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花
莒縣城陽衛生院中醫科,山東日照 276800
肩手綜合征(SHS)是腦卒中患者恢復階段比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且發病率超過10%[1]。通常以患側手皮溫度上升、手指與關節粗大伴隨疼痛感、肌肉萎縮甚至痙攣,運動功能受限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為此,該院對部分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采取了中醫針灸結合紅外線穴位照射及康復訓練治療方案,效果明顯,具體內容如下。
抽取該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間收治的100例腦卒中后肩手綜合癥患者為研究對象,以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48例)和觀察組(52例)。對照組男26 例,女 22 例,年齡 42~78 歲,平均(57.6±1.5)歲,病程 1~12 年,平均(6.3±0.8)年。 觀察組男 25 例,女 27例,年齡 41~77 歲,平均(57.2±1.6)歲,病程 2~13 年,平均(6.7±0.8)年。比較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康復訓練,具體包括:①體位擺放:偏向健側,確保患側手、腕和肘部可得到支撐,防止關節屈曲和下肢下垂;可在輪椅上置一桌板,使患者靠輪椅運動時手部不懸空。②運動訓練:堅持由被動到主動、由易至難原則,30 min/次,2次/d,但需注意不可超出患者耐受范圍,且應勞逸結合。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中醫針灸結合紅外線穴位照射,針灸:選擇尺澤、極泉、內關、人迎等穴位為針刺點,對前3個穴位針灸時,多使用提插瀉法,以手部酸麻為佳;針刺人迎穴時需避開頸動脈,刺入深度約為4 cm,適當提升調整針感,以便對患者發揮作用;每個穴位均留針30 min,1次/d。紅外線照射:選擇深圳市富喆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紅外線多頻鐳射治療儀,輸出波長為850 nm,功率45 nW,照射肩髎、肩髃和天宗3處穴位,或者對痛點進行照射,負壓吸附后用紅外線照射,各個穴位和疼痛點照射時間均為10 min,1次/d。康復訓練、針灸和紅外線照射時間均為4周。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上肢運動功能和疼痛程度。療效判定標準:顯效 水腫與疼痛基本消失,關節僵硬痙攣癥狀明顯改善;有效 肩手水腫和疼痛有所改善,關節功能部分恢復;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出現加重趨勢。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疼痛程度判定參照視覺模擬評分法(VAS);上肢運動功能判定以FMA為標準[2]。
文中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統計處理,治療效果用百分數(%)表示,χ2檢驗,上肢運動功能和疼痛程度用(±s)表示,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9.2%,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結果[n(%)]
兩組治療前VAS和FAM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兩組治療后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內容如表2所示。
SHS是腦卒中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但目前臨床尚未明確該病發病機制,較為認可的說法是機械性損傷導致的原發性水腫或神經組織損傷引起的繼發性水腫,所謂水腫即為腦卒中引發的炎性反應,如關節疼痛、水腫、活動受限等,且對交感神經系統產生影響,使得肩手綜合征出現。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和FAM評分比較結果[(±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和FAM評分比較結果[(±s),分]
對照組(n=48)觀察組(n=52)t值 P值7.8±1.2 8.0±1.2 0.833 0.204 5.6±0.9 3.5±0.8 12.351 0.000 25.3±2.4 25.2±2.5 0.204 0.420 52.8±4.5 34.7±4.2 20.805 0.000
SHS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與未發生SHS的腦卒中患者相比,腦卒中伴隨SHS者生活自理能力明顯較差。因此,必須采取合理有效治療方案,幫助患者恢復關節功能,改善生活質量。康復訓練可明顯改善關節功能,刺激患側肢體,平衡肌肉張力;活動患側上肢可提高肌肉舒張和收縮功能,改善關節黏連、水腫和肌肉萎縮等,并降低疼痛程度,恢復患肢功能。
采用中醫針灸方式刺激患者陽溪、尺澤、極泉等穴位,能夠安神開竅、疏經通絡,緩解疼痛,可有效改善患肢水腫與疼痛癥狀。
紅外線照射穿透力較強,具有活血止痛、疏筋通絡和消炎去腫的功效;適當刺激肩髎、天宗、肩髃等穴位,能夠改善血液循環,提高靜脈回流速度,對止痛物質的釋放具有明顯抑制作用,同時可明顯緩解關節腫脹、疼痛、局部黏連和肌肉痙攣等肩手綜合征癥狀表現。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9.2%,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VAS和FMA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馮怡墨等人[3]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表明中醫針灸結合紅外線照射及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SHS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給予腦卒中后SHS患者中醫針灸結合紅外線照射及康復訓練可改善患者患側上肢功能,緩解疼痛感,值得推廣應用。
[1]侯智.康復訓練結合針灸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Ⅰ期的療效評價[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5):58-59.
[2]商慧娟,費英俊,趙光,等.綜合康復治療腦卒中肩手綜合征患者療效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16,25(5):481-483.
[3]馮怡墨,馬素蘭.針灸結合紅外線穴位照射及康復訓練治療126例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療效觀察[J].激光雜志,2015,36(4):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