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鵬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現今教學越來越重視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引入對于培養學生的探究、主動思考等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要想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優勢,就要求教師從課堂本身以及學生的需求出發,通過良好的課程規劃去達到培養學生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研究
新版的初中生物教學大綱明確提出:在初中階段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生物實驗探究活動。從新教材大綱可以看出實驗探究對于現今生物教學的重要性。而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如何規劃課程,從而激發學生對實驗學習的渴望以及培養其探究能力是教學的重點所在。而這種能力的培養要求教師從課程本身出發,科學有效地設計教學過程,進而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
一、創設高效教學情境
高效實驗教學場景的設立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主動地去了解與發掘與教學有關的實驗情景,針對每一個生物實驗教學給學生發布適當的預習任務,讓學生在上課之前通過自主性的探究學習,對于接下來的實驗教學內容有所了解。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再結合學生的探究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引導,并在引導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發現去進行實驗探究教學。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使得整體的教學過程更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如,教師在教授檢測淀粉的實驗時,可以讓學生從家里帶來一個馬鈴薯,并鼓勵他們在網上查閱一些可以測定淀粉的方法,然后結合學生所查到的方法進行生物實驗的安排。這種教學安排對于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很大的幫助。而學生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于自身所搜集到實驗方法的實踐能培養其動手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最終使得學生對于所要學習的知識有更深的認識。
二、訓練學生搜集信息
教師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其自主主導實驗操作的過程中,也要教會學生如何合理地篩選有效的信息,因為對于有效信息的篩選以及對于實驗步驟的思考能夠加深學生對生物實驗所蘊含的背景知識以及實驗原理的認識。而在這一技能培養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去積極地引導學生,而非限制學生搜集信息的渠道。教師要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給學生展示不同渠道搜集信息的方法,以及教會學生在搜集的過程中如何甄選有效信息和如何對于所搜集的信息進行實踐操作,這對于培養學生實驗探究的思考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例如,在教授植物細胞結構時,教師可以從之前所學的動物細胞的研究入手,讓學生進行類比,并按照之前搜集信息的方法去搜集相關的信息,并結合所搜集的信息進行初步的實驗規劃,最終使得學生設計出符合植物細胞研究的方法。這能夠大大加快實驗探究的速度,并促進學生逐步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
三、嚴格把關探究過程
對于生物教學而言,教學嚴謹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在實驗探究中操作上的小問題要及時指正,從學生一開始學習就規范他們的操作習慣。教師在具體實驗探究的過程還要重視學生思維上的嚴謹性,讓學生懂得整體研究的流程,使其逐步明白生物學探究的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
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給學生進行演示實驗,從而使得學生懂得每一個科學儀器操作的正確方法。在實驗進行的過程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操作,如果發現不當甚至危險的操作行為要及時指正。在實驗完成以后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對于整體探究的過程進行總結,促進學生逐步養成這種課前多查正確方法、課上嚴謹操作、課后及時總結的探究習慣。
四、關注實驗匯報工作
教師在完成了對學生基礎教學的培養后,就要側重于培養學生自主總結歸納的能力。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于所得的實驗結果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去探究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并就原因進行進一步的思考以及總結,最終整理成報告的形式與同學分享。這對于內化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進一步夯實其基礎起著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完《生物與環境的關系》這一部分知識以后,教師要讓學生對于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歸納:如什么是生態因素以及生物對于環境的適應性和影響等。然后讓學生整理成文檔的形式,再和其他學生進行自主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去發現自己邏輯上的不足,實驗操作中的不當之處,并就自身所整理的內容進行補充,這樣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中,就能夠進一步深化自身的邏輯體系,對于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
總之,初中生物課堂是學生開啟實驗探究的關鍵課程,作為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培養他們探究的主動性,從實驗教學設計入手培養學生的嚴謹性,從實驗匯報入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進而保障每一個學生在生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都能夠學有所得并且學有所成。
參考文獻:
[1]吳雅勤.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1.
[2]孫秋菊.淺談在生物實驗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J].中國基礎教育,2005(1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