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在信息化時代下,高校計算機機房承擔較多的教學及學校管理工作任務,機房的安全問題也成為學校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必須采取有效對應措施保障機房安全。本文從機房安全存在的問題著手,從制度建設、規劃布局、使用管理上提出了合理應對措施,以期對高校機房安全管理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校 計算機機房 安全運行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已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普及和應用,計算機具備的功能、承擔的任務、負荷的數據資源也越來越大,尤其對于高校來講,計算機機房安全管理面臨嚴峻深刻的挑戰。高校計算機對于高校教學與管理作用重大,不僅涵蓋課程教學、教學任務還涉及師生信息、日常管理各方面工作均需要借助計算機予以推行落實。計算機機房安全關系到教學質量及學校正常管理,同時也是高校信息化建設的主要載體內容,需要不折不扣地切實做好高校計算機機房安全管理工作,為學校發展保駕護航。
1 高校計算機機房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計算機機房缺乏細則
在校園網絡及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面對多種復雜管理形勢、多樣管理設備及特定設備設施的高校計算機機房,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制度欠缺,在管理上不夠規范,沒有有效區分教學用的計算機與學生用的計算機,沒有針對教學資源、檔案信息等重點內容的計算機機房出臺特定管理細則,大多仍是無區別的統一管理,管理方式仍舊較為粗獷。例如,要從制度上健全、約束部分好奇心強且具有相應電腦網絡技術的學生,防止其采用不良手段有意或無意破壞機房運行環境,要有相關制度利用起有更高計算機能力的學生參與機房管理,使機房更加安全、穩定。
1.2 機房系統布局待優化
目前部分高校計算機房多為逐年改進來而,只是在空置區域進行相應設備添加和線路連接確保計算機可用,沒有從整體上和發展上對計算機機房進行布局優化,沒有科學、全面考慮機房結構及設備安排,存有見縫插針現象,使得高校計算機機房存在電力供應、線路連接、消防防護、通風供暖、溫濕度及空間衛生上存在較大漏洞,難以有效確保學校機房安全,使機房不同程度存在系統故障及安全隱患,難以有效做到工作效率最大化。一方面,機房沒有科學優化的布局,將嚴重影響計算機的使用性能和壽命。計算機作為高精密的設備,溫度、濕度、灰塵、靜電等對其的影響力都非常明顯且直接。另一方面,機房里常有學生及教職人員使用計算機,沒有有序的系統布局,將對人身安全及消防安全帶來極大隱患,人員難以及時疏離,消防設備不能及時使用,設備設施出現故障時不能及時隔離等。
1.3 機房系統缺乏有效監控
在網絡信息化徹底深入推進的時代,高校計算機機房管理還有部分停留在原始的人工巡視看護以及僅對計算機設備本身進行查看管理,管理內容有限,管理措施落后,管理人員專業能力欠缺,使計算機的各項安全問題不能被提前解決,只能被動式應付,待問題出現后再組織力量應對,耗費更多人力財力且使機房資源出現受損狀況。一是對機房系統安全的管理不夠,尚未做好機房設備安全、運行安全及網絡安全,對于計算機、存儲、通信網絡等設備的管理措施需要進一步完善,逐項檢查落實到位;對于計算機操作系統、服務器、軟件等資源的管理措施需要實施針對性管理;對于外部信息交換、互聯網訪問、資源共享、外部連接等網絡管理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制訂有效防范措施,避免網絡管理漏洞,防止黑客攻擊,確保機房網絡運行整體健康和安全。
2 加強高校計算機機房安全的方法
2.1 提高認識
