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近百年謝無量哲學思想研究述評

2017-03-07 03:12:33覃江華
理論月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研究

□覃江華

(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近百年謝無量哲學思想研究述評

□覃江華

(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謝無量思想研究已有近百年歷史,成績顯著,并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早期研究以零星式點評為主,專題性探討較少,評價分為肯定與否定兩大陣營。建國后,謝無量思想研究幾經波折,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復興,并在21世紀初引發學界關注。相關研究成果數量不斷增加,類型更加多樣,但在研究的系統性和深入性方面還有一定提升空間,例如:謝無量思想產生和發展的學術淵源與時代背景;謝無量在傳統學術現代轉型方面的歷史貢獻及其對當前相關研究的啟示;在嚴重道德危機面前,謝無量在融會中西古今之學基礎上進行的學理性思考,尤其是其中國倫理學理論建構和現代國民道德觀念重構等。這為未來相關研究指明了努力方向和發展空間。

謝無量;中國哲學史;倫理思想;歷史書寫;理論建構

清末民初是傳統與現代的分水嶺,也是中國學術發展與轉型的關鍵期。這一時期,中國涌現出一大批學貫中西古今的學問大家,著名哲學史家、倫理學者、詩人和書法家謝無量就是其中之一。謝無量一生跨越晚清、民國和新中國三大時期,其學術思想貫穿儒釋道、統攝文史哲、會通中西馬。清末是其學術成長期,民初是其學術成熟期。謝無量最重要的學術論著大多是在1914-1923年間完成,與“新文化運動”在時間上大致重合。其中,最能體現其哲學和倫理思想的有:《蜀易(易學)系傳》(1912)、《新制哲學大要》(1914)、《新制哲學大要參考書》(1914)、《新制修身教本 (四)》(1914)、《倫理學精義》(1914)、《倫理學自敘》(1914)、《陽明學派》(1915)、《孔子》(1915)、《老子哲學》(1915)、《韓非》(1916)、《朱子學派》(1916)、《佛學大綱》(1916)、《中國哲學史》(1916)、《國民立身訓》(1917)、《婦女修養談》(1917)、《王充哲學》(1917)、《詩經研究》(1923)、《古代政治思想研究》(1923)和《中國古田制考》(1932)等。當前,隨著這些著作的不斷再版,謝無量哲學思想正在重新引發學界關注。作為中國哲學史和中國倫理學的重要早期開拓者之一,謝無量在融會中西之學的基礎上,用現代學術理念來重新整理傳統哲學、倫理思想,推動了中國傳統學術向現代學術的重要轉型,促進了社會文化道德觀念的重構與更新,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百余年來,學界已有不少有關謝無量學術思想的研究成果。概而言之,這些成果體現為不同的出版形式,涉及謝無量哲學思想的諸多方面,并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本文擬對其成績和不足進行一番梳理,以期推動相關研究不斷走向深入。

1 謝無量思想研究成果的出版形式

我國謝無量學術思想研究已走過近百年的歷史,既有專著、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學術演講實錄等學術性很強的成果出版,也有學術性不太強的回憶錄、報刊報道和一般介紹性文字。本文主要以學術性較強的研究成果為討論對象。

目前,學界有關謝無量思想研究的學術成果數量不少、形式多樣,包括2部專著、5篇碩士學位論文、1篇博士后出站報告和50余篇專題研究論文。在專著方面,劉長榮、何興明撰寫的《國學大師謝無量》是第一本全面介紹謝無量學術思想、詩文成就和書法藝術的專著。其中,對謝無量的哲學和倫理思想也有一些介紹。該書作者認為,謝無量是民主革命的先鋒戰士和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其哲學史觀有兩點突出表現:一是關于宇宙觀和人生觀的發展,二是派系互補說[1]。由此可見,謝無量有折衷諸家、取長補短的傾向。李林的《謝無量書法藝術研究》主要以書法藝術為研究對象,其中整理、復印了大量謝無量書法作品[2]。雖然是一部書學研究專著,但是在其“序言”中,作者對謝無量在民國時期的學術生活有較為詳盡的介紹,并附有一張謝無量年表,足資參考。

截止本文定稿時,有關謝無量研究的報紙、期刊文獻總數達200多篇,但是學術含金量高的專題研究論文(包括學位論文和博士后出站報告)并不算太多,僅有50余篇。這些學術或學位論文主要以謝著《中國哲學史》為研究對象,其次是謝無量的文學史思想、文章學思想和書法藝術思想。尚未見到以謝無量倫理思想為中心的專題研究論文。在這些研究成果當中,石鳳珍的博士后出站報告《謝無量先生學述》是目前對謝無量個人生平、學術淵源和學術思想的總體特征爬梳得最為全面、把握得最為準確、討論得最為深入的研究成果[3]。該報告的研究對象涉及謝著《中國哲學史》、《佛學大綱》、《楚辭新論》、《詩經研究》、《古代政治思想研究》、《中國古田制考》、《中國大文學史》、《中國婦女文學史》等,關注焦點為文學史觀與文學史書寫、哲學史觀與哲學史書寫兩大方面。其中,最值得重視的是作者對謝無量與浙東學術淵源的梳理,及對謝無量與現代新儒家關系的探討。

