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原學探論

2017-03-07 12:42:29張新斌
河南社會科學 2017年10期
關鍵詞:文化研究

張新斌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中原學探論

張新斌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中原學是河南學界對河南問題研究而提出的最新學科概念。在全國地方學研究的理論探討基礎之上,對中原學的相關問題,如什么是中原學,為什么要有中原學,中原學的特點,中原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等問題進行系統研究,以便完善學界對中原學的認識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原學;中原文化;地方學

20年來,中原文化的研究,已成為學界的熱點。《中原文化大典》①、“中原文化記憶叢書”②、《中原文化與中原崛起》③、《中原文化解讀》④、《中原文化與民族復興》⑤等一批研究成果陸續問世,極大地推動了中原文化研究的深入。李庚香先生在完成《文化河南:中原文化精神》⑥之后若干年,又提出了“中原學”的概念⑦。

一、中原學的基本定義

(一)中原的基本定義

中原一般有廣義與狹義兩個概念,甚至還有中義的認識。“中原是一個以河南為中心的相對區域性概念。一個是大概念,就是泛指黃河中下游地區;一個是中概念,主要指黃河中游地區,包括河南、陜西、山西、安徽、山東一部分,湖北一小部分;小概念,特指河南。”⑧這種大、中、小的分類,在中原地區的特指中,并不常用。在研究中,學者們已經注意到,中原之中,取自“天下之中”,其層次為:“由‘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稱呼而專指洛陽一帶”;“由天下之中引申到中原華夏諸侯國”;“由狹義的中原概念擴展為黃河中下游的地域專稱”;“由豫州、中州、河南以及以后的行政區劃分而成為河南省的別稱”⑨。這樣的層次遞進,形成了中原地域的擴展以及認知。筆者也曾對中原的概念進行過表述,“中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中原,是以河南為核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其范圍為今河南省,以及山西、山東、河北和陜西的部分地區;狹義的中原,也即今河南”⑩。廣義中原的概念,在《中原經濟區規劃》中有專門界定,“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臺市、邯鄲市,山西省長治市、晉城市、運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陽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鳳臺縣、潘集區,山東省聊城市、菏澤市和泰安市東平縣,區域面積28.9萬平方公里”?。這樣,我們對中原的地域概念,形成了兩點認識。中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中原包括河南省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山東、安徽的一部分(以“規劃”所定為準),共28.9萬平方公里;狹義的中原就是今河南全省,共16.7萬平方公里。

(二)中原學的基本概念

中原學的定義,最關鍵的是中原學研究啥,中原學的內涵是什么。從目前的區域學(城市學)的定義,我們可以找到中原學的基本內涵與定義。其大致可分為以下兩大類別:

一是以地方歷史文化為主的學科定位。如在討論長安學的定位時,特別強調盛世文化是長安學研究的重點,時代關懷是長安學研究的特點,開放包容與創新進取是長安學研究秉持的精神,“長安學首先是以長安(今陜西)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長安數千年的歷史變革及其發生在當地的各種政治、社會、文化、軍事等事件及其影響。長安學是以長安為中心的輻射功能的研究。即長安的歷史文化對周邊區域或國際國內影響力的研究”?。在這里,我們明顯可以看到,長安本身就是一個歷史地名,長安學研究的主體就是歷史時期的長安,當然論者將長安的歷史文化放大到今天的陜西省,我們可以理解這樣做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二是探尋特定區域(城市)發展規律的綜合性學問。在關于北京學的研究中,大家對北京學定位的認識較為接近。李穎伯、王兵、張妙弟等學者對此問題進行了研究???,北京學在理論構建之初,其目標十分明確,就是圍繞北京起源發展的變化規律進行探索,以服務于北京現實需要進行探索。北京學與西安學都屬于城市學的范疇,“西安學,就是通過人文的、社會的、自然的各個側面的研究,對以現西安市為中心的在自然條件基礎上和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關中核心區域的文明形成基礎及人類社會發展演化的規律,進行整體研究的一門學問”?。在這里,強調對規律的探索,以及對地方發展的應用性研究。

