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疆瑜
69250部隊,新疆烏魯木齊 830009
現階段,腰椎間盤突出癥在我國臨床上具有比較高的發病率,因該病能夠對患者的脊神經造成壓迫,并由此引發腰部疼痛以及不舒適等癥狀,從而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了較大影響[1],所以,需要加強對該病患者進行對癥治療的力度。針灸療法乃比較傳統的一種中醫治療方法,可通過針灸相應穴位的方式,達到減輕疼痛、促進病情恢復以及提高預后效果的目的[2],并且,相比較于常規的治療方法,針灸療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更具有臨床應用的價值。此次研究,筆者將重點分析腰椎間盤突出癥應用針灸療法的臨床療效,總結如下。
選擇該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接診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病患98例,利用數字抽簽法將之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9例。其中,實驗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在25~67歲的范圍之內,平均(43.26±4.15)歲;病程在 5 d~8 年的范圍之內,平均(1.6±0.4)年。對照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在26~68歲的范圍之內,平均(43.97±4.28)歲;病程在 6 d~7 年的范圍之內,平均(1.5±0.6)年。兩組入院時都經臨床檢查確診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3],耐受本研究所用藥物,依從性良好,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比較各組的病程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實驗組行中醫針灸治療,具體為:協助取俯臥位,囑咐放松全身肌肉。主穴選擇大腸俞穴、腎俞穴、關元穴和L3~L5夾脊穴,針對足太陽膀胱經有疼痛麻木感的病患,配穴選擇委中穴、昆侖穴、承扶穴、飛揚穴、患側秩邊穴和承山穴;針對足少陽膽經有疼痛感的病患,配穴選擇陽陵泉穴、懸鐘穴、丘墟穴、環跳穴和風市穴。常規方法消毒上述穴位皮膚,然后再利用2.5~3寸毫針(26~28型號)對患者進行針灸治療。注:針灸應達到10 min,且需控制留針的時間≥30 min。進針順序為:腰部-下肢循經-臀部。1次/d,直到患者的穴位出現癢熱感為止。10 d為1個療程,1個療程結束后,需停止2 d,然后再對患者進行下1個療程的治療。
對照組行常規治療,也就是藥物聯合推拿治療,具體為:經靜脈予以患者消炎以及脫水藥物。取20%甘露醇,250 mL,加入地塞米松(5~10 mg),對患者施以靜脈滴注治療,2次/d,5 d為1個療程。同時靜脈滴注復方血栓通通針(30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7 d為1個療程。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指導服用維生素B類的藥物。若患者藥物治療的效果不明顯,需對其輔以推拿治療,即:俯臥位,并采取推、揉、擦、點與拿等方法,對患者進行推拿治療。
仔細觀察兩組治療后臨床癥狀的緩解情況,并對各組的疼痛消失時間進行分析比較。
各組經不同方法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參考下述標準進行評估:①治愈,相關癥狀徹底消失;直腿抬高>70°;無腰腿疼痛感;日常生活與工作均恢復正常。②有效,相關癥狀明顯緩解;腰腿疼痛減輕;腰部活動度明顯改善;日常生活與工作恢復正常。③無效,相關癥狀未改善;日常生活與工作受到影響。其中,(治愈+有效)/例數×100.00%的計算結果為各組治療的總有效率[4]。
觀察發現,實驗組的疼痛消失時間為(13.4±2.7)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23.6±6.9)d,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636 3,P<0.05)。
據表1中的數據顯示,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1.84%,比對照組的75.51%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有報道稱,纖維環受損并破裂乃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病理改變,可引發髓核外凸的情況,使得神經根受到一定壓迫亦或者是刺激,從而引發腰腿痛以及神經功能障礙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5]。現階段,臨床醫師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時可采取多種手段,比如:常規藥物療法、纖維外科手術以及有限手術等。但手術的實施可增加患者發生并發癥的風險,特別是對于老年患者來說,手術對其造成的創傷也比較大,所以,對于大部分患者來說,臨床醫師都建議對其施以保守治療。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的對比分析表[n(%)]
中醫資料中有記載,通過針灸的方式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減輕其水腫現象,增強局部血液循環功能,促進神經根壓迫癥狀緩解[6]。相關研究表明,相比較于常規藥物療法,針灸療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應用價值更高,其不僅能有效提升患者病情控制的效果,同時還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質量,減輕疼痛程度。此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疼痛消失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針灸療法對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臨床癥狀緩解以及提高治療效果均具有比較顯著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于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積極應用針灸療法,可取得比常規藥物療法更顯著的成效,不僅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同時還能促進其腰椎功能的恢復,值得臨床推廣、借鑒。
[1]姚坤.中醫針灸推拿加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9):2120-2121.
[2]李剛,王繼超.陳氏太極拳的纏絲勁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意義[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2,46(4):403-404.
[3]張虎林,張華,郭成龍,等.麥肯基療法配合針灸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伴腰3橫突綜合征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25):2777-2779.
[4]朱德軍,彭興甫,袁婉麗,等.中醫針灸推拿配合牽引治療對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23):4506-4509.
[5]王富明,孫華,張亞敏,等.腰椎間盤突出癥針灸干預臨床研究進展[J].針灸臨床雜志,2014(3):68-70.
[6]韋曄,李開平.針灸結合針刀觸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下肢癥狀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5,24(7):122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