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鑫
(河北師范大學,石家莊 050024)
20世紀70年代美國夏威夷州固體廢棄物計劃研究
陳 鑫
(河北師范大學,石家莊 050024)
本文以夏威夷州為研究對象,將廢棄物處理技術改革作為線索,通過剖析廢棄物計劃對地方條件的敏感性,揭示環境政策與政治、經濟、自然條件相統一的必要性,力圖為我國固體廢棄物管理提供借鑒。
夏威夷州; 固體廢棄物計劃改革;特殊性
一位美國學者說過:“夏威夷是地球的縮影,它引導著高質量的環境管理和生態修復的探索與實踐方式。”[1]隨著商品輸入經濟模式的增長,夏威夷獨特而脆弱的生態環境與資本主義社會需求之間的平衡被打破,因而亟須在緊缺的土地資源中獲取更高的利用率。
在19世紀50年代君主制時期,火奴魯魯就已經開始了有組織的廢棄物回收。1898年美國占領夏威夷群島,引入一系列公共衛生問題,并給予其處理環境問題的自主權同時提供財政和技術援助。至20世紀70年代初包括夏威夷州在內的各州幾乎一致采用了露天垃圾場。19世紀后期,垃圾傾倒成為美國城市普遍使用的處理辦法,如:火奴魯魯通過城市傾倒的廢棄物和露天焚燒后的灰燼來填充瓦胡島的邊際土地,但衛生研究員沃爾特·奎森伯里表示,預期上升的廢棄物數量將很快超過可用的技術處理范圍,資金花費也將打破各城市的財政預算。多半個世紀后的夏威夷州,露天垃圾場遭到了公共衛生官員及非政府組織的排斥,人口壓力和生活垃圾的增多使廢棄物處理受到了空間的挑戰。州的規劃者、環境主義者、公眾都要求改革固體廢棄物計劃,積極參與了廢棄物處理技術的辯論,推動了城市環境管理的進程。
1971年夏威夷州的行政官員稱:“設置露天垃圾場和露天垃圾焚燒已不再是可接受的固體廢棄物處理方法”。露天垃圾場的強制關閉為固體廢棄物計劃的改革提供了契機。
2.1 美國國家環保局的技術評估
70年代初期,即傾倒和露天焚燒被廢止之際,美國環保局(USEPA)及固體廢棄物辦公室在權衡了傾倒技術的改進意見后,決定對衛生填埋技術進行大力推廣,依據為:第一,垃圾在每天結束清理工作后被灰塵或其他物質覆蓋,限制了氣味揮發和動物滋擾。第二,衛生填埋場利用特殊的黏土(塑料)做底襯以防止廢棄物浸出。第三,垃圾填埋采用“細胞”模式的組織系統,用垃圾和覆蓋材料的交替層填充場地,達到指定的容量后,不同的交替層可以“關閉”[2]。
相比其他可替代的廢棄物處理方法,如:回收利用、堆肥、傾倒等,衛生填埋場的管理更具安全性和可預測性的優勢,更能實現效益的最大化。此后,EPA積極向各州推廣,并透過工程咨詢公司和技術供應商確定了夏威夷州的廢棄物規劃過程。
2.2 夏威夷州廢棄物應急措施的阻力
為了證實EPA衛生填埋的實效性,1971年夏威夷州計劃建議將露天垃圾場轉化成衛生填埋場或運輸中轉站。公眾和州的行政官員認為衛生填埋并不適合夏威夷州,填埋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廢棄物管理空間不足的問題,且該群島廢棄物主要源自商品進口,更無法從源頭上控制材料的使用。加上要確保充足、高防護的覆蓋層和內襯材料,需要資金與技術作支撐,其潛在的滲漏可能造成土壤與河流污染,給實際應用帶來挑戰。
在對衛生填埋法的質疑聲中,1974年羅伯特·弗雷塔斯代表夏威夷電氣公司參加了美國環保局和愛迪生電氣研究所舉辦的“關于固體廢棄物和煤炭共燃的聯合會議”。會議的主題使“垃圾”與“能源”建立了聯系,回收、堆肥、能源轉化等措施得到了環保主義者的推崇,固體廢棄物計劃改革出現了新契機。倡導者認為,堆肥能夠持續地改善夏威夷州的邊際土壤,增加農業產量,進而減少每年的進口食品量,此外,回收可以降低各種制造工藝的成本。反對者認為,由于相對有限的工業活動,全面的廢棄物回收和堆肥不適合夏威夷州,并且經濟性和可靠性并不明確。一些政府官員也持反對意見,認為回收與堆肥不僅不能在短時間內減輕負擔,而且廢物和堆肥材料的儲存會加劇空間的不足。然而,公眾支持垃圾回收和堆肥的呼聲很高。考慮到本州的地理條件和經濟模式,1971年州計劃提交之后,夏威夷立法機關開展了州范圍內的回收可行性研究,并建立和補貼原料回收市場。
將廢棄物轉化成能源似乎是一個國家面臨不斷增長的廢棄物和極高的用電價格時做出的合理決定。衛生填埋由于其較高的成本、潛在的危害和無法緩解土地利用等問題一直處于擱置狀態。到19世紀70年代中期,以能源回收為主題的垃圾焚燒方案出現,引發了關于環境影響、經濟投入、美學價值的意見分歧。但幾乎各方都認為焚燒可以解決夏威夷州衛生填埋的空間危機,“焚燒是一個被驗證了的過程,它可以在沒有空氣污染的情況下,減少原有廢棄物的90%”。不同于20世紀初美國大陸傳統技術頻繁出現的設備檢修、不安全性和空氣污染等問題,新型垃圾焚燒技術,如:“水壁”鍋爐,能實現能量的高效回收,還可通過電力、蒸汽的轉化來控制成本。經歷了長時期的技術評估與成本探討,夏威夷州終于實現了廢棄物計劃改革的新突破。