從目前看,地方學中多為城市學,如北京學、上海學、廣州學、西安學、泉州學、洛陽學等。長安學雖然也屬于城市學,但其地域界線明顯較為寬泛,涵蓋整個陜西省,與狹義中原類似。但類似于中原學,這樣廣大的地域范圍,似乎還不多見,雖然也有齊魯學和三峽學的說法,但齊魯文化、三秦文化、燕趙文化、湖湘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等的說法更為流行,而且這類文化,更多地偏重于歷史層面,更多偏重于文化層面。由此我們結合李庚香先生的研究,分析解讀中原學的內涵,他認為“所謂的中原學,即在地域上以河南為中心,同時輻射廣義的中原地區,以中原文化為研究內容,以河南乃至全國的中原文化專家為研究主體,將當前以各自的學科方法研究中原文化的專家整合為一個‘中原學’研究群體,形成研究中原文化的高端團隊,以繼承和發揚中原優秀傳統文化、創造現代中國文化為指向,以凝練中原文化精神,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為直接目標,以引領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追求,構建具有中原特色、時代風貌的‘中原學’”?。這里邊分為幾個層次,第一個層次講的中原的地域,強調以河南為核心的中原;第二個層次講的是以中原文化為內容,說中原學以中原文化為內容,那么中原文化是以什么為內容,這就需要將中原學與中原文化區別開來;第三個層次,講的是研究者,就是說不同學科研究中原文化的研究者,包括省內的隊伍,也包括省外的隊伍,只要研究中原文化者,都應該屬于這個研究群體。

筆者認為中原學就是研究中原的學問,就是以河南為中心的中原這一特定地域所存在的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專門學問。這主要涉及兩大塊:一塊就是以中原歷史文化的豐富積淀為挖掘與研究的重點,主要解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問題;另一塊就是以當代中原所面臨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為重點,主要解決中原崛起與河南振興問題。中原(河南)是中國的縮影,其經濟快速發展如何保持優勢,“三農”問題如何真正解決,文化資源豐厚如何深入挖掘弘揚,人力資源豐富如何提升素質,區位交通優勢如何成為河南振興的突破口等,在中國具有典型示范意義。因此以中原學來聚焦中原,聚焦中原發展,從而提升人文社會科學各個學科,利用各自優長,集中研究中原(河南),從而整合省內外研究力量,將中原(河南)研究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中原學的現實基礎、意義與比較研究

(一)中原學的現實基礎

如果說以2016年李庚香先生提出“中原學”這一全新的學術概念為中原學的實施階段,那么在實施中原學之前,大致經歷過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反映了河南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由量變到質變的變化過程,河南學界由跟蹤參與到提升總結的過程,中原學的提出決不是學者的臨時動議與一時興起,而是圍繞河南發展的長期實踐,認真思考與理論創新的必然結果。

第一階段:起步階段(2003年以前)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在“六五”“七五”“八五”與“九五”期間,河南面臨最關鍵的問題是盡快改變落后的經濟基礎,因此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省委、省政府及時提出了經濟發展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人口增長速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一高一低”戰略。“六五”期間,河南GDP年均增長計劃,實際增長高于計劃增長的5.8個百分點,實際增長10.8%;“七五”期間,實際增長高于計劃增長0.6個百分點,實際增長8.1%;“八五”期間,實際增長高于計劃增長6.5個百分點,實際增長13%;“九五”期間,實際增長高于計劃增長0.1個百分點,實際增長10.1%。全省GDP問題,1991年突破1000億元,2000年突破5000億元,河南GDP和人均指標的增長速度,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河南經濟基礎得到了加強,河南經濟的起步,實際上是河南發展大戰略提升的前提。而此時,河南學者在由基礎理論研究向對策運用研究方面的轉型剛剛開始,以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為例,僅有一些個案研究,如吳海峰的《發展鄭州貿易中心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992年),喬法容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集體主義道德建設研究——河南劉莊的研究報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993年)。但劉道興的《東引西進:加快河南發展的戰略舉措》(2000年),也反映了河南學界在宏觀戰略研究方面已開始起步。總體是以發展帶研究,研究的主動性、超前性,基本無從談起。

第二階段:嘗試階段(2003—2011年)