2 謝無量思想研究的成績及其階段性特征

謝無量哲學思想研究成果豐碩,在不同歷史階段體現出不同的特點,即便是在同一歷史階段,不同學者的意見也并不統一,因而需要進行仔細辨析。

2.1 謝無量哲學思想研究肇始于民國初年,這些研究以零星式點評為主,專題性探討較少,對其學術思想的評價大體可分為肯定與否定兩大陣營

較早研究并評論謝無量學術著作的是胡適先生。1916年,謝著《中國哲學史》出版之后引發學界關注,也因此成為胡適效仿、批評和超越的對象。在《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中,胡適對謝無量選擇史料的標準提出質疑,認為他引用《列子》和《淮南子》中有關宇宙起源的說法來作為“邃古哲學”的材料,“似乎不合作史的方法”[4]。胡適此論與其“疑古”傾向有關,而謝無量則有明顯的“信古”傾向,不輕易否定傳統文獻的學術價值。在謝無量看來,“我們除文字以外,別無參考之證據。則古來記載,雖片紙只字,亦有相當寶貴之價值,不宜因小小懷疑將它抹殺。 ”[5]

除了《中國哲學史》一書,胡適還對謝無量的其他論著發表過評論。早在留美時期,他就曾讀到謝氏發表在《大中華》雜志1915年第6期上的《老子哲學》,并在日記中評論說:“其‘宇宙論’極含糊不明,所分兩節,亦無理由,其下諸論,則老子之倫理哲學耳,所分細目,破碎不完”。但是卻對其中“老子非主權詐論”一節非常欣賞,稱其“頗有卓見,足資參考”[6]。歸國后,胡適曾應邀在北大講授中國哲學史。其《中國哲學史大綱》在某些方面可能吸收、借鑒了謝無量的《中國哲學史》和日本學者的同類著作。例如,兩者對于哲學史上古、中古、近古的斷代方式幾乎一模一樣[7]。

此外,在講授中古哲學史時,胡適也曾參考謝無量的著作。例如,他曾把謝著《王充哲學》列入其講義的參考書目。又如,胡適認為王充思想帶有進化論色彩,與謝無量幾乎同出一轍。有意思的是,胡適對此書雖然也有微詞,但卻認為其“材料可用作參考”[8]。這正好與他對謝著《中國哲學史》史料問題的批評完全相反。總體看來,胡適對謝無量的評價是比較苛刻的,這也并不難以理解。兩人研究興趣雖然有諸多相似之處,但是學術背景、研究方法和學術觀點則有較大不同。

繼胡適之后,鐘泰是對謝無量《中國哲學史》進行過點評的民國哲學史家。1929年,鐘泰采用“以中釋中”模式寫出同名哲學史著作。鐘著與謝著在對待古近的態度和寫作思路上存在一些差異[9]。但鐘泰明顯認真研讀過謝著,因為鐘著中可以找到對謝著的評論之語。例如,在談到朱子的理氣論時,鐘泰不認同謝無量對朱子理氣二元說的定性。在他看來,朱子雖理氣并言,但實際上是以理為本,以氣為用。因而,謝無量講朱子純主理氣二元論,“未為真知朱子”[10]??傮w而言,鐘泰雖然仔細研究過謝著,但并未對其進行系統評析。

真正對謝無量哲學思想進行過深入研究,并發表過比較全面的意見的是梁漱溟先生。梁先生與謝無量具有相似學術傾向。兩人都重視宋明新儒家,尤其是王陽明;兩人都重視佛學研究;兩人都有“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遠大抱負。謝著《陽明學派》出版之后,一時洛陽紙貴、影響頗廣。梁漱溟在友人案頭看到此書,并借回閱讀。1922年,他在北京高等師范學校發表專題演講,評論謝無量的陽明學研究。梁先生認為,陽明學在現代仍然非常有價值,但并非人人都必須讀《陽明全集》。像謝著《陽明學派》這樣的簡明手冊,可以滿足普通讀者的閱讀需求,因而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其中有一些不妥之處需要予以辨正。謝著的特點是述多論少,即羅列一些陽明原話,但于陽明思想的真意卻全道不出。梁先生最不滿意的,其實是謝無量用現代心理學中的知、情、意概念來解讀陽明的良知說。“知情意原不妨說都是良知上所有的,但如原書所說則全不對矣”[11]。當然,他對謝著也并非一棍子打死,例如,在探討陽明之性論時,謝無量認為“無善無惡心之體”,其實仍是主性善,并為此提出十條解答,“頗敢抒己見,所見亦不錯”[12]。也就是說,謝無量的論證不僅全面,而且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但整體來看,梁先生對謝著還是以批評為主。

