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斌
楹聯的發展到了清代進入了極盛時期,楹聯創作迎來了一個黃金時代。從皇帝的宮殿到監獄的牢門,從官署衙門到文人書齋,從富人的廳堂到窮家的茅舍,從賀婚祝壽到吊喪悼亡,以至廟宇亭榭、名勝古跡、三教九流、七十二行,無處不見長短不一、情趣各異的對聯。特別是這一時期崛起的名勝古跡聯,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
康熙和乾隆是清初的兩位極負盛名的楹聯家。康乾二帝重視文治,擅長詩詞書法,喜好游覽名勝,每到一處,往往題辭書聯,留下許多佳作。如:
波光先得月;
山秀自生云。
(康熙題蘇州仰蘇樓聯)
懷抱觀古今;
深心托毫素。
(乾隆題故宮三希堂)
績奠九州垂萬世;
統承二帝首三王。
(乾隆題大禹廟)
紀昀,字曉嵐,乾隆年間進士。他作聯極尚工巧,妙聯佳構,出人一籌。請看他題承德避暑山莊“萬壑松風”楹聯:
八十君王,處處十八公,道旁介壽;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節,塞上稱觴。
這是曾受到乾隆稱贊的一副巧聯。“八十君王”指松樹。“八十”即“木”字分拆,木中之君王,松也。“八十公”亦指“松”字分拆。“介壽”即祝壽。“九重天子”指康熙、乾隆等來山莊避暑的清代皇帝。上聯將“八十”與“十八”字序顛倒,凸顯出一個“松”字,寫出了風物特色;下聯將“九重”與“重九”字序顛倒,渲染了帝王避暑生活的特點。
再看紀昀的幾副妙聯:
有錢難買命;
無藥可醫貧。
(題財神和藥王合廟神龕)
不明才主棄;
多故病人疏。
(改孟浩然“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詩句,以嘲某庸醫)
民族英雄林則徐在歷史和文學方面都有很高的修養,平生所題寫的對聯很多,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例如:
求通民情;
愿聞己過。
(題江蘇廉訪使任所大堂)
茍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
(題家中堂室)
朗月照人如鑒臨水;
時雨潤物自葉流根。
(自題格言聯)
清代的楹聯發展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涌現出大批楹聯高手,除了以上介紹的,還有鄭板橋、梁章鉅、彭元瑞、何紹基、鄧石如、翁方綱、彭玉麟、鐘云舫等,他們都是造詣頗深的楹聯大師。清代楹聯之所以能出現全盛局面,也源于這一時期楹聯作家大膽突破楹聯傳統,善于從當時已經成熟的文學形式中吸取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