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期刊精品文章簡介·
磁共振彌散成像區分良、惡性門靜脈血栓
【據《Korean J Radiol》2016年8月報道】題:磁共振彌散成像區分良性與惡性門靜脈血栓(作者Ahn JH等)
來自韓國延世大學醫學院的Ahh等評估了磁共振彌散成像區分良性與惡性門靜脈血栓的價值。此項回顧性研究得到倫理審查委員會批準并獲得免除患者知情同意權。納入59例經肝臟磁共振檢查診斷為門靜脈血栓的患者(男52例,女7例,年齡40~85歲)。45例患者伴有肝硬化,47例患者伴有肝細胞癌。所有患者進行磁共振彌散成像。如果肝臟CT或磁共振提示血栓強化,即考慮為惡性血栓;否則為良性。最終確診18例為良性血栓,49例為惡性血栓;其中,8例為混合型血栓。應用Mann-WhitneyU檢驗比較良性和惡性門靜脈血栓的平均表觀彌散系數(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應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評估診斷準確性。良性門靜脈血栓患者中,平均ADC為(1.00±0.39)×10-3mm2/s;惡性門靜脈血栓患者中,平均ADC為(0.92±0.25)×10-3mm2/s(P=0.799)。ADC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520。ADC值>1.35×10-3mm2/s預測良性門靜脈血栓的特異度為94.6%(95%可信區間:84.9%~98.9%)、靈敏度為22.2%(95%可信區間CI:6.4%~47.6%)。
磁共振彌散成像無法有效區分良、惡性門靜脈血栓。
(沈陽軍區總醫院消化內科 暴文春 祁興順 李宏宇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