綜上所述,胡適、梁漱溟和鐘泰對謝無量哲學思想的評論以負面意見為主,這在民國時期的謝無量思想研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對后來的相關研究也產生了持續、深入的影響。此后,國內學術界對謝無量及其學術著作的評論,都或多或少帶上三位先生意見的影子。其中,又以胡、梁兩位先生述多論少、選材失當這兩點評論對后來學者的影響最大,持續至今。然而,民國學界對謝無量哲學思想的評價,還存在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聲音,似乎構成了胡適、梁漱溟、鐘泰陣營之外的另一相反陣營。這一陣營以孫中山先生、魯迅先生和馬一浮先生為代表,主要以激賞和肯定意見為主。

孫中山先生主要關注謝無量的政治思想和文學思想,他對謝著《平民文學之兩大文豪》《楚辭新論》和《古代政治思想研究》非??隙ǎ?3]。魯迅先生則主要關注謝無量的文學史著作。他治學嚴謹,向學生推薦書籍時標準非常苛刻。但在其《漢文學史綱要》《中國小說史略》中,魯迅先生曾推薦謝著《詩經研究》《中國大文學史》,足見他對謝著的看重[14][15]。馬一浮先生是謝無量的至交好友,他稱贊謝著《中國哲學史》和《佛學大綱》“理無不融,事無不攝”,“并世言學者,莫之能先也”[16]。雖然不能完全排除馬先生此論是出于朋友間的禮節和鼓勵之語,但是以他為人和治學的嚴謹態度來看,這些贊美之詞也并非空穴來風。這可以從謝著在民國時期的傳播接受情況得到印證。

2.2 謝無量的許多學術著作,都曾開民國學術風氣之先,對民國學術發展影響深遠,雖然這些學術貢獻過去一度受到忽視,但是現在已經開始重新引發學界關注

有一些中國哲學史、思想史研究者認為,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出版之后,謝著《中國哲學史》“一下子就被取而代之”[17],或“基本上就沒人看了”[18]。然而,真實情況恐怕并非如此。據劉永祥統計,截止1940年,謝著《中國哲學史》就已經再版11次,足見此著當時社會影響之大。所以,胡著一出謝著即消沉無聞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19]。然而,現在要重新評估謝著對后來學者的影響并非易事。一是因為當時沒有像現在這樣嚴格的學術規范,有參考借鑒也不一定引用或注釋;二是后來學者往往視謝著為超越的對象,因而覺得不必提及。更有甚者,后出轉精者在某種程度上對謝著抱有某種不屑提及之意。

馮友蘭先生是民國時期中國哲學史書寫的集大成者,在進入北大哲學門學習第二年,他便購得謝著《中國哲學史》研讀學習。馮先生在其論著中并未直接提及謝著。他晚年在回憶北大學習經歷的時候,曾表示當時對中國哲學史課程的不滿。謝著雖然并非當時的課堂教科書,但由此也“可見謝著未能在課外滿足馮友蘭一類青年學子從新的文化視角了解中國學術發展的要求”[20]。然而,仔細比較二人的哲學史著作,不能說馮先生完全沒有受到謝著影響。他曾購閱謝著 《中國哲學史》,且其同名著作成書于謝著之后都是不爭事實。雖然 “馮氏對謝著少有評述,學術上是否受到過謝氏影響,難以斷定”[21]。但平心而論,他的有些觀點極有可能受到謝著的影響。例如,馮先生頗受稱道的“天論”,就頗有謝無量思想的影子。許蘇民教授指出,不僅胡適的哲學史方法論謝無量早已論及,“明變”“求因”“評判”也只是換了個說法而已,而且馮友蘭的哲學史方法論其實也未跳出謝無量的思路。因此,“時賢多云謝無量的方法是‘傳統’的,而胡適和馮友蘭的方法則是‘現代的’,似不能成立?!保?2]這是比較公允的評論。

