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主嶺市將按照“十三五”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總體要求,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加快科技進步為支撐,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著力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信息化,走出一條集約、高效、安全、可持續的規模效益型現代化大農業發展道路。
一、抓“四區”建設,加快推進農業經營方式轉變
一是打造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我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重點向經濟作物傾斜,鼓勵項目區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項目區集成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全力打造范家屯鎮平洋村高標準農田示范區。二是打造土地規模經營實驗區。在全市每個鄉鎮打造一個土地規模經營實驗區,重點推廣四種土地流轉模式:即: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農民+合作社”模式。三是打造現代農業先導區。在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裝備、技術集成示范、農業標準化等方面率先突破,探索集約、高效、安全、可持續的規模效益型農業發展道路。抓好農業部玉米機收粒試點。抓好中·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示范區。落實好國家黑土地保護項目。積極爭取國家、省里社會化服務主體項目、增施有機肥項目。抓好全程農機化試點。四是打造特色農副產品集聚區。加大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棚膜經濟、牧業經濟、特色農業經濟,打造公主嶺綠色農業、特色農業、精品農業。抓好種植業結構調整。減少籽粒玉米面積,增加優質水稻、綠色無公害蔬菜、馬鈴薯、大豆面積。抓好棚膜園區建設。重點推進永發鄉、二十家子鎮菜田基金項目建設。打造5個省級棚膜園區。加快發展標準化畜牧業園區。積極推廣“公司+農戶”“公司+家庭農場”模式,重點推進溫氏現代生豬項目建設。五是抓好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全力推進玉米全株產業鏈項目的謀劃包裝和企業引進,夯實種業經濟龍頭地位。
二、抓產業帶動,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
一是抓好玉米種業發展。積極引進國內外大種業大公司引進,制定扶持種業發展政策,吸引山東登海、中種集團等大公司落戶我市。抓好玉米良種展示基地建設。二是抓好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抓好“一二”產業聯動發展。積極對接玉米加工企業和原料基地,發展訂單農業。抓好“一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是圍繞棚膜園區建設發展采摘、休閑農業。抓好“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重點抓好龍山文化產業園、懷德鎮興隆泉水庫等休閑旅游項目。三是抓好農業信息化建設。推進農業信息中心建設,加強生豬等畜禽生產監測和畜產品質量安全預警預報。建設氣象·農業智慧平臺,打造具有公主嶺特色的科技型氣象為農服務新模式。
三、抓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方式轉變
一是抓好人居環境整治。搞好鄉鎮和村莊規劃,以點連線帶面,打造精品線路、樣板村鎮群,實現人居環境整體提升。圍繞省級新農村試點建設,重點提升102線人居環境示范帶,逐步向105線、公楊線、公放線、公懷線推進。在全市廣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二是抓好鎮區人居環境建設。鄉鎮政府所在地必須達到“衛生清潔化、道路硬面化、商鋪規范化、集市車輛秩序化、綠化美化、亮化”的標準。鄉鎮主要街道配備垃圾箱和垃圾清運車輛,規劃統一的垃圾處理場所。加強對市場環境和流通秩序的管理,做到無沿街叫賣,無占道經營,保證交通暢通。三是建設農村新型社區。積極對接上級政策項目,推動范家屯鎮全域城鎮化。注重發揮優勢,因地制宜打造區域中心集鎮。總結推廣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模式、特色和經驗,逐步實現“城郊變城市、鄉村變城鎮、農民變市民、村莊變社區”,推動就地就近城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