自2003年以來,河南經濟進入快車道,“十五”期間省委、省政府提出實現國民經濟較高的增長速度與較高的增長質量的“兩個較高”戰略,至2005年河南GDP達到10535億元,位居全國第五,增長速度持續保持在13%以上,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約3個百分點的速度前行,2006年工業增加值,也躍居全國第5位,并將這一“雙五”的歷史保持至今。在政府決策層面,2003年3月,時任省委書記李克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首次提出了“中原崛起”的概念;2003年7月,在省委七屆五次全會通過的決議中,正式向全省人民發出了“實現中原崛起”的號召?;2003年8月,在省委、省政府出臺的《河南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中,正式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的概念,以鄭州為核心,包括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在內的城市密集區。2005年4月,時任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提出了“中原崛起總目標”的概念,并于2005年8月,在省委七屆九次全會上從六個方面對中原崛起總目標進行界定;2006年10月,省八次黨代會,更以“兩大跨越”“兩大建設”為路徑,以完成實現中原崛起的偉大使命。而在其前的2006年4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以中原城市群等為重點,形成支撐經濟發展和人口集聚的城市群,帶動周邊地區發展”?。中原城市群正式進入國家戰略視野。

由中原崛起到中原城市群,反映了河南發展戰略性的覺醒,尤其是中原城市群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其實是作為中部的河南發展已成為國家戰略的組成部分。與此同時,河南學界關注中原崛起,研究河南發展的成果,更具有理論性、創新性與可操作性。以河南省社科院為例,喻新安等的《深化中原崛起研究的視角與重點》(2004年)、《中原崛起:目標的提出與研究的進展》(2004年)、《關于中原崛起若干問題的系統研究》(2004年),均在《河南日報》整版發表。趙保佑主持的《中華姓氏河南尋根》,共80個姓氏280萬字的成果,也正式啟動,并于2009年正式出版。楊海中主持的河洛文化研究,自2004年開始啟動,不但推出了河洛文化研究系列成果,召開了若干次的國際研討會,也在海峽兩岸得到了廣泛認同。2007年1月,省委書記徐光春在香港中文大學作《中原文化與中原崛起》的主旨演講,拉開了中原文化解讀的大幕。2008年,中州古籍出版社推出40卷、55冊、近3000萬字的《中原文化大典》,中原文化的標志性成果正式推出。

第三階段:準備階段(2011—2016年)

以2011年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指導意見》為標志;2011年10月省九次黨代會,提出“全面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為加快中原崛起”而奮斗的目標;201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頒布了《中原經濟區規劃》,明確了中原經濟區的具體范圍;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視察時,提出“讓中原更加出彩”的美好愿景;2016年10月,省十次黨代會亦將“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當作奮斗的目標。近年,在國家戰略中中原城市群的地位明顯加強,因此對中原發展的研究更加迫切,更加緊要。河南的研究,離不開中原,河南的文化以中原文化最響亮,因此中原研究對于河南,對于中部乃至中國都具有特定的意義,中原學研究最終成為學界的必然選擇。

(二)中原學研究的意義

為什么要進行中原學研究?或者說中原學研究有什么意義?中原學研究有無必要?這是我們進行中原學研究所無法回避的問題。學界在構建北京學時,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他們的回答是,“北京學研究是北京發展對策研究的必要基礎”,他們對北京時空的特殊性進行梳理后發現,“北京時空發展的這種特殊性和規律性決定了北京政治、文化、社會、經濟等方面發展的特殊性和規律性。當今,在向國際化大都市邁進過程中,北京在歷史傳統與現代化結合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急需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從城市綜合性、系統性和整體性的角度對北京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建立北京學這樣的專門學科,對北京這個特殊的具有重大影響的城市進行系統的綜合的研究,對研究和解決北京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具體問題是十分必要的,也可以說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礎,建立北京學無疑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因此研究中原的特殊性,尋找構建中原學的必要條件,也是中原學研究所必須面對的。

其一,構建中原學是為了破解中原甚至中國發展所面臨問題必須尋找的一條路徑。中原是中國的縮影,以河南為例,河南經濟發展多年來位居經濟總量的第五,但人均總量在全國倒數;歷史時期河南文化成就卓著,但如何深入挖掘,形成亮點在全國亦具代表性;河南人口數量全國第一,如何提升人口素質,將其轉移為城鎮人口,亦具示范意義;河南是農業大省,農業現代化是奮斗目標,農業產業拉長鏈條,亦有示范意義。所以中原學可以讓各個專業的研究者,更好地聚焦中原,聚焦河南,河南在中國最具有代表性,亦具有示范意義,中原學呼之欲出,在未來中原更出彩的過程中,尤為重要。