除 《中國哲學史》為國人第一部中國哲學通史之外,謝無量的許多論著(如《佛學大綱》《中國婦女文學史》等),都是民國學術的開山之作。以朱子學研究為例,謝著《朱子學派》是民國首部以朱子學為專題的學術著作。這部先驅之作不僅涉及朱子學的主要領域,而且提出了許多重要學術觀點,對民國朱子學研究產生過深遠影響。其中有關朱子“理氣二元論”的提法,被很多后來學者吸收借鑒,影響綿延至今。1937年4月,即該著出版20余年后,郭毓麟在《福建文化》發表《論宋代福建理學》一文,其中在闡述朱子哲學時幾乎全部依照謝著有關章節予以縮編。樂愛國教授指出,由此可見謝著對于民國朱子學研究具有持續的影響。謝無量的朱子學研究,理應成為后來研究可資利用和追溯的學術資源,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后人忽視了謝無量的學術遺產,從而導致大量(低水平)重復性工作[23]。這未嘗不是一種及時提醒。

謝無量除了撰寫哲學、倫理學專著之外,還曾編寫一些針對普通大眾的道德修身之書。這些修身書適應了時代的需求,特別是民國新學制的需要,在塑造國民道德新風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這些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不太好評估,所以目前相關研究成果較少。鄧軍的論文《“苦行嗟誰及”:惲代英與宋學的道德嚴格主義》曾談及謝著《國民立身訓》對革命家惲代英道德觀念形成的影響,可惜只是一筆帶過而已[24]。總體而言,民國學界對謝無量哲學、倫理思想的評論以局部點評居多,系統性評價的專著和論文闕如。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1949年以后。

2.3 新中國成立之后,謝無量哲學思想研究曾幾經波折,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復興,并于21世紀初引發學界廣泛關注,相關研究成果不僅數量有所增加、類型更加多樣,而且質量有較大提升

1949年后,由于國內政治形勢的變化,學術發展空間受到擠壓,同時也因為謝無量自身學術研究興趣的轉移,學界對其哲學思想的研究幾經波折,一度陷入沉寂,但其學術著作也并非完全消沉無聞。1956年,在第二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期間,毛主席曾親切接見以特邀代表身份與會的謝無量,并稱贊說“謝無量老先生是很有學問的,對中國古典文化和哲學都很有研究,思想也很進步,在蘇聯十月革命以前寫了《王充哲學》。這本書是提倡唯物史觀的哩!”[25]由此可見,謝無量的學術著作不僅在民國時期產生過重要影響,而且在新中國成立以后也仍然有人關注。但是,隨著國內政治形勢和學術生態的變化,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到來,整個學術界幾乎陷入停頓,文藝界一片花果凋零,謝無量的名字逐漸被人遺忘。直到20世紀80年代以后,才陸續有人開始重新發現他。此時,研究對象主要集中于其書法藝術和一些文學論著。

謝無量哲學思想研究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真正開始起步。相關研究成果總量雖然不多,但增量十分喜人。其中,對謝無量哲學史觀和哲學史書寫的研究成果最為可觀。近年來,國內謝無量哲學思想研究取得不少進展,并表現出數量增加、態度轉變兩個顯著特點。數量增加指的是有關謝無量的專題研究論文總量在不斷增加,且增量十分喜人。目前,雖然相關專題學術論文總量僅有50余篇,不算太多,但是每年都有增加且年均產量不斷增多。此外,近年來隨著學界對謝無量哲學思想研究的不斷深入,對謝無量及其著作的評價態度有較大轉變。雖然目前國內學界還存在一定的爭論,但是經過反復論辯,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如柴文華、許蘇民、田文軍、樂愛國、顏炳罡、張耀南、唐凱麟、王澤應、劉永祥、康宇、石鳳珍、劉長榮、何興明等,在經過對謝著進行“了解之同情”式的文本細讀之后,開始重新評估其哲學思想的時代價值,因而特別值得關注。

當前,謝無量學術思想研究仍然以謝著《中國哲學史》為重點方向,尤其是其哲學史觀和哲學史方法論。1914年,北京大學成立哲學門。1916年,謝氏出版《中國哲學史》?!斑@兩件事標志著現代中國哲學的自覺和哲學研究的開始。”[26]但是,學界對謝無量學術貢獻的評價存在一定分歧。與民國時期一樣,這些評價分為肯定與否定兩個陣營??傮w而言,在談到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創立時,人們關注最多的是胡適的 《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認為這部著作具有“劃時代”意義,而謝著《中國哲學史》主要是以經解經,沒有跳出傳統經學的窠臼[27]。然而,張耀南教授對此持不同意見。他認為所謂“劃時代”貢獻這項功勞,其實應該歸于謝無量。理由是謝著是一部奠定書寫格式的“開山之作”。這一格式就是“西學格式”“中西哲學同質論”的格式。具體言之,就是以西方的“本體論思維”去解讀“中國哲學”。這樣的格式一定,后來者鮮能出其范圍[28]。這一觀點事實上代表了當代哲學史學者對謝著的一種價值重估。

