.2 合理準確地制定機場陸側網約車停車標準
網約車管理的停車標準主要涉及配建標準和收費標準兩個方面。一方面對于機場陸側停車設施建設的需求不同于城市停車,除了通??紤]的土地利用性質因素外[9],還應根據機場航空旅客吞吐量、停車服務半徑、軌道交通布局形式等具體情況來對停車需求進行修正,以制定更加準確,靈活的配建標準。另一方面停車收費方式是陸側停車管理調節的有效方法,根據停車場具體區域設置差異化的停車費用標準,靈活設置網約車在停車場的免費停車時間、免費停車次數,以滿足不同類型網約車的停車需求。
4.2.3 積極建設多方合作的智能化信息共享平臺
通過與當地交管部門的合作,制定有針對性的陸側停車規定,對于航站樓前車道邊進行嚴格的限時停車管理,對于周邊機場道路,需要適時監控網約車的違規停車和巡游現象,保證機場進場道路暢通運行,確保機場網約車的合法運輸、安全運輸、人性化運輸。通過和網約車公司平臺實時互聯互通數據,機場停車場可自動檢測車輛號牌是否屬于合法網約車,對符合條件的車輛自動抬桿放行,實時調控機場陸側網約車流量,通過智能化系統識別監管違章車輛以及違規停車行為,可有效節省人力,避免出現粗暴、歧視性的管理沖突。
4.2.4 人性化設計機場陸側網約車專用停車區
合理利用停車指標規劃設計出機場陸側集中的網約車停車區。盡量利用現有的陸側停車設施進行改造,對于現有停車資源短缺的機場可根據機場布局的自身情況建設遠端停車場,避免與航站樓其他類型車輛的停車發生不公平競爭。當遠端停車場距離航站樓超過300米時,需要考慮提供轉運服務或者同步設置航空旅客的捷運設施。此外要完善細化機場網約車停車區的出入口收費設計、視覺燈光設計、行人誘導設計等,并且考慮配套基本汽車維修、自主值機以及零售商業等服務,以滿足網約車司機與航空旅客的實際需求。
隨著機場網約車數量的快速增加,機場陸側停車需求也在迅速增長,以停車現狀問題為導向分析研究網約車的停車特性是解決機場陸側停車管理問題的一個重要依托,也是解決機場陸側靜態交通問題的重要依據。據此,本文闡述了機場陸側網約車的停車管理路徑與對策,這將有助于機場當局進一步有針對性地解決網約車停車問題,優化與改進相關方面的管理系統和方法,其中在網約車的停車場址選擇、費用時長控制、行人誘導設計、網絡信息處理等方面最值得深入研究。
[ 1 ] 滴滴媒體研究院,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2016智能出行大數據報告[EB/OL].(2017-1-23)[2017-2-3].http://www.199it.com/archives/556606.html
[ 2 ] 侯登華. 網約車規制路徑比較研究——兼評交通運輸部《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J].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6): 96-103.
[ 3 ] 李敬源. 新政對網約車市場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 中國市場, 2016, (44): 23-24+40.
[ 4 ] 高永, 安健, 全宇翔. 網絡約租車對出行方式選擇及交通運行的影響[J]. 城市交通, 2016, 14(5): 1-8.
[ 5 ] 中國民用航空局機場司. 民用機場總體規劃規范(征求意見稿)[S/OL]. (2016-8-5)[2016-8-17].http://www.caac.gov.cn/HDJL/YJZJ/201608/t20160817_39463.html
[ 6 ] 歐陽杰, 王茹. 基于可接受間隙理論的機場出發層車道邊容量評估[J].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5, (29): 193-198.
[ 7 ] 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N]. 中國交通報,2016-08-01(003).
[ 8 ] 關宏志, 劉小明. 停車場規劃設計與管理[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 9 ] 王豐元, 鄒旭東, 閻巖, 等. 基于用地和交通特征的停車需求預測模型[J].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 2007, 7(2):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