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宇昂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許多優秀的影視作品被引入我國。不論是哪種外文影視作品,當它們被引進的時候,都需要一些轉化,從原始的文字轉化成本土文字,影視字幕由此誕生。影視字幕指以文字形式顯示電視、電影、舞臺作品里面的對話等非影像內容,也泛指影視作品后期加工的文字。
本文從目前引入并翻譯的影視字幕現狀入手,通過問卷調查,以數據結果的形式將此領域的真實情況展現出來,并從中提煉出存在的問題,解析其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根據現狀找出解決方法提供依據,為影視字幕的發展提供改進建議。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設計并分發了“關于青少年群體影視字幕的調查問卷”。筆者主要以書面問卷的形式,在所在學校的高中三個年級中隨機抽取334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其中男生189人,女生145人。調查的目的是為總結出青少年對國內影視字幕的看法及意見建議,通過受眾對影視字幕的滿意度調查,反映目前引入并翻譯的影視字幕的現實情況。調查范圍涵蓋國內主流網絡媒體視頻平臺。問卷問題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信息狀況調查,第二部分為調查對象對目前影視字幕滿意度的調查,第三部分為被調查者對影視字幕需求建議的調查。全卷共包括1道填空題,9道單選題,1道多選題,1道開放性建議類題目。
通過分析調查問卷,得出受眾對于目前影視字幕的看法與評價,概括為以下幾點:
進入數字化時代,從國外進口的影視作品都配有相應的字幕,但字幕作品的翻譯質量參差不齊一直是一個除了發布速度以外飽受觀眾詬病的問題。外國作品大都以塑造人物性格為特征,性格鮮明的人物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字幕譯者往往只能“譯其詞”而不能“通其意”。比如:在電影《復仇者聯盟2》中,黑寡婦醒來后說到:“I'm sorry I was asleep.I had a dream.”這里翻譯沒有考慮語境而進行了直譯變成“對不起我有一個夢”,這樣使整個劇情因一句誤譯的臺詞而出現了斷層,讓觀眾瞬間出戲。在電影《銀河護衛隊2》中,劇中人物Gamora屢次稱Roket為 rodent, 但 rodent意 為 鼠 輩 /耗子,是貶義,是侮辱,是蔑稱。但是這個伏筆可能很多觀眾根本沒有注意到,因為字幕屢次將rodent都翻譯成了“小浣熊”,成了愛稱。

圖1 影視字幕翻譯詞匯準確率統計一覽表
據圖1數據顯示,針對影視字幕翻譯出錯的問題,36%的受訪者認為平時觀影字幕翻譯準確率達95%以上,而44%的受訪者認為平時觀影字幕準確率僅有90%左右,少部分受訪者甚至認為字幕翻譯準確率僅有70%左右。
作為影視字幕,要達到易讀、抗疲勞的最基本功能。如果不是為了特殊效果,它采用的字體應該盡可能在傳達信息的同時讓觀眾“看不到”。在受訪者的統計中,36.9%的受訪者認為“方正黑體”字體在觀看時更為美觀,從字幕設計方面來看,因為方正黑體規范、識度高、字體較粗的特點而備受觀眾青睞。相反,擁有29.7%支持率的“白字楷體”以及擁有20.7%支持率的“白字宋體”字體因為其字體偏細、辨識度不高而不被大多數觀眾所接受。63%的受訪者在觀影時會主動關閉彈幕,主要原因是目前彈幕大多是復制評論區內容而直接在影視中呈現,缺乏信息的價值性和營養性。另外,受訪者對于字幕與影片整體風格的統一性也比較關注。
為了使翻譯視頻能更快更便捷的傳播,超過七成的外語字幕都采用封裝的方式進行發布,僅三成的字幕組會額外提供無字幕片源以及外掛字幕。這造成了觀眾如果想看不同版本的字幕必須下載容量龐大的資源文件,無法針對不滿意的片源進行字幕外掛或者對不滿意的字幕進行替換處理。據統計,90%的受訪者反映字幕與視像能保持同步,但78%的受訪者發現在觀影過程中對于字幕錯誤無法提交反饋意見,而58%的受訪者認為在觀影過程字幕無法進行切換,從而使觀眾觀影興趣降低。
受我國網絡安全審查制度的約束,國內主流視頻平臺更新熱門國外劇集的速度并不能做到完全“同步”。眾所周知,美劇的拍攝方式,一般采用“邊拍邊播、制播分離”的方式,以目標觀眾為主導、高度類型化,尤其是公共臺的美劇,要視播出效果再決定是否續訂,以至于很少有美劇能得到來自電視臺的整季的合約,有不少劇集僅播出半年就被直接取消。而我國的要求是“整季送審、整季出號”,這意味著要做到同步,各大視頻網站必須在美國播出之前,拿到整季的介質去送審。這導致視頻網站對于“同步播出”劇集不能及時完成字幕翻譯。據調查,34.7%的受訪者反映在觀影時發生過有視像、無字幕的情形。
影視字幕從無到有,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橋梁。字幕組的工作大多出于對影視劇的熱愛、對翻譯的興趣、對網絡義工的自豪,具有非盈利和純分享的性質,表現為翻譯大眾化、交流便捷化、分享快捷化等特點。通過此次調查研究,提出影視字幕在以下方面加強的意見。
影視作品字幕翻譯的質量水平直接關系到作品本身的表達效果,是觀眾理解作品內涵的一個關鍵環節。但字幕的及時性特點決定了其極短的制作周期,由于大多數字幕組從事翻譯工作時往往采取由很多個體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因此存在著前后用語不搭、風格不一致等情況。這就需要校對人員進行嚴密的檢查,修改規范用詞,統一整合全篇的語言風格。主流視頻平臺應大力開展與網絡字幕組的合作,聚集社會優秀字幕組資源,進行聯合譯制及發布,努力提升翻譯水平以及字幕作品質量。
一般國外視頻片源不會提供特效字幕,但合適的特效字幕往往能提升視覺上的舒適性,并能幫助觀眾更好地在短時間內理解單詞和劇情的聯系。將影視字幕成品進行“藝術化”,通過加入特效,修改字體顏色等方式使影視字幕更美觀,與影片的風格實現統一化,減少觀眾“審美疲勞”幾率。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未來視頻平臺應提升字幕掛載技術水平,做到支持“隱藏字幕”、“雙語字幕”等技術,并增加字幕外掛下載及反饋等功能。
隨著跨國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和互聯網的普及,人們接觸外國原聲影視的機會越來越多。影視作品能傳播外國國家特有的文化,擴大國內觀眾的文化視野。隨著受眾的愈發龐大和多元,由于語言、認知結構、審美需求等文化方面的差異,傳統的影視字幕形式顯然不能滿足需求。本研究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從影視字幕的角度關注影視科技傳播的深層問題,啟發人們尋找改變現狀的新途徑。展望未來,我們期待著更多的人關注影視字幕。
[1]陳穎,郭瀟憶,王淼.國內英文影視字幕翻譯的現狀分析[J].校園英語,2016(01):226-227.
[2]何潤洲.論當代美國電視劇特征[D].重慶大學,2011(05).
[3]謝海龍.用會聲會影制作字幕特效[J].電腦知識與技術(經驗技巧),2008(10):98-98.
[4]梁建華.外掛字幕解析[J].山西焦煤科技,2007(06):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