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德山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66)
?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研究
申德山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66)
結合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的需要對開發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資源進行研究,本文介紹了體育課程資源的內涵及其分類,探討了開發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資源的意義及其原則,旨在增強高職院校體育工作者對開發體育課程資源的認識,從而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資源;開發
體育課程資源是體育課程目標的實現和體育課程基礎實施的保障。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因時因地制宜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是課程建設的重要途徑”。但是,由于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體育課程及資源一直被人們所忽視,一方面高職院校教育管理者和體育工作人員缺乏對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意識,造成許多有價值的課程資源的閑置與浪費;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教育的投資力較小,造成體育課程的條件性資源遠遠跟不上需要。雖然它們不是形成課程本身的直接來源,卻直接影響著體育課程的設施范圍和程度水平。本文主要通過體育課程資源的內涵及其分類,深入的探討開發體育課程資源的意義及其原則,為合理的開發和利用體育課程資源奠定理論依據。
美國課程論專家拉爾夫·泰勒早在1949年提出了課程資源這一概念,并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提出了“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學校的資源、加強校外課程以及幫助學生與學校以外的環境打交道”等觀點。2001年 6月在我國教育界提出了課程資源,它是指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它主要是以學科內容或教學過程的視角來看資源。一般來講課程資源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資源是指有利于實現課程和教學目標的各種因素;狹義的課程資源僅指形成課程與教學的直接因素來源。新課改中,體育課程資源在高職院校體育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所謂體育課程資源,是指在體育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等整個課程編制過程中富有教育價值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自然地理資源以及其他資源的總和,是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的基礎。體育課程資源包括直接可以利用的自然環境資源和為了達到一定的目標而特意設計出來的間接利用的社會環境資源。
根據體育課程資源的概念,可以將體育課程資源主要分為四大類:一是按功能特點,將體育課程資源分為素材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素材資源是指能夠作用于體育課程,并能夠形成體育課程的要素或素材,如學生的健身知識、健身方式方法。條件資源是用以保障體育課的實施。如師資水平、課時、體育場館、器材及環境等;二是按照物質與非物質的可分為,體育思想資源、體育人力資源、體育物力資源;三是按空間來源,分為校內體育課程資源和校外體育課程資源。校內體育資源指學校范圍內的體育資源,校外體育資源是輔助性的教學資源包括家庭、社區和社會體育資源等;四是按照表現形式分為,顯性體育課程資源和隱性體育課程資源。
以往我國采用統一的體育教育管理模式,這極大的限制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發展和大學生個性的培養,忽視了以人為本的重要性。過去學校相關體育領導和體育教師缺乏對體育課程資源概念的認識和了解,對資源開發的意識淡薄,導致了大量的資源被埋沒,不能被及時地開發并進入學校課程,造成許多有價值的體育課程資源閑置和浪費。再加上過去我國的學校教育一般都采用單一的、封閉式管理,使許多有益的校際資源、社區資源及社會其它資源都難以被學校體育所利用。目前的課程改革都是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重視學校和學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將更多的自主權交給學校,是學校體育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通過挖掘教師資源可以增強體育教師的課程意識,拓寬了教師的視野;同時通過對課程資源的開發還極大地調動了大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自主創新的精神,明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理念,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增強了他們與人交往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使當代大學生成為全面的高素質人才,為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1 教育性原則
教育性是體育的一個重要功能。它在全面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培養學生目標方面,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對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團結協作意識、公平競爭意識、培養意志品質、激發愛國主義精神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因此,開發與利用體育課程資源,要突出體育課程資源的教育生,培養出符合時代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4.2 發展性原則
遵循發展性原則開發體育課程資源能促進學生各種能力的提高。如通過開發體育課程資源可以增進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一般運動技能、身體活動能力、創新能力、與人交際的能力和競爭意識等方面有所提高。
4.3 健康性原則
高職院校學校體育直接肩負著“促進全體大學生健康”的使命。因此在開發與利用體育課程資源時,既要充分考慮開發體育課程資源對大學生身體健康的作用,還要思考課程資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的作用。健康性是課程的主線,整個課程的設計是根據“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的整體健康觀而制定的。同時,安全問題也是開發與利用體育資源遵循健康原則必須認真考慮的內容。
4.4 興趣性原則
學生的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興趣是學習的初始動機,是有效學習的保證。因此,開發與利用體育課程資源中,要認真研究學生年齡、生理、心理特點,學生的愛好、特長、個體差異、接受能力等,實施過程中能體現師生互動,努力營造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保證學生學習方法多樣化評價方法更利于學生體驗到學習進步的快樂,促進學生學習并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
[1]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10—212.
[2]范兆雄.課程資源系統分析[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39(3):101.103.
[3]江山野.簡明國際教育百科全書課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112.
[4]吳剛平.課程資源的理論構想[J].教育研究.2001(9):59—60-115.
[5]張學忠.試論體育文化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的價值[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40(3):87-89.
[責任編輯 金學洙]
小知識·教育科研的方法·從有關部門發布的課題指南中得到問題
每個地方都有教育科學研究管理機構或教育科研規劃領導小組,這些機構或部門都在一定的時間范圍里都會定期或不定期地發布一些教育科研課題指南。對這些《指南》中的課題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進一步具體化,提出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的問題來。當然,這些問題是否符合各自的條件,還得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研究。至于如何進行分析,這將在后面談到。
2017-04-06
申德山,1963-,男,朝鮮族,黑龍江延壽人,督導室辦公室主任,副教授,體育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