高校各級領導要切實轉變思想認識,將計算機機房安全管理作為學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并納入工作范疇,要進一步完善機房管理組織架構,明確機房管理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高校計算機機房管理各項制度,推動機房安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一是要完善《機房使用管理制度》、《機房環境管理辦法》、《機房操作規程》、《機房網絡安全應急預案》、《機房資產管理辦法》、《機房獎懲機制》等,通過制度約束使用者行為,避免學生因彰顯自我能力對機房進行過強使用造成損壞,同時使機房安全管理步入制度化軌道,各項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機房管理更加高效。二是要做好機房系列管理制度的落實推行,要通過制度規定、制度宣講培訓教育、制度考試及監督檢查,全方位地提高師生對于機房安全的認識,讓使用者掌握機房的操作要求,讓學生明知網絡及信息技術正確使用方法和對象,確保機房各項規定落地,得到堅定執行。
2.2 優化布局
一方面,高校要根據學校發展規劃及教學需要,出臺計算機機房長遠布局規劃,規劃計算機機房布局圖,做好高校機房布置合理、場地有效利益,經濟高效。對于機房的布局要圍繞“配線綜合最短”、“設備與荷重協調”、“便于增添檢修”的思路展開,可以采用玻璃替代鋁合金包邊以及用玻璃設置隔斷欄,以實現機房噪音最大程度減少;可以鋪設防靜電地板于設備主場區,增強機房消防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加強計算機機房管理人員專業能力,明確其崗位職責,有效的激勵考核機制,提高其對機房管理工作的責任感及獲得感,要安排適當的專職人員管理機房,使之能夠切實做好機房日常使用、維護、問題檢查及應急反饋全過程管理工作;有條件的高校可以安裝智能監控裝置,做到對機房管理狀況隨時看、隨便看。
2.3 強化機房安全
高校計算機機房安全管理要保持高效管理質量,必須從機房環境安全與系統網絡安全兩大方面下工夫:
2.3.1 機房環境安全管理
(1)做好機房溫度管理。計算機都具有較大的耗電量與散熱量,高校機房通常安置計算機眾多,面對有限的機房空間,熱量會集中在室內,很難散發。20-25℃是計算機較適宜的工作環境溫度,可以通過安裝空調系統,或采購自然通風技術、地源熱泵空調技術來降低熱量,在保證通風時,盡量節能環保。
(2)做好機房濕度管理。計算機內因有大量電子元件,環境濕度過高、過低都不行,比較科學的濕度范圍為45%-65%之間,濕度過大影響使用,過于干燥則容易引起高壓靜電,因此要特別注意夏季高溫與雨季,要在機房內裝備濕度計及加濕除溫設備,使計算機有良好的濕度環境。
(3)做好機房灰塵管理。灰塵會嚴重影響機房中計算機本身及整個網絡線路,會損傷磁盤及驅動器,使數據丟失;會使CPU發生故障出現錯誤信息;會給顯示器帶來高壓打火,交流電接觸不良,線路板阻抗變小等,需要機房工作人員每日清潔機房,定期清理計算機灰塵,要求進出人員換鞋套等。
(4)要機房靜電管理。要接好靜電接地線,避免外界電磁干擾,可以鋪設防靜電PVC或者用陶瓷架空活動地板。
2.3.2 機房網絡安全管理
計算機機房網絡安全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要切實保護機房網絡系統具有可用性,網絡服務具有連續性,要有科學的防控體系防范惡意攻擊與信息資料竊取,要有效防范病毒侵害,要定期進行重要資料備份,對網絡漏洞及時發現并修補、對網絡密碼設置相應合理的復雜程度且定時更換、對于網絡訪問進行權限控制及身份驗證。要不斷學習前沿網絡技術,創新網絡管理方法,與時俱時,使網絡系統數據信息、程序軟件做到安全可靠,隨時可用,并且零問題。
3 結束語
計算機機房是高校日常管理、教學科研、信息存儲傳輸的主要基地,機房的安全管理與學校教學各項工作開展息息相關,要切實針對機房安全存在的問題,從制度上下工夫,做好機房規范管理、機房科學布局建設,做實日常使用管理,以牢固的環境與網絡安全,實現計算機機房安全實質性管理提升,為學校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潘國軍.計算機機房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措施[J].信息系統工程,2016(06):65.
[2]吳延程,沈亞軍.淺談高校計算機機房的管理及網絡安全問題[J].價值工程,2015(33):195-196.
[3]于振海.高校計算機機房安全管理的研究[J].福建電腦,2014(03):177-178.
作者單位
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微機室 山東省菏澤市 2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