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清?袁紹陽
順利召開黔南州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未來發展新目標。
2016年12月6日至9日,黔南州召開第十一次黨代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兩委”班子,確定了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為總綱,以“強創新、占高地、作示范”為主題,深入踐行五大新發展理念,發揚大射電創新精神,唱響好花紅民族絢歌,以實施大扶貧、大數據兩大戰略行動為重點,以搶占產業轉型升級、區域開放合作、城鄉統籌改革、生態文明建設“四個制高點”為引領,深入實施“3366”發展戰略,加快打造民族地區創新發展先行示范區,開啟基本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奮力書寫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黔南新篇章。
“一圈兩翼”發展戰略全面推進,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90%。
2013年,黔南提出“一圈兩翼”發展戰略,意在通過3至5年努力,形成核心重點突破、南北比翼齊飛的區域發展新格局。隨著“一圈兩翼”的深入實施,全州經濟總量在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從2011年的第10位提升到2016年的第6位;2016年預計地區生產總值、規模工業總產值雙雙突破千億元大關;2016年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為26180元、8850元;民營經濟占比由2011年的34.8%提高到2016年的58%以上,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90%。
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FAST)在平塘縣竣工并啟用。
2016年9月25日,“中國天眼”項目在黔南州平塘縣落成啟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標志著黔南在國際天文科普界有了一席之地。擁有了“中國天眼”這張世界級名片,依托“大射電”發展“大旅游”逐步成為黔南跨越趕超新引擎。“大射電”落戶平塘縣,也為黔南培育了“追趕、領先、跨越”的新時期黔南精神,錘煉出“登高望遠、精益求精、勇于爭先”的大射電創新精神。同時,黔南全力支持“大射電”發展,頒布實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環境保護條例》,并于12月19日組建了規模達100億元的大射電旅游產業發展基金,用于以平塘500米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為核心的旅游資源經營性項目的開發建設。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0年掀開發展新篇章。
自1956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以來,黔南已經走過了60年歷史,成功舉辦黔南州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標志著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黔南經濟社會發展翻開了新的篇章。60年來,黔南州地區生產總值由14127萬元增加到千億元,增長600多倍;財政總收入增長了600多倍,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增長了8300多倍;固定資產投資由建州之初的417萬元增加到1000多億元,增長3萬多倍。公路里程突破18000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建制村路面硬化率達89%。城市供水普及率達99.5%,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1.76%以上,40多萬貧困群眾搬出大山。
“都勻毛尖”品牌不斷做大做強,成為引領黔茶出山排頭兵。
2016年9月23日,黔南州成功舉辦了首屆都勻毛尖(國際)茶人會,這標志著黔南在全面做深做透做足茶文化上打開了新局面。2016年,黔南州繼續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都勻毛尖品牌打出去”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質量為生命塑造品牌、以營銷為手段宣傳品牌、以管理為關鍵維護品牌、以文化為靈魂做強品牌,被列為都勻毛尖茶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2016年,都勻毛尖品牌以211.49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茶葉類地理標志產品榜單第四位,品牌價值比2015年上升30.49億元。2016年全州投產茶園面積74.23萬畝,實現茶葉總產量24045.29噸,產值42.59億元,綜合產值74.46億元,奮力擔起了“引領黔茶出山”的重任。
易地扶貧搬遷“五個三”成為全國經驗,精準扶貧工作取得新成績。
2016年8月22日至23日,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在貴州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汪洋深入黔南州惠水縣視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對惠水易地扶貧搬遷的“五個三”機制給予肯定。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惠水縣以盤活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塊地”,統籌就業、就學和就醫“三大問題”,銜接低保、醫保和養老保險“三類保障”,建設經營性公司、小型農場、公共服務站“三個場所”,探索集體經營、社區管理、群眾動員組織“三種機制”為主要內容,創新形成了具有時代特征、惠水特點的“五個三”機制。
福泉“112”模式交出創新社會治理“黔南答卷”。
2016年,黔南州福泉市結合基層社會治理實際,對矛盾糾紛的受理、分流、調處、監督、司法確認等薄弱環節進行改革,通過市級統籌、搭建平臺、完善機制,強化各級綜治組織和調解組織建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福泉“112”模式(搭建一個市級多元調處聯動平臺,完善一套以“司法確認”為切入點的訴調對接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第三方調解組織服務網絡和“三員兩站”服務網絡的作用),打通了依法、便捷、高效化解矛盾糾紛的“綠色通道”,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標。
“黔南驕傲”為黔南跨越趕超構筑新的精神高地。
2016年12月6日,在第三屆“黔南驕傲”年度人物頒獎儀式上,“當代女愚公”鄧迎香,徐先捍、楊光平、汪洋、羅錦彪、唐燕、宋水仙、王焱剛、龍增剛、南仁東、貴定6.8抗洪救援群體等被授予“黔南驕傲”榮譽稱號,標志著黔南在社會典型樹立和打造精神高地上取得了新突破。近年來,黔南州高度重視人才培養,挖掘先進典型,注重構建黔南“精神高地”,2012年以來連續舉辦了兩屆“黔南驕傲”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推選出“背兜干部”“楊剛救火英雄團體”等一批先進典型和模范人物,凝聚起黔南州跨越趕超的磅礴力量。
穩步推進“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建設。
黔南州始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黔南拒絕污染”,頒布實施了《劍江河流域保護條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約談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深入推進“綠色黔南”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林業產業倍增計劃,穩步推進“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建設。2016年,全州森林覆蓋率預計可達58.50%,全面完成節能減排降碳指標任務,單位GDP能耗連續五年降低3.2%以上,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3.30%、城鎮污水處理率達91.76%位居全省前列,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為99.95%。2016年,黔南開工生態利用型產業項目、循環高效型產業項目、低碳清潔型產業項目、環境治理型產業項目等大生態建設項目250多個,總投資370多億元。
文藝工作多點開花,文化產業迎來大發展。
2016年7月16日,在俄羅斯索契舉辦的第九屆世界合唱比賽第二階段比賽中,黔南州“刺藜花紅”合唱團表演的繞家大歌在表演性民謠冠軍決賽中獲得金獎,這是繼黎平侗族大歌在2008年德國格拉茨第五屆世界合唱比賽中獲得金獎之后,貴州“好聲音”再次在世界級合唱比賽中斬獲金獎。2016年,黔南州深入實施“大文化”戰略行動,一批文藝精品脫穎而出, 電影《山那邊有匹馬》獲俄羅斯國際電影節唯一一個關心自然和地球未來大獎、《烽火燎原之云霧街》大型電視劇在都勻毛尖影視小鎮開拍、《夢歸平越》帶領人們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2015年,黔南州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38.18億元,占GDP的4.23%,位列全省第一;文化產業“四上”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數量72家,位列全省第二;“四上”企業數增速63.64%,位列全省第三。(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