其二,構建中原學,可以在現有學科體系中,利用各自優長,聚焦中原,為探索中原發展的內在規律獻計獻策。現代學術體系,是以學科梯次形式構成的。中原研究,首先是問題研究,最重要的是規律研究,即要從更深層次研究從古至今中原發展的內在規律。從地方的角度而言,要以學科建設為抓手,吸引甚或導引研究者切入中原學研究。中原學屬于地方學,中原學的構造可以分為條塊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者各自所從事的專業的中原聚焦。另一方面為中原學的區域學,也包括城市學,如洛陽學、開封學、鄭州學等,洛陽學已由日本學界正式提出?,河南學界也展開研究,并形成了首批成果?。中原學,既要研究中原發展所面臨的大問題、深層次的問題,也要研究具體的問題,更要從區域板塊內,去探尋各自所面臨的問題。中原學就是利用學科構建的新平臺,以便集中更多的學者參與進來,使更多的成果提升上去,從而為中原問題與中國問題的解決尋找良方。

(三)中原學的內外比較

其一,與省外相關學科的比較。以地方命名的學問,約有三種形態:一是以敦煌學、吐魯番學、徽州學為代表,它們都是因為特定的發現而形成的專門學問。“敦煌學因地名學,是個約定俗成的名字。”?敦煌學起因于1900年發現的敦煌文書以及敦煌壁畫,其涉及史地、文學、語言文字、藝術考古、宗教以及中外交流等,但都屬于歷史文化的范疇。敦煌學經歷了萌芽、發展、深入、繁盛四個階段?,已成為世界性的特定歷史文化的學問。吐魯番學與敦煌學有相似的地方,吐魯番學依托的是出自西部中古寺院遺址與墓葬中的文書、墓磚墓志等,“經過一百多年的研究,吐魯番學已成為一個不斷吸收國內外學術活力的國際性學術領域”?。而徽州學,又稱徽學,以徽州文書為主要研究對象,而成為明清史研究中的特殊的專門的學科,“歷史的徽州,徽州的歷史,剖析其文化內涵,追蹤其發展特點,探究其源流脈絡,評述其意義內質,這都應是徽州學”?。以上這三個學問,都是以地名命名,都有特定的研究對象(敦煌經書、吐魯番文書與磚墓志等徽州文書),都屬于地方特定時段的歷史研究,這顯然與我們所討論的中原學是有明顯差別的。二是以洛學、閩學、關學為代表的歷史時期的思想學派的哲學文化研究。歷史時期的哲學思想流派,也都是以地域進行冠名的。如關學,是以北宋時期張載為代表的關中學人所形成的儒家理學學派。洛學,是以北宋程顥、程頤兄弟為代表的洛陽學人所形成的儒家理學學派。閩學,是以南宋朱熹為代表的福建學人所形成的儒家理學學派。以后還有所謂湘學、徽學等與哲學思想有關,當然當代還有楚學之稱,更多強調的是以思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類的研究及其成果。這些約定俗成的命名方式,與中原學顯然不同,如果在河南形成了歷史延續、文化相承的思想體系,我們不妨大膽地提出“豫學”這個概念,但與中原學還是有明顯不同的。三是以北京學、上海學、西安學、廣州學為代表的區域城市學的研究,其立足于歷史,關注當今,重點是為當代的發展提供系統的理論支持與有效的對策思路。北京學強調的正是“融會北京歷史、現實、未來三個方面進行多學科的研究探討”?。中原學與這類城市學有更多的共通之處,而與長安學以歷史文化為主,顯然是有區別的。中原學根植于歷史,面對現實與當下,集中解決中原發展的急迫問題,是不言而喻的。

其二,與省內相關文化的關系。中原文化、齊魯文化、三晉文化等研究,在近二十年來形成高潮。尤其是中原文化,不但出版了大量成果,而且已形成相對穩定的概念,大家在討論中原文化的概念時,一般都認為中原文化是中原地區物質與精神文化的總和。一般而言,中原文化更多的是關注中原文化中的歷史時期發生的文化,對當代中原文化價值的挖掘,并不是重點。這樣就構成了中原文化與中原學的基本區別,也就是中原學更多關注的是當代,而不是歷史,盡管中原學要立足于歷史;另一方面,中原學關注當代中原(河南)的經濟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的發展問題,而中原文化即使涉及方方面面,也主要是對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進行研究。試想,如果中原學與中原文化都以歷史時期的思想文化作為重點,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在多年來已十分成熟的中原文化的研究之外,又提出中原學的概念,那樣,似乎就有點畫蛇添足了。因為中原學與中原文化,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關鍵是側重點的不同而已。

