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錦周
■
所謂“結構”,就是要“言之有序”,是作者對材料進行恰當而有序的組織和安排,也是作者寫作思路的反映。結構是文章的“骨架”,元人喬夢符曾有“鳳頭、豬肚、豹尾”之說。文章的結構總是和文章內容相結合、相搭配的,沒有萬古不變的結構模式,內容一變,結構即變。所謂“定體則無、大體須有”,結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文章內容的表達,不在結構上下一番功夫,是很難寫出好文章的。
記敘文的結構絢麗多姿,形式各異。一般而言,記敘文的結構包括文章的標題、開頭和結尾、段落和層次、過渡和照應、記敘的線索、順序等。考生在動筆之前要先構思,寫一個簡短明了的結構提綱:確定主題,如何開頭,怎樣結尾,如何過渡和照應,怎樣安排詳略。記敘文偏重于記事寫人,記敘事物的發展變化,這就必須要隨著時間和空間的推移來安排文章。在敘述事件時,應以事物的發展過程、時間的先后順序及空間的位置變化來安排結構。
如何讓記敘文的結構嚴謹、自然、完整、統一呢?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線索明晰,結構嚴謹
線索是貫串文章始終的脈絡。考生要運用線索將表現中心的材料聯珠綴玉般地交織起來,使文章的各個層次貫通彌合,如同把一個一個珍珠串聯在一起的那條線一樣,形成一個嚴密的整體。
常見的記敘線索多種多樣,如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變換、人物、中心事件、某一實物、某一問題等。它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用來解讀文章含義、了解文章主旨時,都可見的相同詞、句子或是情景等。一篇作品的主要線索只能有一個,并且應貫串始終。
很多作品都不只有一條線索,而是靈活、巧妙地運用多重線索。有主線和副線的區別,也有明線和暗線之分。看似毫無關系,卻處處相關聯,這是一個很巧妙的抒發感情、突出主旨的切入點。因此,在寫作記敘文時,巧妙地設置文章的線索,貫串全文,就會使文章渾然一體,使文章的結構更加嚴謹。
二、曲折跌宕,尺水興波
生活有曲折,記敘文在反映生活時也應曲折有致,波瀾起伏。正所謂“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石,有何可觀?惟壑谷幽深,峰巒起伏,乃令游者賞心悅目。或絕崖飛瀑,動魄驚心。山水既然,文章正爾。”(清·袁枚《李覺出身傳評語》)相反,寫作時平鋪直敘,“一支文筆太均勻,通篇都一平如水,盡管是晶華耀眼,畢竟要令人瞌睡。”(《詩的藝術》)讀起來使人感到呆板、單調,索然寡味。
生活不是文藝作品,不可能情節迭起,但寫作記敘文時我們需要濃縮生活,在平時觀察積累的某些特殊情節中尋找內在的聯系,曲線跌宕、情節巧借妙合。
比如學生放學回家,從學校到家是兩點一線,一般我們都能順利到家。要產生故事情節,就必須在這條直線上設置跌宕,比如說你路上被偷了錢包,比如說你在路上見義勇為,這兩件事中間沒有關聯,無法構成情節,我們不妨假設:你救的這個人是小偷的母親,你的錢包失而復得,這樣就有了戲劇效果。而這就需要考生去設計、去鋪墊,讓別人相信情節的真實。這樣從校到家的直線就變成了波瀾起伏的曲線。
三、鋪陳誤會,峰回路轉
我們可以在記敘一件事情時,有意安排一些情節,使文章出現數次曲折,出乎讀者的意料,最后峰回路轉,給讀者一個意外和諸多回味,或通過鋪陳,或制造誤會,使情節不斷變化,充分刻畫人物性格,不斷升華文章主旨。
如在寫緊張之事到來之前,先渲染“緊張”的氣氛,然后用平緩的筆法加以襯托,從而突出重點,烘托緊張氣氛;或者在情節發展的過程中,為給事件的發展創造或增強某種氣氛,可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與之有關的另一件事,也可對有關之事進行追溯和回憶,但這種穿插要注意主次分明,使行文有變化、有節奏;還可以在扣住文章中心來寫的同時,將內容進行一定的安排,從不同的角度突出中心。
如一篇習作中寫了這樣的情節:她是班上數學最棒的,但心胸狹窄,唯恐別人超過自己,因此當“我”向她借復習提綱時,她先用“我把提綱放在家里”“我家可遠著呢”來搪塞,后以忘帶鑰匙來假托,不肯借給“我”。作者在高潮來臨前故意放慢速度,不惜筆墨地進行鋪陳延遲,盡情蓄勢,造成情節的跌宕,文末高潮處形成江河陡轉之勢,揭示事情真相。這樣就使文章情節完整而曲折,跌宕起伏。
四、對比映襯,制造反差
記敘文寫作時,不妨設置一個對立面來對比映襯。如“我”在放學路上碰到了一件他人需要救助的事,可是自己沒有挺身而出,這時,另一位同學卻毫不猶豫地出力相助,這位同學的行為引起了自己的反思和內疚。當然“對立面”還可以是同一人物前后行為的反差或者不同人物間的反差。這對于所要表現的主旨也能起到更突出的表現作用。
再如《人,又少了一個》取材人生,凝練厚重。作者選擇女子在三年前后巨大變化的兩幅畫面,寫了一個大學畢業的女子的人格激變。惡劣的社會環境、不幸的遭遇迫使她含羞忍辱,應付生計,以致她逐漸扭曲心態,乃至泯滅人格自尊。作者以“人,又少了一個”為題,正揭示了惡劣的社會環境、不幸的遭遇對人性的扼殺和吞噬這一主題。文中僅以三年的時間差,她因丈夫坐牢,獨自擔負四個孩子的生活重擔,又因為人生的窮困而外出乞食,終于變得麻木,僅隔三年,就判若兩人。
五、緊扣主旨,詳略得當
寫人的文章,人物的事跡與言行應當詳寫,而夾在其中的景物描寫就不能喧賓奪主,應當略寫。人物的思想品質、成就是寫作的重點,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性格、思想品質等也要詳寫。主要人物要詳寫,次要人物要略寫。敘事的文章,以記事為主的文章,故事的情節應該詳寫,抒情與議論的內容則要略寫。事情的經過是重點,要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有感情地進行描述——細節部分要寫細致,感人的部分要寫具體,事情的發展、變化要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