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鑫,張曉琳
昆明市中醫醫院,云南昆明 650011
壓瘡其實就是壓力性潰瘍,主要是受壓組織血液動力學發生改變引起血液循環障礙,組織細胞缺血、缺氧,營養代謝障礙出現變性壞死。此種癥狀多出現于長時間臥床與危重的患者中。且常發生在患者受壓的組織和缺乏保護的脂肪組織[1]。從中醫學的角度上結石,壓瘡主要是患者長時間臥床,氣血運行不暢,造成濕熱蘊結,腐爛蘊毒,瘡湯多膿。因而,臨床治療的時候應依據患者具體證型予以有效的治療措施。該文研究分析壓瘡患者中醫辨證治療及護理的效果。
選該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26例壓瘡患者。男15例,女11例,患者年齡為45~90歲,平均年齡為(63.4±5.7)歲。壓瘡部位主要有骶尾處13例,髂嵴10例,踝部2例,其他部位1例。
依據患者證型予以治療和護理。①氣滯血瘀型。此類患者局部皮膚會有褐色紅斑,隨后發展成為紫暗紅腫或破損。中醫治療應遵循理氣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可為患者勤翻身,按摩局部受壓組織,同時予以艾灸,2次/d,20 min/次。皮膚紅腫患者外敷金黃膏。對于紅腫逐漸擴散、變硬,顏色為紫色的患者,進行常規消毒后,需滿足無菌條件將水泡抽出,使用紫草敷蓋。每隔2 h為患者翻身次。為保持患者局部清潔干燥,可加用氣墊床,直至5 d后就可換藥,使用藥方為桃紅四物湯。在患者接受治療的時候,護理人員需加強情志護理。患者長時間臥床,在病痛的影響下很容易出現煩躁心情。加強心理疏導,給予患者關心。向其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促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日常飲食告知患者食用高熱量、高營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可使用黃芪、牛奶、雞蛋、瘦肉、烏雞,鼓勵患者多食用水果和新鮮蔬菜,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等食物。預防患者組織長時間受壓,促使患者局部血液保持良好循環狀態,勤翻身、勤按摩哦、勤更換,注意保持患者床鋪被褥清潔、憑證,預防擦傷皮膚,避免大小便對患者產生刺激。換藥的時候,注意觀察患者創面,并保持創面敷料清潔完整。如患者創面腫脹,使用金黃膏外敷。②蘊毒腐潰型。蘊毒腐潰型患者的皮膚會呈現出紫黑色,壓瘡部位出現潰爛,有腐肉和膿水,部分患者甚至有惡臭。甚至部分潰爛深及筋骨,四周漫腫。患者伴隨發熱或低熱,口苦且干,不思飲食。中醫治療遵循清熱解毒、涼血和營,去腐生肌的原則。清除壞死組織,伴隨膿的患者,需切開進行引流。常規消毒處理后,外敷黃金膏,1次/d。紅腫消退后使用生肌玉紅膏,1次/d,并注意翻身。使用藥方為黃連解毒湯和涼血地黃湯。同時護理人員需為此類型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護理人員與患者多進行溝通交流,展開心理疏導,多關心、體貼患者,促使患者能夠保持相對穩定、樂觀的情緒,預防不良情緒影響患者創面愈合。日常飲食應以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使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糖水。避免辛辣、魚腥葷。為患者勤翻身,注意維持皮膚清潔,使用溫水擦浴,勤換衣物,勤修剪指甲,預防抓傷引起感染[2]。護理人員可為患者加用氣墊床,減輕局部受壓力度和時間。在日常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還需注意觀察患者壓創面膿液、肉芽和瘡周的情況,判斷患者創面愈合情況,調整藥物使用。③氣血兩虛型。氣血兩虛型患者創面出現的腐肉非常難脫落,即便有脫落,新生肌顏色較淡,愈合速度緩慢。患者面色黃白。舌質淡,苔少。中醫治療應補益氣血,生肌長肉。對于腐肉不脫患者,應將壞死組織清除掉,腐肉脫落后促進生肌。常規消毒后使用紫草紗條無菌換藥,并外涂生肌橡皮膏或使用生肌白玉膏,1次/d,加強翻身。使用的藥方為八珍湯。同時加強臨床護理。患者長時間臥床,對疾病治療缺乏足夠的信心。護理人員在護理期間應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采用適當的方法消除其不良情緒,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日常飲食主要以高營養,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清淡、生津、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品。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必要時還可進行腸內營養。鼓勵患者多飲水,多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護理人員還應告知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室內環境清潔衛生,預防邪毒侵入,預防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維持床鋪干凈整潔,預防受到大小便的刺激。換藥的時候,護理人員應注意觀察肉芽組織生長情況。如出現滲出,還需使用紫草換藥。
治愈:經治療后患者褐色紅斑消退,或潰爛瘡口愈合;好轉:紅褐色紅斑尚未消退,新肉芽生長,創面有所縮小;無效:創面并沒有縮小,潰爛并未改善。
所有患者中,因原發性疾病死亡共1例,治愈21例,好轉4例,治療有效率100.0%;其中氣滯血瘀型14例,蘊毒腐潰型5例,氣血兩虛型7例。
在中醫理論中,壓瘡是一種非常難治的疾病。臨床癥狀主要是創面難以愈合。中醫治療的原則主要是依據患者具體證型采用清熱解毒祛腐、活血化瘀生肌的藥物。此次研究活動選擇的患者,主要是紅腫擴大或水泡。對患者進行常規消毒處理后,需使用紫草紗條換藥,隨后還需依據具體的證型進行治療與護理[3]。護理操作展開的過程中,需遵循心理疏導、健康飲食的各項原則。在清除患者壞死組織后,使用生肌膏。而此次研究活動充分證實,具體中醫證型治療,對改善患者現狀,促進患者瘡面愈合具有顯著的效果。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提升,使得醫院當中各種長期臥床的病例在不斷增加,這在無形當中加大了壓瘡比率的發生率。壓瘡的防治和治療一直都是各個醫院所重視的主要問題,壓瘡在臨床上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該研究在對患者進行干預的同時,將中醫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應用到了其中,能夠顯著地提高了患者的恢復效果。
因為當前社會在不斷發展,醫學模式也在逐漸的轉變,中醫干預和醫藥治療被賦予了更加豐富和神圣的內涵。在對壓瘡這種常見的問題進行干預的時候,能夠凸顯出中醫的特色和優勢,因為中醫的干預主要以整體觀念當作是護理工作的指導思想,這樣就能夠為患者進行辨證的實施護理。而且中醫認為人體是個有機的整體,能夠和自然界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中醫可以促使人的內臟功能更加的相互協調,可以根據患者壓瘡發生的病機,透過患者的體質,為患者配合更加密切的干預治療,因此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依據患者證型展開中醫治療,并為其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顯著改善患者癥狀,加快患者康復速度。
[1]石麗萍.綜合護理在壓瘡治療54例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12(15):145.
[2]李錦嬌,龍鳳強.中西醫結合治療104例壓瘡病人臨床觀察及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5,13(23):28-30.
[3]王慧平.張瑞中西醫結合療法對壓瘡的治療與護理觀察[J].新疆中醫藥,2017,35(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