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游


摘要: 馬鈴薯是播州區第三大糧食作物,近年來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穩步提高,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了貢獻。宣薯2號脫毒馬鈴薯是播州區新引進品種,為探索該品種在本地種植的最適施肥量,進一步挖掘增產潛力,提高種植效益,2016年播州區實施了宣薯2號脫毒馬鈴薯最佳施肥量比較試驗。
關鍵詞:宣薯2號;施肥量;比較試驗
中圖分類號: S53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3.008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供試品種:宣薯2號,由貴州省馬鈴薯研究所提供。
供試肥料:35%三元復合肥(N∶P∶K=20∶6∶9),四川玖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1.2試驗點概況
試驗地選擇:洪關鄉洪關村巖腳村民組仁天書家責任地,海拔1180米,土壤為偏酸性砂壤,面積2畝,肥力中等,前作為蔬菜。
1.3試驗設計(見表1,表2)
試驗設計5個施肥梯度,分別為A1:20公斤/畝,A2:50公斤/畝,A3:100公斤/畝,A4:150公斤/畝,A5:200公斤/畝。畝密度3705株/畝,每小區4雙行,行長5米,寬4.8米,采用雙行栽,40厘米+80厘米,小區薯個數136個,每行個數17個,株距30厘米。三個重復,15個小區,隨機區組。小區寬4.8米,長5米。
1.4 田間管理
按當地生態、栽培條件適當施肥,選擇晴天適時播種。出苗后及時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適時培土、灌溉,防治病蟲害。試驗中,栽培管理要求一致,同一管理措施在同一天內完成。培土見花期一次,封行期一次。
1.5 觀察記載
記錄播種期、出苗期、現蕾期、開花期、成熟期、收獲期。收獲時測定每小區產量及10株薯塊個數、重量、大中小薯率。
1.6試驗經過
試驗于2016年1月30日播種,播種前挑選無病蟲種薯,于播種前1~2天切薯,并用草木灰拌好晾開。播種時按試驗方案要求進行播種。
各處理始出苗期3月10日,齊苗期4月4日,現蕾期4月25日,開花期4月30日,成熟期6月20日,收獲期6月25日。4月16日進行第一次淺中耕除草,同時畝施清糞水1200公斤(每畝30挑),4月29日、5月10日二次培土中耕除草。5月3日、5月10日、5月18日分別用銀法利+安泰生噴霧防晚疫病。
2試驗結果與分析
2.1生育期分析
各處理生育期基本一致, 3月10日出苗,成熟期6月20日,全生育期105天。
2.2主要經濟性狀分析
2.2.1主莖高 各處理的主莖高度隨肥料增加而增高,在46.4~73.6厘米之間。
2.2.2分枝數 各處理的分枝數在2.2~3.4個之間。以施肥150公斤/畝的最多,為3.4個。100公斤/畝的最少,為2.2個。其余各處理介于中間。
2.2.3每窩結薯個數 每窩結薯個數差別不大,在7.27~8.37之間。以施肥20公斤/畝結薯最多為8.37個。 以50公斤/畝居第二為7.93個。200公斤/畝居第三為7.43個。100公斤/畝居第四,為7.33個。150公斤/畝最少,為7.27個。
2.2.4 平均薯重 平均薯重最高的是施肥50公斤/畝處理,為79.07克。最低是20公斤/畝處理,為57.78克。其余各處理在59.95~70.02克之間。
2.2.5 單窩薯重 單窩薯重最高的是施肥50公斤/畝,為627.28克。最低的是200公斤/畝,為445.65.4克。其余各處理在460.13~513.44克之間。
2.3實際臨田驗收結果
試驗結果顯示,以施肥50公斤/畝處理產量最高,為1885.2公斤/畝;其次是施肥100公斤/畝,畝產1676.76公斤;第三是施肥 20公斤/畝,畝產1667.5公斤;第四是施肥150公斤/畝,畝產1579.49公斤;第五是施肥 200公斤/畝,畝產1153.35公斤。
各處理產量結果經方差分析顯示,各處理間差異達顯著水平(F=F4.83>F0.05=0.028)。經LSD檢測可看出,施肥50公斤/畝與100公斤/畝、20公斤/畝、150公斤/畝之間產量差異不顯著,與200公斤/畝處理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150公斤/畝與200公斤/畝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
3試驗結果評價
試驗結果表明,用35%三元復合肥(N∶P∶K=20∶6∶9、四川玖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施肥量在200公斤/畝范圍內,以50~100公斤/畝施肥馬鈴薯的產量最高,50公斤/畝處理產量為1885.2公斤/畝,100公斤/畝處理產量為1676.76公斤/畝,且產量無顯著差異。畝施肥量100 公斤以上,產量開始下降,150公斤/畝產量為1579.49公斤/畝, 200公斤/畝產量為1153.35公斤/畝。因此,使用35%三元復合肥(N∶P∶K=20∶6∶9、四川玖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馬鈴薯的最佳施肥量是50~100公斤/畝,建議根據土壤肥力選擇用肥量。
2016年,試驗區馬鈴薯有一些缺苗現象,對實際產量有一定影響,造成與理論產量存在差距,對試驗結果也產生影響,本試驗翌年還將繼續進行,擬增加肥料配方組合,以尋找最適合播州區馬鈴薯種植的最佳施肥配方,更好地指導播州區馬鈴薯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