三、中原學的學科特點與學科體系

(一)中原學的學科特點

中原學屬于地方學的分支,作為地方學的北京學、長安學與中原學等,它們之間是有共同點的。北京學的重要特性,是區域性、綜合性和應用性。“北京學也叫交叉學科、邊緣學科或系統科學,它的綜合性需在北京學理論體系的宏觀理論探討、微觀具體論述中得到體現。”?北京學研究內容“太雜”?;“雜”也就是綜合性,實則是地方學的共有特點。即使是以歷史文化為主的長安學,也以“綜合學科”而著稱,其涉及政治體制、經濟政策、軍事保障、文化藝術、哲學思想、宗教文化、對外交流等,“內涵如此深厚,涉及面如此廣博,涉獵到的典籍許許多多、方方面面”?。這種“博”與“雜”,即使就以歷史文化為層面的地方學而言,也成為其共有的特色。因此,借鑒其他地方學的研究與歸納,我們認為中原學的主要特點是綜合性、應用性、典型性。

綜合性。綜合性是地方學的重要特征,就區域而言,與之關聯的問題是方方面面的。從現實需要出發,中原地區所面臨的政治、經濟、法律、社會、文化等多個層面,需要這些學科的專家,圍繞中原地區相關的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從而為中原整體的發展進行研究與探討,找到破解相關問題的辦法。即使從中原歷史文化的角度的研究,更多地涉及歷史學、考古學、文學、哲學、宗教學等學科,但重點也是對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問題進行研究,從而形成對中原的從古至今,從政治、經濟到社會、文化的全方位、整體的研究。如果沒有中原學,沒有中原學這一地域框定所形成的特定地域的概念,就無法進行這樣的多學科的總體攻關,許多問題有可能被分解在各個學科的具體問題之中了,也就沒有對中原這一特定地域的以“中原學”命名的專門學問了。

應用性。每個學科研究的終極目標是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而言,所有學科都具有應用性、功利性的特點。作為地方學的中原學,并不是不需要基礎理論,而且非常需要構建屬于本學科的理論框架。但當務之急,或者說在中原學構建的過程中,現實觀照與當代應用,是這一學科發展中貫穿始終的主線。從國內外地方學應運而生的情況分析,就是因為現實需要,而形成了首爾學、倫敦學、巴黎學,以及北京學、長安學、上海學、廣州學等。中原學與這些城市學并不盡相同,但在以前已形成的三峽學,則屬于地域范疇。但是,中原學就地方學中的區域研究而言,與城市學是沒有本質區別的,探索區域發展的規律性問題,尤其是區域發展中的現實問題,是中原學活力永恒的關鍵所在。

典型性。典型性又可稱之為代表性。為什么中原在整個中國的發展過程中有典型性?這是由中原特殊的地位所決定的。中原,在農耕時代始終是中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相當一段時間也是中國的經濟中心。自夏代開始至宋金時期,河南一直是中國的政治中心,長達3100余年,可以說中國腹心地帶文化資源的挖掘,中華文化的復興,對于國家而言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以河南為核心的中原地區,面臨著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要保持農業的優勢;由傳統向現代的轉型,要保持傳承發展優秀文化,使之更具有活力;由中部發展地區向東部發達地區邁進,讓環境社會同步協調發展;尤其是對億人的公民素質的提升,責任重大。而這些問題,不僅在中國具有典型意義,在世界其他國家發展過程中,也具有借鑒意義。因此,中原學的典型性,是由中原這塊特殊的地域和典型的文化所決定的。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接受的挑戰,積累的經驗,取得的成績,無疑最有代表性。

(二)中原學的學科體系建設

其一,中原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包括中原學的概念,中原學的特點,中原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中原學的研究方法,中原學設立的必要性,中原學與中原文化的關系,中原學的理論架構等。

其二,中原學的基本問題研究。中原地區自然、環境、生態研究,中原地區人類興起的原因,人類文明的演進,聚落發展的規律,人地關系與可持續發展等,都屬于中原學的基本問題。

其三,中原學的歷史問題研究。中原歷史時期農耕的發展與傳統科技水平的提升,歷史時期中原地區的文明興衰的規律探索,歷史時期中原王朝的地位與評價,歷史時期中原政治中心的轉移及其規律,歷史時期中原人才的興起與原因,歷史時期中原地區的戰爭及其規律,歷史時期中原地區行政區劃的演變,歷史時期的中原移民的流變及其作用,歷史時期中原地區的民族融合與特點,歷史時期中原地區的文化傳統與特點等,具有規律性的研究,以及人物、事件等個案研究。

