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場上的家國情懷
網球,職業化最高的幾個項目之一。自1988年網球重歸奧運大家庭以來,一直受到較大爭議。盡管如此,德約科維奇、穆雷和剛剛復出的納達爾、德爾波特羅等網球名將還是來到了里約。女子選手中,大小威廉姆斯姐妹、穆古魯扎、科貝爾等也悉數到場。如果說,打ATP(職業網球聯合會)和WTA(國際女子職業網聯)是個人榮譽和職業,那么代表國家打奧運會,則是一種使命感,一種心懷國家的情懷。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情懷,德約科維奇首輪負于德爾波特羅后才會含淚離開,小威廉姆斯在輸給斯維托麗娜后同樣眼中含淚。奧運網球不同于大滿貫,他們承載的不僅僅是個人的紀錄。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殘腿走到終點的“失敗英雄”阿赫瓦里道:“我的國家送我到五千英里之外,不是讓我開始比賽,而是讓我完成比賽。”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懷,他們才會在出局一刻那樣的不舍,因為他們是多么想站上奧運的領獎臺,為國家贏得榮耀。同樣的,當納達爾男雙奪冠的時候,很多人不理解納達爾為何如此激動,但有一個人是理解的,《紐約時報》知名記者克里斯托弗·克拉里在推特上說:“我從納達爾17歲開始就報道他了,但我從未見到他像今晚笑得這般開心。”
華天為中國而戰
華天身高一米九,頭發微卷,雙眸深邃,擁有略帶異域風情的臉龐;他溫文爾雅、風度翩翩、氣宇軒昂;他是奧運馬術百年史上最年輕的三項賽騎手,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參加奧運馬術比賽的中國騎手。“我要做第一個在奧運會上騎馬的中國人”——這是華天的夢想。
8年來,華天一直是中國馬術的領軍人物,里約奧運會華天作為唯一的中國馬術運動員參賽。在馬術三項比賽中,華天獲得了第8名,創造了中國馬術運動的歷史。
作為中英混血,且擁有英國貴族血統的他,為了加入中國馬術隊,放棄了英國國籍。“紅色是中國的顏色,也是我的底色。”華天如是說。
華天坦言,他想代表中國連續參加10屆奧運會,他想成為祖國的驕傲,因為他個人在馬術三項賽里取得的每一點成就,都可以成為中國的進步,都代表著中國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