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歡(遼河油田高升采油廠地質研究所,遼寧 盤錦 124000)
地層壓力預測技術現狀及發展
劉興歡(遼河油田高升采油廠地質研究所,遼寧 盤錦 124000)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地層壓力預測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改進與完善并為石油勘探與開發、鉆井等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本篇論文中,筆者主要對地層壓力預測技術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現階段地層壓力預測技術存在的不足,并探討了地層壓力預測技術的發展方向,望可以對促進地層壓力預測技術的進一步完善、推動石油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地層壓力預測技術;現狀;發展
在石油勘探與開發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孔隙壓力在油氣鉆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因此,相關研究學者紛紛加強了對孔隙壓力的研究,致力于尋找一種有效預測孔隙壓力的方法,在這樣的背景下,地層壓力預測技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
石油勘探階段中,對地層壓力進行測定的時候,可以采取諸多手段,包括鉆井前使用的隨鉆資料監測技術、鉆井過程中使用的隨鉆資料監測技術、鉆井完成后使用的礦場地球物理資料檢測技術等。首先,地球物理勘察探測技術。對地球物理情況進行勘察、探測的過程中,地震勘察探測技術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手段,其可以對非正常地層壓力進行有效的預先測定,同時也可以應用電測法、磁測法、重力測法等輔助手段,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電測法、磁測法僅適用于深度較小的地區、不適用深度較大的區域。地震勘探預測技術是一種應用十分廣泛的鉆前地層壓力預測技術,有利于實現對井身結構、鉆井液密度的準確測定,同時也對實現油氣層的保護發揮著一定的效果。其次,礦場地球物理。鉆井完成后使用的礦場地球物理資料檢測技術,是一種事后的監測手段[1]。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會對聲速礦場地球物理產生嚴重的影響,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電阻率礦場、密度礦場地球物理資料檢測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質條件、井眼等因素的限制。
現階段所應用的地層壓力預測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仍然面臨著壓實不夠、地層非規則高壓的現象,面對這樣的問題,任何能夠將孔隙度變化情況反映出來的預測技術,均可以用于對地層非正常壓力進行預測,與此同時,這些方法可以將欠壓實度、壓實效應當作是非正常壓力的部分存在因素。就現階段情況來看,現有孔隙壓力預測技術,由于其中不包括其他非正常壓力因子,所以,當其在壓實力不足的地區進行應用的時候,會出現較大的誤差。
雖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階段的地層壓力預測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改進與完善,并通過結合快速鉆井方法,在地層壓力預測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鉆井技術不斷更新換代的背景下,地層壓力預測技術的缺陷與不足逐漸暴露出來,主要包括:第一,與諸多客觀條件存在著不符的問題,例如,對非泥巖地層或者是一些復雜的地層進行壓力預測的時候,很難得到連續的、真實的孔隙壓力橫斷面;第二,原來所使用的方法,僅僅只是涉及到了欠壓實而造成的非正常壓力這種情況,但是,實際上,大量研究及實踐表明,非正常壓力是由水熱增壓、欠壓實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2];第三,對于沉積地層為非連續地層的這種現象,應提前設立幾條相應的趨勢線,但是,現階段,在某幾個地層層面上有的時候都不能設立趨勢線,從而為趨勢線的設立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第四,地層壓力預測指標的精確度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因此,若是地層壓力預測指標出現波動,則不一定是地層壓力改變所導致的,還有可能是其他因素所造成的。第五,從某一角度上來看,泥巖的壓實趨勢線與直線非常接近這一結論,并不是絕對正確的,特別是當位于半對數坐標系中的時候,壓實度越來越大、導致聲速增加速率逐漸降低,是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在累積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深度、聲速將不再呈現線性關系,同時基本上不會再發生改變,也就是沒有按照常規趨勢線有限度地進行伸展。
站在巖石力學層面上來說,有效應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沉積物的整個壓實過程,同時孔隙高壓流體的出現過程,符合力學關系的相關規律。基于這樣的原因,可以通過運用有效應力定理,來解釋出現孔隙高壓的原因,同時,還可以對地層壓力大小進行準確測定。若是現階段存在的有效應力低于過程中曾經出現過的最大應力,那就要根據卸載曲線來測定有效應力。除此之外,對于不按照正常趨勢線進行地層孔隙壓力預測的那些方法,與之前的預測方法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突破[3]。站在巖石力學層面上看待這些方法,可以通過采用巖石受力平衡方程進行計算,使非正常壓力因素,例如欠壓實等,在定量公式內得到體現。前沿研究指出,可以通過有效應力定理,來將非正常超壓所造成的非微觀機制反映出來,同時,也可以在砂巖、泥頁巖等方面進行應用,從而將相連壓力切削面所在區域推算出來,這是現階段孔洞壓力預測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
綜上所述,地層壓力預測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對孔隙壓力的預測,從而可以為石油勘探與開發、鉆井等提供良好的依據。但現階段,地層壓力預測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仍舊面臨著諸多問題。因此,必須加強對地層壓力預測技術的研究。
[1]于泗海.地層壓力預測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化工管理,2016,(14):134.
[2]唐海雄,韋紅術,易遠元,盧蕾,陳秋炎,王榮耀,田崢,張玉亭.應用速度場技術預測深水鉆井中的淺層地質災害[J].天然氣工業,2014,(05):95-99.
[3]邵博.自適應控制壓力鉆井關鍵技術研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20):67.
劉興歡(1992- ),女,遼寧盤錦人,助理工程師,大學本科, 主要從事油田區塊地質開發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