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琳
摘要:近年來,玉米病蟲害發生越發頻繁,給農戶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綠色防控技術運用農業、物理及生物防治等手段對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是一項較為科學、合理、安全的技術,符合當前“綠色植保”理念的要求,從而能夠真正的促進農業生產的增產增收。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綠色防控
中圖分類號: S435.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3.021
綠色防控,是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為依據,從而實現農產品安全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綠色防控是指從整個農田生態系統為出發點,農業防治作為基礎,對病蟲害的自然天敵加以積極有效的保護和利用,對病蟲害的生存條件予以破壞,并在必要時恰當的利用化學藥品,進而極大的降低病蟲害造成的損失。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會受到許多病蟲害的侵害,例如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等病蟲害和田間雜草,為了能夠有效的控制病蟲害為害玉米,就需要充分的掌握各種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和特點,選取優良品種,實施輪作倒茬,運用綜合防控技術做好預防和控制工作。
1 玉米大、小斑病
在收獲玉米后,要及時將有病的植株深翻入土,利用高溫發酵將秸稈腐熟后作為漚肥。根據情況盡量早播,在發病嚴重的地區進行秋翻和輪作。采取測土配方,科學施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合理密植,使田間通風透光性好,從而減少發病或延緩發病期。在發病初期可采用代森錳鋅或代森銨,當葉子發病率在12%以上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等進行防治。
2 玉米螟
積極采取秸稈還田技術,此項技術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有機質,使土壤結構得到良好的改善,培肥地力,還可以有效地降低蟲源。對于田間的蒼耳等雜草要進行及時的清除,以免玉米螟在上面越冬寄生產生蟲源。當越冬代的成蟲在羽化的初期,可以利用性誘劑對玉米螟進行誘殺,當羽化率進入到高峰時可采用殺蟲燈進一步誘殺。此外,玉米螟卵的孵化程度在30%時要用Bt制劑噴灑。在心葉末期采用Bt撒施、辛硫磷顆粒劑灌心或是氯氟氰菊酯噴霧來防治。當玉米進入大喇叭口期,可以在心葉內撒施辛硫磷等。當玉米在授粉之后可剪去果穗頂上的花絲和苞葉,用敵敵畏對花絲進行滴灌防治。
3 玉米蚜蟲
注重對田間的管理,對田間的雜草和落葉進行及時的清理,使蚜蟲的來源變少。根據蚜蟲對黃色、橙黃色具有比較強的視覺感應能力,可以通過懸掛黃板或是利用涂有機油的簡便黃板來對蚜蟲黏殺;另外,蚜蟲對銀灰色具有非常強的驅避性,因此可以在玉米田內掛一些銀灰色的塑料膜條,或是采用銀灰色地膜進行覆蓋,以起到驅避蚜蟲的作用。對七星瓢蟲和草蜻蛉等蚜蟲的自然天敵加以保護和利用,以達到對蚜蟲的控制作用,這樣就可以更加少施用藥劑來防治,更加綠色環保。但如果發生比較嚴重的蚜蟲災害,用可采用1.8%的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等進行防治。
4 地下害蟲
對田地進行深耕細作,倒茬,清理田園中的雜草,科學合理的施用肥料,絕不施用未經腐熟的肥料,以降低蟲源數量。對玉米種子進行處理,用藥劑拌種、悶種、浸種以及用種衣劑包衣等方式抵御病蟲侵害;對土壤進行處理,可以選用46%樂斯本乳油150毫升制成20~30公斤毒土,均勻的撒于地面,然后進行整地播種。在耕地之前,用50%的辛硫磷乳劑100毫升拌細爐渣15~24公斤撒于地面,并深耙入田地里,可以對金針蟲和蠐螬有效滅殺。采取灌根防治措施,每畝地用40.5%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往植株下部進行噴施,或是灌根防治,也可以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等灌根。另外,用糖醋液誘殺地老虎成蟲,按照3∶4∶1∶2的比例配制糖、醋、酒、水,并適當的加入一定量的敵百蟲,在傍晚時,將裝好的盒子置于田間距離地面1米處,可起到誘殺的效果。制作毒餌,用來誘殺螻蛄、地老虎,利用80%敵百蟲可濕粉0.05公斤和5公斤的炒香豆餅,加入適量的水混合而成毒餌,在傍晚進行撒施,每畝大約在1~1.6公斤。
5 清除田間雜草
鏟除玉米田間的雜草,最好是在播種后出苗之前土壤封閉時和出苗后采取莖葉處理。在出苗前,可選用莠去津、乙草胺等藥劑,并按照規定用量對水后噴灑在土地表面,藥土層的形成能夠對耕作層0~2厘米的出芽雜草有效滅殺;當玉米出葉約在3~5片時,單子葉或雙子葉雜草約在2~3.5葉期,可選用硝磺草酮、莠去津加煙嘧磺隆等其中一種對水采取噴霧控制雜草,以免影響玉米正常生長。
6結語
總之,玉米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是在選用抗病品種和合理栽培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的運用農業、生物、化學等綜合防治措施來控制病蟲害對玉米的侵害,從而確保玉米產量和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周昌洪,袁新華.談玉米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病蟲害類型及其防治策略[J]. 農技服務,2014,(11).
[2] 楊普云,梁俊敏,李萍,王強.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應用[J].中國植保導刊,2014,(12).
[3] 歐高財,鄭和斌,任凡,陳秋芳.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發展制約因素及解決對策[J].中國植保導刊,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