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中醫醫院,山東平邑 273300
隨機選取該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間收治的126例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實施了闌尾炎切除術干預治療。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63例。對照組急性闌尾炎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為31例。患者年齡區間為 22~56 歲,患者平均年齡為(29.52±3.25)歲。 觀察組急性闌尾炎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為30例。患者年齡區間為21~55歲,患者平均年齡為(28.26±2.75)歲。兩組患者在入院時的臨床癥狀表現為:下腹轉移性疼痛、麥氏點壓痛、經影像學診斷和臨床檢查可以確診為急性闌尾炎。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臨床癥狀等一般資料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備可比性。
兩組急性闌尾炎患者在入院治療期間,均采取了外科常規護理干預,主要針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同時向患者介紹在術前、術中、術后的圍術期護理重點,以及病房護理方面的相關內容。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之上實施了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包括:術前人性化健康教育、圍術期預防感染的護理流程、術后心理護理引導。
首先,術前人性化健康教育的護理過程中,以患者自身對于急性闌尾炎以及切除術的了解情況為主,采取針對性較強的健康教育。并以患者的文化水平為基礎,盡量以講解為主,降低患者的理解偏差,以及對于闌尾炎切除術的思想誤區,進而降低患者認知偏差的不利影響。主要宣教資料中包含了急性闌尾癥狀的形成因素,以及在闌尾炎臨床癥狀預后效果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同時向患者介紹在術后恢復期間的飲食與生活規律的影響效果,以及針對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相關措施。
其次,圍術期預防感染的護理流程主要是針對患者采取分層級護理方案,根據患者的年齡情況、合并癥情況、以及術中創口大小,采取抗生素干預,防范術后并發癥與感染的不良事件。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如糖尿病或者高血壓的情況時,依據患者血糖或血壓升高的跡象,適當采用鎮痛劑輔助治療。同時在術中輔助患者行手術舒適體位,依據麻醉方式選取體位適應度。如患者需實施連續硬膜外麻醉時,需要采取低枕平臥6 h以上,從而避免患者出現術后劇烈疼痛癥狀。如果患者采取蛛網膜下腔的麻醉方案時,則給予患者去枕平臥的護理體位。
最后,心理護理干預措施,主要是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一定的心理支持。多數患者在術前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進而產生焦慮、抑郁、緊張等心理癥狀。而在術前針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也是提前給予患者心理支持的必要方式,其影響效果可以延伸至術后康復階段。而在術后康復期間,定期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當患者出現類似上述不良心理情緒時,細心聽取患者的疼痛感知,以患者對于自身的身體情況了解程度判斷患者是否存在疾病疼痛,或者是存在心理疼痛。由此判斷針對性較高的人性化護理方案。當患者出現為受到消極情緒影響,而產生了心理疼痛的誤區時,在護理服務中以關注患者情緒為主,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同時聯系患者家屬,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如果患者出現身體疼痛的客觀現象,適當給予患者小劑量麻醉藥物支持。同時引導患者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式降低疼痛感,如保持平均速度的深呼吸,或者聽輕音樂舒緩疼痛感知,分散主觀注意力,達到減輕疼痛感的效果。
實施護理流程后,采取視覺模擬評分方法,針對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術后疼痛情況進行評分。疼痛程度以10分記作滿分表示疼痛無法忍受,以0分記作無疼痛感。1~3分記作輕度疼痛,4~6分記作中度疼痛,7~9分記作高度疼痛。同時以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滿意度作為評價標準,重點調查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人性化護理的實施效果。
將以上兩組患者在住院期間的相關調研數據錄入SPSS 19.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數理統計與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組間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感對比[n(%)]
觀察組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護理滿意度情況優于對照組,組間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對比[n(%)]
急性闌尾炎患者往往患病突然,多數患者并未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為了達到及時救治患者,避免出現并發癥或者急性闌尾炎穿孔的情況,需要及時采取切除術干預治療。而患者在住院期間由于心理負擔或者對于病情并不了解的情況下,極易產生術后較為嚴重的疼痛感。而這種疼痛也同時與患者的心理情況存在較大的聯系。而采取人性化護理服務,則是針對患者的心理特征、年齡層次、知識層面等個體差異,采取針對性護理方案,進而降低患者術后期間的心理疼痛感知,進而減輕或疏導較為嚴重的術后疼痛情況。
在該次研究中發現,針對觀察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方案之后,觀察組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組間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人性化護理服務更加具備針對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輔助治療效果,能夠降低患者疼痛感知。因此,針對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疼痛情況采取人性化護理干預,能夠盡量降低患者的心理負擔,建立患者的治療信心。同時在護理過程中獲得患者較高的護理滿意度評價,可以在促進患者恢復健康的情況下改善護患關系,具備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李小杰.個性化護理應用于小兒急性闌尾炎手術后對患兒預后效果及滿意度的影響觀察[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S2):300-301.
[2]洪曉城,林漢昇,葉偉杰,等.闌尾炎腹腔鏡手術與開放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及胃腸功能對比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33):4146-4148.
[3]郭莉萍,謝麗娟.非藥物護理措施對學齡期兒童急性闌尾炎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15):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