這種價值重估始自一批曾深入閱讀謝無量學術著作的“中國哲學史學史”學者,如田文軍、柴文華等教授。1999年,田教授在《馮友蘭與中國哲學史學》一文中指出,在“五四”前后的學術界,謝無量并非泛泛之輩,而是頗有學術造詣、成果豐碩的學者。謝著《中國哲學史》和胡著《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的出現,都是在馮友蘭的大學生活期間,對馮氏后來研究、思考中國哲學史(學),起到過引導和激勵作用。謝著《中國哲學史》是現代中國哲學史學科的早期代表性成果之一,在中國學術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過程中,其理論貢獻、歷史地位和重要價值既不宜抹殺,也無可替代[29]。這一評價擺脫了前人對謝著的成見,重新肯定了謝無量在中國哲學史研究方法和中國哲學史學科創立方面的學術貢獻。在另一篇謝無量專題研究論文中,作者也注意到謝著的不足之處。例如,對于哲學的理解尚且膚淺;未能深刻把握哲學的學科內涵與本質特征;未能充分吸納清代學者的成果;在內容方面難以看到中國哲學發展實際歷史進程與邏輯進程;厚古薄今,對于宋代以后的哲學思想淺談輒止,等等[30]。另外,田教授還注意到了謝無量的其它著作,如《中國大文學史》《佛學大綱》等。整體觀之,他對謝無量哲學思想的評價已經對傳統思維定式有所突破。

另一位對謝無量《中國哲學史》進行過深入研究的學者是柴文華教授。他明確指出,如果秉承尊重歷史事實的態度,則謝著《中國哲學史》理應被視為中國哲學史學科的“開山之作”:該著利用西方哲學的框架對中國哲學作了初步解讀,蘊含了“以西釋中”的詮釋傾向。雖然帶有較為濃郁的傳統色彩,但并不缺乏對哲學的現代理解,而且已經具備一定的中西比較意識。此外,柴教授也曾論及謝無量的倫理學研究。他指出,謝無量將倫理學視為哲學史研究的重要內容,在此基礎上對歷代倫理思想,包括與倫理學有關的人性論、人生哲學等問題進行了描述、勾勒和闡釋[31]。柴文華教授有關謝無量的評價有理有據,不落俗套,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國內學者的認同。例如,康宇對謝著《中國哲學史》的看法與他就十分接近[32]。此外,謝無量“哲學史”視野下的老莊學研究,尤其是利用西方學術分科的方法來詮解傳統哲學思想的研究進路,也受到劉固盛等老莊思想研究專家的充分肯定,認為其研究具有較高水平[33]。

同樣對謝無量哲學思想進行價值重估的還有顏炳罡教授。他明確提出要“回到謝無量”,理由是在進行中國哲學史書寫的過程中,人們往往糾結于究竟是“中國的哲學史”,還是“西方哲學在中國”?謝著《中國哲學史》是“中國的哲學”的代表作。他站在中國經學家的立場,以道同理同為依據,力圖對哲學作出中國式理解,其目的不在發現“哲學在中國”,而在于探求“中國的哲學”。謝著的優長在于系統完整、源流清楚。缺陷是重儒家輕諸子、厚古薄今、一味信古,史料引證失當、突出了“中國的”,而輕視了“哲學的”,即對“道術”的道之為道的意義突出不夠,從而損傷中國哲學之所以為中國哲學之意義[34]。因此,謝無量的中國哲學研究應當而且也必須被超越。

雖然肯定的聲音越來越多,但也有學者堅持認為,謝著算不上現代學術意義上的《中國哲學史》,其出版不能作為“中國哲學”已成為現代學科的標志。宋志明教授指出,謝著名不副實,因為作者沒有認清哲學的學科性質,沒有看到哲學的時代性,沒有樹立哲學學科意識、問題意識與方法意識,沒有從哲學角度作理論分析和評判[35]。因此,他不同意“回到謝無量”的提法,因為這種主張很不切合實際,對于中國哲學史學科建設毫無益處[36]。但宋教授的理解其實也有牽強之處。所謂“重回謝無量”,是要使中國哲學史研究由“西方哲學在中國”,走向“中國的哲學”,即按照中國哲學的固有義理和邏輯來展開?!爸鼗刂x無量”,并不是對謝著的簡單復歸,而是要回歸中國哲學本身。當然,這一回歸也需要吸收“西方哲學在中國”方面的研究成果,從而才有可能超越謝無量。[37]