4.1 能源組織的建立與規劃
1971年州計劃通過后,州長有吉良一(Ariyoshi)任命了固體廢物能源和資源工作組(SWERT)。工作組由政府官員、種植園、環保人士和廢棄物產業的利益相關者組成,就能源轉換問題達成共識,并盡可能準確地表達夏威夷州人民對能源和資源回收的當前態度。在1976年的報告中,提出了“到2000年使夏威夷州成為一個‘無廢物社會’”的目標。確定熱解、廢物——能源焚燒和垃圾衍生燃料/甘蔗渣共燃作為最好的能源回收形式。1990年5月夏威夷州第一個專門的廢物能源設施開始運作,每天處理約1 700 t廢物,并產生約1%的島嶼電力需求。但是,各個島嶼(城市)在計劃實施上,試圖放棄上述地區的特定能源、材料回收路徑,根據城市經濟類型尋求新的解決方案。
4.2 地方廢棄物規劃的具體實施
地方作為州在落實聯邦環境政策法規的縮影,尋找可替代方案的過程中仍存在爭議。基于地方實際情況與發展路徑的差異性,夏威夷群島的各個島嶼都制定了符合自身條件的廢棄物計劃且逐漸以能源轉化為目標,實現了與州廢棄物計劃的統一。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城市規劃者和行政官員們才開始關注某種能源轉化設施。1976年,考艾島經歷了嚴重的土地侵蝕,使得填埋場的選址和擴建出現困難。這一時期該島的廢棄物規劃在政治、環境和農業問題上變得有些激進。如:自2009年最新的廢棄物管理規劃實施,該島公布了以高密度的回收和堆肥為中心的“零廢物”政策,而衛生填埋和垃圾回收設施的使用被排除。毛伊島20世紀80年代以來實施了大規模的回收計劃和生物固體與綠色廢棄物聯合堆肥的工作。
夏威夷群島多樣性的廢棄物處理規劃,反映了技術評估和選擇對地方條件的高度敏感性,而實質上,地方經濟發展模式決定了廢棄物處理的技術手段。廢棄物計劃的自主性改革,使州(縣)行政官員認識到了環境政策與政治經濟相統一的必要性。垃圾——能源轉化是夏威夷州的突破,在保證運輸、儲存、分類等流程的前提下,是獲得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最優選擇,在美國大陸乃至中國鼓勵能源開發的今天,依然具有時代意義。
[1] John L. Culliney, Islands in a Far Sea: The Fate of Nature in Hawai’i[D].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6.
[2] Howell JP: “Technology and Place: A Geography of Waste-to-Energy in the United States”,PhD Dissertation[D].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2013.
Study on solid waste disposal plan of Hawaii in the 1970s
CHEN Xi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24, China)
This paper takes Hawaii as the object, the waste disposal technology reform as a clue, and it reveals the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olitical, economic and natural conditions of the necessity of unity by analyzing the sensitivity of waste plans on local condition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China.
Hawaii; Solid Waste Planning Reform; Particularity
2017-04-02
陳鑫(1990-),女(蒙古族),美國環境史碩士研究生。
K712.5
A
1674-8646(2017)12-0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