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道林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云錦鎮瀘縣中醫院內兒科,四川瀘州 646102
腦卒中是一種突發性腦血管疾病,頸內動脈或椎動脈粥樣硬化、動脈栓塞或不良的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導致疾病發生。腦卒中最常見的臨床癥狀就是偏癱,偏癱表現為一側面部、手臂、腿部突然感到無力。出現扣眼歪斜、說話困難、行走困難以及失去平衡等。不僅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更為患者的家庭帶來嚴重傷害[1]。世界衛生組織在1989年提出,康復治療在腦卒中患者整體治療中效果顯著。歐美醫學將腦卒中的康復流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該文探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采用三級康復治療,研究對患者的綜合功能恢復有無影響,具體研究結果見下文。
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之間,隨機選取在該院進行康復治療的腦卒中偏癱患者60例,男33例,女 27 例。 年齡分布在 53~83 歲,平均(66.3±6.6)歲。 采用頸動脈B超檢查診斷頸動脈起始段與顱內動脈閉塞情況[2]。60例患者均確診為腦卒中,臨床表現為偏癱。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對比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如推拿治療,上肢、頭面頸部、下肢按摩以及針刺。觀察組患者進行三級康復治療:第一級:對患者進行坐平衡訓練,糾正患者的坐姿,指導患者在座位上改變重心,取不同方向的物品,可加強患者負重,并進行左右交替練習,在外界的推動下患者能夠動態平衡,指導患者進行吞咽練習。第二級:協調患者運動能力,可進行電刺激、冰刺激等,增強患者對肢體的控制能力,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訓練,加強肢體以及肌肉的訓練。第三級: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技能,并提高速度,提高患者獨立生活能力最終回歸家庭[3]。
根據日常生活能力評定表(Barthel指數)以及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MSE)對患者進行評定[4]。痊愈:Barthel指數≥90分,MMSE分數在27~30分之間;顯效:Barthel指數在61~89分之間,MMSE分數在21~26分之間;有效:Barthel指數在 41~60分之間,MMSE分數在10~20分之間;無效:Barthel指數≤40分,MMSE分數<10分。采用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法對患者的運動功能進行評分,Ⅰ級:<50分,嚴重運動障礙;Ⅱ級:50~84 分,明顯運動障礙;Ⅲ級:85~95分,中度運動障礙;Ⅳ級:96~100分,輕微運動障礙。
該篇文章出現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Barthel指數MMSE的評定標準對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進行評定,對照組患者痊愈的患者有11例,顯效的患者有7例,有效的患者有6例,無效的患者有6例,總有效率為80.0%。觀察組患者痊愈的患者有16例,顯效的患者有9例,有效的患者有4例,無效的患者有1例,總有效率為96.6%。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采用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法對患者的運動功能進行評分,評分結果如表1所示,觀察組的評分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偏癱是腦卒中的臨床表現之一,輕度偏癱患者表現為突然意識障礙,一側肢體不受控制以及出現肢體運動障礙。重度偏癱患者常年臥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影響患者健康,更為患者家庭造成負擔[5]。腦卒中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腦內動脈狹窄、破裂,進而引起腦局部供血障礙,導致周圍神經、組織等病變。根據大腦半球分工,人體右側大腦通過運動中樞控制左側肢體運動,而左側大腦控制右側肢體運動,引起偏癱的原因是大腦半球中的運動中樞受損或發生病變。頸內動脈出現完全閉塞可進行手術治療,同時采用藥物治療輔助。臨床醫學發現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康復治療效果顯著。

表1 兩組患者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對比[n(%)]
我國三級康復體系是根據歐美醫學的三級康復體系制定,第一級主要對急性腦卒中患者進行早期康復治療,并預防腦卒中并發癥發生。指導患者進行早期身體活動以及日常進食,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持續時間不一,主要進行1周時間。進行一級康復為患者進行下一步康復打下基礎。第二級康復治療主要是提高患者的肢體活動,鍛煉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體包括有平衡訓練、步行訓練[6]。同時指導患者洗漱、如廁以及日常交流。持續時間約為20 d,患者在經過二級康復后,患者大多數能夠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可進行第三級康復訓練。第三級康復訓練主要是進一步提高患者的運動、交流功能。但是本階段是對身體器官進行針對性康復治療,所以時間較長。經過三級康復后,有89%的患者可以達到生活完全自理。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三級康復治療,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顯著提高,值得廣泛采用。
[1]李美清.腦卒中偏癱患者實施康復治療對功能改善的干預作用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5):4791.
[2]王金磊,龔巍巍.強制性使用運動治療結合頭皮針抽提法提高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17):62-65.
[3]胡宗仁.早期綜合康復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1):1318-1319.
[4]衛方紅.家庭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恢復和負性情緒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2):183-184.
[5]李啟金,林潔玲,羅超敏.強制性運動療法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上肢功能康復中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16):38-41.
[6]陳曉燕.簡易康復治療技術對腦卒中患者偏癱肢體運動功能的臨床效果回顧性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