謝無量的哲學思想雖然經學色彩濃郁,但同時也極具創新精神。劉永祥指出,謝無量的“信古”傾向是同時代學者的共性特征,并非謝氏所獨有。謝無量具有敏銳的學術嗅覺,較早運用現代學術理念重新整理和闡釋傳統哲學和文學思想,且成績顯著。謝無量的史學研究受到梁啟超新史學思想的影響,注重“融經入史”,平等對待儒家與諸子。劉永祥仔細分析了謝無量發掘經典文獻的史料價值以探討古代社會發展和倫理道德觀念的研究新方法,并注意到謝無量思想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淵源。在他看來,謝無量的一些學術觀點和研究進路在今天看來似乎無足為奇,但卻折射出民國學術研究的重要轉型。謝著《詩經研究》對哲學范疇中的倫理觀的分析,最能反映謝無量“運用以文史哲為主的現代學科理念和知識體系研究經學的治學旨趣,雖然簡略,卻時代特色鮮明,是五四時期將經典視為考察對象并運用現代學術理念加以系統研究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論創新和示范意義。”[38]應該說,這些論點基本把握住了謝無量學術思想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特征及其學術史意義。

謝無量學術思想駁雜,在儒釋道方面都有開創性的理論著作出版,很難給他一個準確的身份定位。石鳳珍是少數在分析謝無量哲學思想特征的基礎上,嘗試將其納入某一思想派別的國內學者。在其博士后出站報告《謝無量先生學述》和論文《謝無量與新傳統主義思潮及現代新儒家的關系》中,作者認為謝無量受到梁啟超新傳統主義、浙東史學的經世傳統和浙東學術精神的影響。其中以近代浙東學術傳人湯壽潛、蔡元培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最為重要?!吨袊軐W史》是謝無量學術成就的最好代表,是中國哲學史研究的開山之作,集中體現了謝無量的歷史意識、哲學觀念、中西文化比較視野以及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其寫作的動機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內在影響的焦慮作用,即歷史建樹沖動和民族自強意識,一是外部發展情況,已由譯介西方哲學典籍進到中國哲學內部體系自我生成的需要階段?!保?9]這些分析是十分深刻且不拘一格的,與國內學界對待謝著的貶低和人云亦云大相徑庭。

基于鄭大華總結的現代新儒家思想的五大特征[40],石鳳珍逐一比照了謝無量與現代新儒家的異同。最后得出結論認為,謝無量是現代新儒家的先導。然而其思想的新儒家特征不像“現代三圣”那樣鮮明,這主要是由于時代的錯位和先覺者的寂寞,再加上謝氏過早離開學術界,使之成為一項未竟的事業所致。石鳳珍比較關注謝無量的倫理道德思想,認為謝無量對傳統倫理思想的闡發,目的在于使之在當代發揮人格力量,提升民眾志氣。他對宋明儒學的弘揚,在20世紀20年代現代新儒家勃興之前,起到了引領時代學術風潮的作用。因此,謝無量是一位真正的儒者[41]。應該說,石鳳珍的這一定位基本合理,也得到部分學者的認同[42]。謝無量無疑屬于包括國粹派、孔教派、東方文化派、學衡派、復古派、現代新儒家在內的廣義文化保守主義陣營,但與現代新儒家聯系最為緊密。

2.4 謝無量學術思想的另一大貢獻,體現在他對中國倫理學理論體系的學理性思考,及對現代國民道德觀念的重構方面

目前,有關謝無量倫理思想的研究已經引起學界關注,但是還缺乏專題性、系統性研究,因而還有較大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如前所述,國內學界在關注謝著《中國哲學史》的同時,也已經開始注意到謝無量的其它重要學術論著,并開始重視其倫理學思想。除了宇宙論和本體論之外,謝著《中國哲學史》最重倫理學。許蘇民教授指出,“倫理學的首要問題,是道德的規范何以成立的根據問題,亦即如何看待人性的問題。中國哲學往往直接從本體論引申出人性論,甚至本體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性論,是為道德形上學。中國哲學對人性論和道德規范的探討,內容極為豐富。謝無量對此作了比較全面系統的研究,其中亦多有涉及中西哲學比較研究的內容。”[43]這主要體現在謝無量對孟子良知說與近世直覺派哲學的比較、“平等之仁”與“差別之仁”的比較、老子之厭世與叔本華厭世論的比較、子思中庸思想與亞里士多德中論的比較、動機說與成功說的比較、“士君子”與西方“紳士”的比較等方面。

