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艷茹,常青,于阿振,王巧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足踝外一科,河南洛陽 471000
小腿骨折多是因摔傷、擠壓傷所致,老年患者主要是因骨質疏松、退化所引發。小腿骨折患者可因血腫、組織水腫或包扎過緊等因素導致骨筋膜室內壓上升,從而出現腿部肌肉壞死、神經麻痹現象,引發骨筋膜室綜合征[1]。該類患者在早期會出現劇烈疼痛,隨之缺血加重會逐漸轉為無痛;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及護理,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必須做截肢處理,還具有一定的死亡風險。為提高護理質量,對過去一年在我科接受治療的部分患者開展舒適護理模式,并已獲得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
入組者均為2016年9月—2017年8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小腿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綜合征患者,共計88例,所有患者均是在骨筋膜室綜合征發病早期就開展治療,未出現截肢情況。依據入院先后順著分為實驗組(n=44)與參照組(n=44)。 實驗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5例、19例;最高年齡者73歲,最小年齡者為24歲,平均(49.6±5.1)歲。參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4例、20例;最高年齡者75歲,最小年齡者為23歲,平均(49.0±5.4)歲。兩組數據比較,在性別比例、年齡分布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參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遵照醫囑在局部組織切開減壓術前,為其靜脈滴注甘露醇、地塞米松,以減輕其組織水腫癥狀,術后合理抗生素進行抗感染;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并進行常規換藥,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實驗組患者則予以舒適護理服務,內容如下:
舒適環境護理: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病室環境,室內溫度以22~25℃為宜,濕度以50%~60%為宜,并保持光線適中[2]。護理人員在關門、走路時要保持動作輕緩,以免影響患者休息。每日要對室內進行徹底清潔、消毒,預防感染。
舒適心理護理:在術前、術后,護理人員均要主動與患者交流,對其所顧慮的問題進行講解,以減少患者不必要的擔心;鼓勵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有助于病情康復。
舒適體位干預:術前,患者可取臥位或半坐位,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將患肢平放,不要抬高,以免動脈壓降低[3]。術后,可為患者取舒適體位,待病情穩定后,可適當抬高患肢。
傷口護理:術后患者傷口的滲出液較多,護理人員要為其做好清潔護理,避免感染,并要保持周圍皮膚干燥、舒適;對滲出液的顏色及滲出量做好記錄,必要時需對分泌物取樣進行細菌培養及藥敏實驗。每日要將骨折兩端的固定裝置進行查看,避免出現松動或壓迫現象。
功能鍛煉:待患者體征穩定、無嚴重痛感時,護理人員要鼓勵并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從被動到主動,以免發生肌肉萎縮、關節僵直等情況。術后2周內,是以股四頭肌伸縮鍛煉、足趾屈伸及踝關節活動為主;術后4~6周,主要進行不負重練習;術后8周開始,依據患者的愈合程度可嘗試負重鍛煉。
①VAS評分:術后第3 d,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4]評估患者的疼痛度,評分范圍為 0~10 分,0 分為無痛,10分為劇痛,分數越高表明痛感越強烈。
②SAS評分:術后24 h,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情緒狀態進行評估,分數越高說明焦慮情緒越顯著。
③并發癥發生率:包括感染、關節僵直、肌肉萎縮、功能障礙等。
④護理滿意度:出院時,為患者發放滿意度調查表,評價結果有“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3個選項,由患者選擇一項在后面打“√”。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與檢驗,計量資料是以(±s)的形式表示,比較結果行t檢驗;計數資料是以[n(%)]的形式表示,比較結果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術后的VAS評分、SAS評分均顯著低于參照組,住院期間的并發癥發生率6.82%也明顯低于參照組2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 VAS評分、SAS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 VAS評分、SAS評分對比[(±s),分]
注:*表示與參照組對比P<0.05。
組別VAS評分SAS評分實驗組(n=44)參照組(n=44)(1.8±0.3)*2.9±0.5(37.8±3.6)*45.2±4.1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與參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7.73%、84.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骨筋膜室綜合征(osteofascialcompartmentsyndrome)是小腿骨折的一種常見并發癥,具有起病急、發展快等特點[5]。病情輕者會出現肌肉攣縮、神經功能受損等癥狀,嚴重者會導致肢體組織壞死,則需要截肢;對患者的身體、心理上均會帶來一定創傷,這也為其臨床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院主張為小骨合并骨筋膜室綜合征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模式,以患者身心感受為核心,從環境、心理、患肢護理方面著手,以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適度;再結合傷口護理、功能鍛煉,使患者獲得更好的康復效果。此次研究中,對88例小骨合并骨筋膜室綜合征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實驗組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VAS評分、并發癥發生率、SAS評分均顯著低于參照組,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這一結果也充分體現了舒適護理模式在該類患者中的應用優勢。
總結上述研究結果得出結論,在小腿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綜合征患者住院期間,實施舒適護理模式,可有效減輕患者痛感、減少并發癥,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護理滿意度;故可考慮將舒適護理作為該類患者的首選護理模式。
[1]袁世惠.小腿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綜合征的觀察和護理分析[J].醫藥前沿,2016,6(12):43-44.
[2]呂卉.小腿骨筋膜室綜合征的臨床護理及經驗總結[J].實用醫技雜志,2015(9):1009-1010.
[3]張靜,李耀興,李憲,等.感染管控對小腿骨折術后醫院感染的防治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31):148,150.
[4]章哲.骨筋膜室綜合征的臨床預防與護理措施[J].醫療裝備,2016,29(20):184.
[5]羅凌云.38例小腿骨折并發骨筋膜室綜合征患者的早期觀察及護理探討[J].醫學信息,2013(29):37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