其四,中原學的文化精神研究。中原地區的元典文化及其貢獻,中原地區的精神氣質,中原地區的精神內涵及其傳承方式,中原精神的傳承發展,中原精神與當代精神文明的構建等問題。

其五,中原學的現實問題研究。基于中原地區傳統與發展的總體定位及其發展思路,基于中原優勢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中原城市化的路徑與特色小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與中原人風貌協調發展的路徑,“一帶一路”倡議與河南經濟發展,國家戰略疊加與河南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思路,構筑全球華人根親文化圣地的布局、龍頭及方法路徑探索,打造中華文化圣地與文化產業發展的構想,先進制造業強省、現代農業強省、現代服務業強省、網絡經濟強省以及文化強省的基礎、思路與路徑等,都需要從歷史規律與全球經濟上去認真思考與研究。

總之,中原學對河南研究而言,是一個全新的命題,中原學的構建更便于從宏觀戰略的高度認識河南,更便于聚合省內外相關學科的專家進行集約式的研究,更便于從古今中外的角度統籌認識河南的價值以及問題研究的典型意義。希望中原學的研究,得到理論界與學術界更多的關注,真正成為河南發展的重要學術品牌與平臺,并將河南問題研究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注釋:

①孫廣舉:《中原文化大典》,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②張新斌:“中原文化記憶叢書”,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年版。

③⑧徐光春:《中原文化與中原崛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④張新斌:《中原文化解讀》,文心出版社2007年版。

⑤⑨李民:《中原文化與民族復興》,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⑥李庚香:《文化河南:中原文化精神》,河南文藝出版社2007年版。

⑦李庚香:《中原學》,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⑩張新斌:《追尋中原文化的永恒記憶,楚河漢韻南陽(中原文化記憶叢書之一)》,河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版。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原經濟區規劃(2012—2020)》,2012年12月3日《河南日報》,第3版。

?李柄武:《長安學總論》,《長安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李潁伯、王燕美:《北京學的緣起》,《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王兵:《對北京學基本理論的初探》,《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張妙弟、張景秋、張寶秀、盧培元:《北京學研究的理論體系》,《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王社教:《對西安學研究的幾點思考》,《唐都學刊》2009年第4期。

?李庚香:《打造“中原學”一流學科,奮力建設思想河南》,《河南社會科學》2016年第6期。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南改革開放30年》,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氣賀澤保規:《“洛陽學”在日本誕生》,《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2月22日第13版。

?張新斌:《河洛文化與河洛學》,《中州學刊》2016年第12期;張占倉,唐金培:《千年帝都洛陽人文環境變遷與洛陽學研究》,《中州學刊》2016年第12期,等。

?周義顰:《對敦煌文獻歸類的探討與研究》,《河西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

?陸永峰:《中國百年敦煌學述論》,《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

?孟憲實、榮新江:《吐魯番學研究:回顧與展望》,《西域研究》2007年第4期。

?菲元:《徽州學學科體系建構淺議——以〈徽州學概論〉為例》,《黃山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苑煥喬:《北京學理論體系構建初探》,《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張妙弟:《北京學研究十年回顧與思考》,《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李小成:《長安學榷議》,《社科縱橫》2009年第6期。

編輯 張志強 張慧敏

A Study on Central Plains Theory

Zhang Xinbin

Central Plains theory is the latest academic concept of Henan issue proposed by Henan academic community.Based on the local study across the country,the present paper improves the theory by putting forward his own viewpoint and understanding on issues like what Central Plains theory is,what it is for and what features it has,and how it is related to other disciplines.

Central Plains Theory;Central Plains Culture;Local Study

G127

A

1007-905X(2017)10-0119-06

2017-06-18

張新斌,男,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猜你喜歡
文化研究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誰遠誰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久综合日韩|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洲色就色| 亚洲爱婷婷色69堂|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网站| 国产91高清视频|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日韩在线1|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67194亚洲无码|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黄|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欧类av怡春院|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国产96在线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欧美日一级片|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 igao国产精品|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色AV色 综合网站|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免费啪啪网址| 久草视频中文|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午夜丁香婷婷|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a色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毛片不卡| 啊嗯不日本网站|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区一区|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亚洲综合专区| 性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国产原创自拍不卡第一页|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久久夜色精品| 欧美a在线看|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激情在线网|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国产成人一二三| 色婷婷视频在线| 欧美一级在线| 国产网站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