在謝無量倫理學體系研究方面,目前還未見到專題研究成果出版,但也并非完全堙沒無聞。某些倫理學史研究論文或專著偶爾提及謝無量對中國倫理學科創立的歷史貢獻。例如,王澤應指出,受西方學者觀點影響,謝著《倫理學精義》將倫理學研究的對象界定為善惡、義務和德性,并認為倫理學是一個由善惡論、義務論和德性論構成的理論體系[44]。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唐凱麟和王澤應認為,謝著《倫理學精義》,可以被視為“獨立化的中國倫理學學科形成時期的重要著作和論文”之一[45]。由此可見,我國倫理學界已經開始注意到謝無量的倫理學理論,但對于其“二部八論”和“三位一體”的兩套不同倫理學體系還缺乏較為深入系統的專題性研究,也沒有相關學術專著出版,因而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當然,針對謝無量倫理思想的某一側面已有一些前期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謝無量的婦女觀之上。女性倫理是謝無量倫理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謝無量著有《婦女修養談》和《中國婦女文學史》,不僅為婦女的平等地位大聲疾呼,而且身體力行,系統整理古代女性詩人、作家的文學貢獻,重寫婦女文學史,并為新時期婦女的修學立身、婦德修養、母德修養提供指導。有學者指出,謝無量提倡男女平等,扶持女性自強自立。通讀其有關婦女的著作,連篇累牘的都是對“男女平權”的疾呼[46]?!吨x無量“男女平權、平等”思想的發展》一文是最早介紹謝元量婦女思想的專題論文。文章作者認為,受西方的民主民權、自由平等思想的影響,謝無量不僅撰文支持女學,而且在新文化運動中特別注意婦女問題研究。他筆下的歷代才女有英明治政,有經濟興農,有武技除寇,有觀察天象,有詩人詞家,有樂藝畫師,有使外睦鄰等。這些才女包括各個民族,來自不同階層。謝無量宣傳男女平等有史可鑒,有績可尋,體現了歷史發展的軌跡,而不是為了趕時髦,或邀名取寵[47]。這篇論文充分肯定了謝無量婦女思想的貢獻,但也存在一些文獻考據不清,判斷有欠準確的地方。

近年來,謝無量的家庭倫理思想也開始進入當代學者的研究視野。張丹露、侯子峰認為,《婦女修養談》集中體現了謝無量對女性家庭觀念的思考。他對傳統家庭觀念有所突破,如突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文化傳統,認為女性擁有一定的結婚和離婚自由,反對納妾,反對早婚,倡導正確的婚嫁觀,重視女子生存技能教育等。但是,其婦女觀也有其時代局限性。謝無量雖然不排斥女性走向社會,但是也不鼓勵婦女走出家庭。他認為女性的發展應基于丈夫的發展、家庭和睦甚至國家發展的需要,而非出自女性自身幸福的需要。因此,在婚姻自由和女性解放方面,謝無量的女性觀念并不徹底[48]。

事實上,除了《婦女修養談》之外,謝無量的家庭倫理思想還體現在《國民立身訓》等著作當中。而且,除了家庭倫理之外,謝無量的倫理思想還包括個人道德、社會道德、職業倫理、國家倫理、萬有倫理(生態倫理)等諸多方面。在中國遭遇“三千年未有之變局”,面臨禮崩樂壞、道德滑坡的緊要關頭,謝無量為挽救民族危亡、重構國民道德觀念,對傳統倫理思想進行了創造性轉化,對現代西方倫理思想進行了吸收借鑒,以滿足新時期社會發展和道德風尚建設的迫切需求??梢哉f,謝無量在中國倫理學理論體系建構和國民道德觀念重構方面都作出了重要歷史貢獻,而這兩個方面的研究都還有較大發展空間。

3 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學界對謝無量哲學思想的研究歷經多個階段,雖有跌宕起伏,但成果已有不少,不乏材料豐富、論證有力、視角獨特、觀點鮮明的精深之作??傮w而言,相關研究集中于其哲學史觀和《中國哲學史》書寫方面,但對于其哲學、倫理思想的其他方面則有所忽視,因而還有較大深入探索的空間。這些方面主要包括:謝無量哲學思想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背景及其影響;在傳統學術現代轉型時期,謝無量對傳統儒家、道家、法家乃至佛教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及其對當前學術研究的啟示;在嚴重的道德危機面前,謝無量在融匯中西古今倫理資源的基礎上對倫理學的學理性思考及其對現代國民道德的重構;謝無量哲學思想的主要特征及內在邏輯等問題。此外,謝無量先生還有豐富的“蜀學”思想[49][50],相關研究雖有起步但仍顯滯后。這些不足為后來研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未來,學界可在系統整理其哲學、倫理學論著的基礎上,以這些問題為中心展開研究,重新認識謝無量的學術品格,考察其思想遺產的歷史價值與當代啟示。

[1][46]劉長榮,何興明.國學大師謝無量[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8,12.

