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青
商洛市山陽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陜西商洛 7264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的提升,對于健康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對醫療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提升的情況下,腦卒中的發病率在不斷的提升,對于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產生了極大的威脅。對于腦卒中來說,作為一種高死亡率、高致殘率的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從臨床表現來看,腦卒中的特點表現為病情病因復雜、發病急,而在進行早期康復護理之后,患者的神經功能重建效果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從而實現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改善。因此,該研究通過選取該院在2014年3月—2017年3月間收治的80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超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患者護理當中的效果進行分析,從而實現治療效果的改善,為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選取該院在2014年3月—2017年3月間收治的80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40例。樣本患者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齡在42~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4.5)歲。從疾病類型方面來看,主要為腦出血以及腦梗死,患者均是首次發病,在經過檢查之后表明,發病時間在24 h以內。所有患者均符合腦卒中的診斷標準,在知情同意原則的基礎上參與此次研究。在進行樣本患者選擇的過程中,排除了精神障礙以及嚴重意識障礙的患者,不存在肌肉方面的疾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其他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的治療手段,最大程度上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包括健康宣教、心理疏導以及病房護理等等。觀察組患者進行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實現患者護理效果的提升,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2.1心理護理 對于腦卒中患者來說,大多都是突然起病,這就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心理負擔,表現為傷感、焦慮以及易激動等等,對于病情的恢復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此,在進行超早期康復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采用暗示、鼓勵、支持以及疏導的方式,幫助患者環節心理負擔,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更好的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
1.2.2臥床體位 在患者的護理過程中,主要采用3種體位,即仰臥位、健側臥位以及患側臥位。仰臥位要求患者應該將患肢上臺,保證上臂的外旋與外展,掌心保持向上,將手足適當的墊高,保證靜脈的回流。健側臥位則是將軟枕放在患者的胸前,實現肘關節以及腕關節的伸展,患者將腿彎曲放在另外一個支撐枕上,將膝與髖自然的放置。患側臥位則是將患臂放在前伸位。拉開外旋手指,保證掌心朝上,將健腿彎曲向前,患腿在后面適當彎曲。
1.2.3功能鍛煉 腦卒中患者在進行超早期康復護理的過程中,功能鍛煉主要分為3種,即床上被動功能鍛煉、下床主動功能訓練以及日常生活功能訓練。在患者的康復護理當中,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適當的安排每一階段的功能鍛煉,從而最大程度上的發揮出功能鍛煉的作用,為患者治療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患者在經過護理治療之后,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定觀察,包括進食、穿衣、大小便控制以及洗澡等等內容,對治療效果進行觀察記錄。
對兩組患者的相關數據信息,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計算,計量資料(±s)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經過護理治療之后,兩組患者在偏癱肢體功能恢復方面出現了明顯的差異。觀察組患者在經過超早期康復護理之后,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ADL評分以及神經功能缺評分都要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指標評分比較(±s)
注 *P<0.05。
組別ADL評分FMA評分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觀察組(n=40)對照組(n=40)67.21±9.94*46.34±9.84 10.32±4.01*16.64±4.24 24.32±1.93*13.47±1.74
在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提升的情況下,腦卒中的發病率在不斷的提升,對于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產生了極大的威脅。對于腦卒中來說,作為一種高死亡率、高致殘率的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從臨床表現來看,腦卒中的特點表現為病情病因復雜、發病急,而在進行早期康復護理之后,患者的神經功能重建效果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從而實現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改善。在該研究當中,在經過護理治療之后,兩組患者在偏癱肢體功能恢復方面出現了明顯的差異。觀察組患者在經過超早期康復護理之后,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ADL評分以及神經功能缺評分都要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對腦卒中患者進行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之后,患者的腦神經功能能夠得到明顯的改善,實現腦側支循環的迅速建立,恢復患者的偏癱肢體功能,為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對腦卒中患者進行護理治療的過程中,通過進行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偏癱肢體功能的療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進生活質量的提升,為患者的病情康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1]鄧穎.超早期康復護理對68例腦卒中患者偏癱肢體功能的影響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5(8):88-90.
[2]陳淑賢.采取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于腦卒中患者偏癱肢體功能的影響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7).
[3]安媛.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偏癱肢體功能的影響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7(14).
[4]田苗.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偏癱肢體功能的影響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2):238-239.
[5]馬淑林.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偏癱肢體功能的臨床可行性[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