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必貴
江安縣中醫醫院,四川宜賓 644200
慢性盆腔炎是發于女性群體的婦科疾病,由于其病情較為頑固,可導致患病者月經紊亂、白帶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癥狀,對女性的身體健康影響較大[1]。該文抽取了醫院內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和治療時間及成本,觀察分析中醫辯證治療方法在慢性盆腔炎診治中的效果,現將報道如下。
該次對比實驗抽取了醫院內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院內選取的患者進行分組,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60例,年齡范圍為21~46歲,平均年齡(28.31±2.71)歲,病程7個月~3年,平均病程為22.6個月。對照組患者60例,年齡為23~45歲,平均年齡(29.34±3.01)歲,病程6個月~3年,平均病程為22.3個月。兩組患者皆被臨床診斷為慢性盆腔炎,對比兩組患者的基本情況,兩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針對對照組的60例患者,使用西醫治療的方法進行診治,藥物上選取頭孢孟多酯加注0.9%250 mL的生理鹽水靜脈注射,q12 h,甲硝唑100 mL加入5%250 mL葡萄糖靜脈注射,qd,維生素C口服用藥tid,0.1g/次,15 d為1個療程。
對實驗組患者進行中醫辯證治療方法,在對患者進行證型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進行臨床治療,其中血虛寒濕型患者6例,濕熱內蘊型患者22例,痰瘀互結型患者18例,脾腎兩虛型患者14例。
血虛寒濕型患者:采用四物湯、橘核丸隨癥加減的治療方法,藥方為當歸20 g、熟地20 g、川芎10 g、白芍 10 g、木香 10 g、小茴香 10 g、仙靈脾 10 g、白術10 g、香附15 g、橘核15 g。針對出現寒凝結塊癥狀的患者,采用口服桂枝茯苓丸的方法進行治療。
濕熱內蘊型患者:采用清熱利濕的中醫治療方法,利用敗醬湯進行適量加減治療??诜巹┙M成是敗醬草 15 g、石上柏 15 g、白芍 15 g、延胡索 10 g、三七 10 g、皂角刺10 g、甘草10 g、蒲公英30 g、魚腥草30 g。
痰瘀互結型:采取滌痰湯合少腹逐瘀湯加味治療。藥方為陳皮、竹茹、浙貝、當歸、益母草、郁金、香附、半夏、枳實、蒲黃、穿山甲、黃藥子各10 g。
脾腎兩虛型:采用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方法,藥方為土鱉和桃仁各6 g,續斷、熟地、菟絲子、芡實、黨參、杜仲、白術各15 g,茯苓20 g,山藥20 g。采用溫水煎服的方式,口服1劑/d,分為早晚各1次服用,15 d為1個療程。
根據患者慢性盆腔炎臨床癥狀對治療效果進行判定:①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全部不見,月經周期恢復正常;②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減輕,月經基本恢復穩定;③無效:患者的癥狀沒有任何改善。治療總有效率=(①+②)/(①+②+③)×100.00%。
同時,對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和治療成本進行記錄觀察。
針對該次實驗中出現的數據使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使用[n(%)]來表示,利用χ2檢驗進行數據檢測,實驗的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利用t檢驗進行數據校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療程結束后,將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的觀察結果進行對比發現,實驗組60例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1.67%。對照組60例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1.67%。將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可以發現,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比對照組的要高,比較的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在患者治療療程結束后,對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和成本對比發現,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和治療成本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及治療成本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及治療成本比較(±s)
?組別 治療時間(d) 治療成本(元)實驗組(n=60)對照組(n=60)t值P值29.25±4.57 40.58±5.21 9.056 0.002 635.23±75.01 2845.05±112.45 8.247 0.004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內生殖器的炎癥,既可特指女性身體的某個部位,也可以涉及整個內生殖器。臨床癥狀有慢性盆腔疼痛(包括下腹脹痛、腰骶酸痛等)、月經不規律以及異位妊娠等[2]。并且由于慢性盆腔炎可能造成輸卵管粘連阻塞,使患者不孕的機率較高[3]。造成慢性盆腔炎的病因有很多,除了病情遷移之外,免疫功能下降、衣原體感染、人工流產及婦科手術后造成的侵害以及性活動等,都會造成慢性盆腔炎的發生[4]。近年來,人工流產的增多等因素使我國慢性盆腔炎患者數量有所上升[5]。慢性盆腔炎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癥狀和相關的婦科檢查,同時患者的自覺意識在診斷中也有較大的作用。
中醫辯證治療方法,強調在對患者的病癥進行準確證型后,針對不同的患者證型,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療中,除了采取藥物、手術等治療方法之外,患者在治療中的精神和心理狀態也對治療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患者要對自身的病癥認真科學對待,通過頑強的精神和信心改善自身的身體狀況,促進治療效果的發揮。
綜上所述,中醫辯證方法在診治慢性盆腔炎中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并能夠有效為患者節省治療時間和治療費用,適合廣泛應用到臨床治療中。
[1]羅幼蘭,汪海華.采用不同中醫方法治療盆腔積液合并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2):185-186.
[2]朱云.中醫護理配合健康宣教在慢性盆腔炎治療中的效果探討[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2):167.
[3]張小珊,江瑜,馮麟,等.路紹祖運用奇穴結合十四經穴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J].時珍國醫國藥,2015,26(2):465-466.
[4]張晰華,張婷.腹腔灌注聯合中藥治療慢性盆腔炎86例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9):78.
[5]王詠梅.針灸理療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3,19(10):1184-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