[2]李林.謝無量書法藝術研究[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3][39]石鳳珍.謝無量先生學述[D].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后出站報告,2009.

[4]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15.

[5]謝無量.中國古田制考[G]//謝無量文集:第8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91.

[6]胡適.胡適留學日記[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0:730-731.

[7]蔣國保.論“中國哲學史”學科創立初期的實踐與方法[J].社會科學戰線,2012(6):21-22.

[8]胡適,肖伊緋整理.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卷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329.

[9]郭曉麗.早期中國哲學史寫作方法論析:以鐘泰《中國哲學史》為例[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1):46.

[10]鐘泰.中國哲學史:卷下[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41.

[11][12]梁漱溟.陽明宗旨不可不辨:評謝著《陽明學派》[G]//梁漱溟.人生至理的追尋.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8:89,97.

[13][25]謝祖儀.回憶父親謝無量[G]//劉長榮,何興明.國學大師謝無量.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331.

[14]彭華.謝無量年譜[G]//儒藏論壇:第3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144-146.

[15]胡義成.讀魯迅推薦的《〈詩經〉研究》札記[J].福建論壇,1983(1).

[16]馬一浮.馬一浮集:第2冊[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356.

[17]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2-3.

[18]張岱年.近百年來的中國哲學史研究[J].文史知識,1999(3):4.

[19][38]劉永祥.謝無量經學思想略論[J].史林,2011(6):141.

[20][29]田文軍.馮友蘭與中國哲學史學[J].學術月刊,1999(4):33.

[21][30]田文軍,楊姿芳.謝無量與中國哲學史[J].江海學刊,2007(5):31.

[22][43]許蘇民.論謝無量的中西哲學比較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15(2):143.

[23]樂愛國.民國時期謝無量的朱子學[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90-96.

[24]鄧軍.“苦行嗟誰及”:惲代英與宋學的道德嚴格主義[J].開放時代,2012(7).

[26]張汝倫.他者的鏡像:西方哲學對現代中國哲學研究的影響[J].哲學研究,2005(2):55-60.

[27]郭齊勇.當代中國哲學研究(1949-2009)[J].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28.

[28]張耀南.謝無量先于胡適“劃時代”[J].經紀人學報,2005(2):48.

[31]柴文華.論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創立及詮釋框架[J].哲學研究,2008(1):41

[32]康宇.20世紀中國哲學史學科建構歷程及其現代進路[J].江漢論壇,2009(1):10-11.

[33]劉固盛,劉韶軍,肖海燕.近代中國老莊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75-80.

[34][37]顏炳罡.從“依傍”走向主體自覺:中國哲學史研究何以回歸其自身[J].文史哲,2005(3):26-27.

[35]宋志明.現代中國哲學觀演進及其對民族性遮蔽[J].社會科學家,2013(5):5.

[36]宋志明.解胡適與重寫中國哲學學術史[J].河北學刊,2013(4):12.

[40]鄭大華.馬一浮[G]//王壽南.章炳麟·歐陽競無·梁啟超·馬一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41]石鳳珍.謝無量與新傳統主義思潮及現代新儒家的關系[J].文藝研究,2012(5):61-62.

[42]覃江華.“兼總百家,必歸于儒”:謝無量的中國哲學史研究[J].理論月刊,2013(12):52.

[44]王澤應.百年倫理學研究回溯[J].東南學術,2000(5):31.

[45]唐凱麟,王澤應.20世紀中國倫理學研究及其歷史啟示[J].江蘇社會科學,2000(4):33.

[47]榮明.謝無量“男女平權、平等”思想的發展[J].文教資料,2001(3):27-29.

[48]張丹露,侯子峰.天然之職責:謝無量女性家庭觀念的表達[J].現代婦女(下旬),2014(8).

[49]李冬梅,舒大剛.“蜀學”五事論稿:讀謝無量先生《蜀學會敘》札記[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6).

[50]彭華.一代名流謝無量:生平志業、學術成就與蜀學因緣[J].關東學刊,2016(7).

責任編輯 劉宏蘭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4.007

B261

A

1004-0544(2017)04-0045-08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6CZX037)。

覃江華(1982-),男,土家族,湖北長陽人,哲學博士,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在线无码私拍|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伊人福利视频|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草逼视频国产| 久久美女精品|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尤物视频一区| 日本免费a视频|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不卡无码网|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久久中文电影|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少妇精品在线|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vvvv98国产成人综合青青|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app|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伦理一区|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三级a|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精品视频第一页|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9999在线视频|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97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区免费| 欧美成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香蕉|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五月丁香在线视频|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婷婷色婷婷|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中文字幕2区| 精品三级网站|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美女被操91视频|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本|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激情乱人伦|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