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發(fā)虎 孔瑞俊
摘 要:農村出現越來越多寄宿制小學,這除了是逐漸降低的人口出生率所致,還因為大量人口外出打工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增加。由于家庭、家長在關愛和教育小學生角色方面的缺位,加之一些農村寄宿小學相對單一貧乏的教育模式,部分農村小學生因此產生了種種心理問題。通過分析農村寄宿制小學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闡釋了造成問題的原因,并就解決問題的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農村;寄宿制;小學生;心理問題;對策
寄宿制是針對走讀制的一種學校教學模式,指學生在非假期的學習和生活都在學校里,由學校統(tǒng)一安排住宿、飲食和日常教學活動。這種教育形式固然具有提高學生集體生活能力與團隊協作意識的優(yōu)勢,然而也有一些難以完全規(guī)避的缺陷和問題,尤其是對年齡偏小的小學生和相對偏遠的鄉(xiāng)村地區(qū)留守兒童來說。寄宿制小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需要教育者、家庭和整個社會的共同關注與幫助。
一、農村寄宿制小學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膽怯、孤僻是農村寄宿學生比較典型的心理問題。農村小學生離開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后,缺乏與他人溝通的能力,于是逐漸變得個性內向。加之對寄宿規(guī)章制度不適應,部分小學生表現出行為散漫的問題,進而會引發(fā)課堂紀律不良、成績差等問題。久而久之,一些學生開始厭學,行為愈發(fā)不規(guī)范,逐漸與學校環(huán)境產生更大矛盾,也就反過來進一步增強其心理上的膽怯、孤僻問題。
二、農村寄宿制小學學生存在心理問題的成因
從家庭教育方面看,家長教育方式簡單,缺乏針對性與實踐性的問題比較突出。一些家長期望過高,或是由于自身工作繁忙難以充分顧及子女教育而指望學校教育單方面起作用。部分家長則只在口頭提出要求但并未切實付諸行動,與子女溝通不足,影響了學生的自信心。而學校教育方面則由于學生數量與教學任務等方面的問題,教師很難面面俱到,加之傳統(tǒng)教育形式不夠豐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心理。
三、解決農村寄宿制小學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對父母的教育,讓父母的關愛不缺位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和家長的關愛是培養(yǎng)小學生健全心理不可或缺的核心環(huán)節(jié),無論小學采取寄宿制還是走讀制,家長的呵護與情感給予一旦缺失,都會造成學生產生無法預知的心理問題。現實中將子女送到寄宿制小學的家長,其實有不少缺乏足夠的責任意識和對子女的關愛之心,一些家長甚至以打工為理由逃避教育子女的責任。尤其是一些農村家長本身受教育程度低,難以意識到家庭和家長在教育中的關鍵作用,只是一味將學生的教育推給學校。
要培養(yǎng)農村寄宿制小學生更加健全的心理,學校需要加強對其父母的教育,讓父母的關愛不缺位。比如應當主動和家長建立起更加緊密的定期聯絡體制。比如利用校內的多媒體輔助器材在每天的班級活動或課余時間讓學生和家長視頻通話,教師也可同時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或生活情況等。再如學校和家長建立起電子聯絡簿制度,教師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并向家長提出適當的優(yōu)化舉措,再由家長具體實施等。
(二)豐富業(yè)余文化生活,讓小學生得到更多精神食糧的補充
一些農村寄宿制小學生之所以出現心理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在學校寄宿期間相對枯燥乏味的業(yè)余生活讓其難以適應,當學生不斷想家的心理出現時,機械的寄宿生活就會愈發(fā)使其難以忍受。因此,這些農村寄宿制小學需要進一步豐富業(yè)余文化生活,讓小學生得到更多精神食糧的補充,讓學生從“想家—不適應學校—更想家—更不適應學校”的惡性循環(huán)中掙脫出來。學校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小組,包括繪畫、歌唱、舞蹈、體育運動等。再定期組織開展班級之間、年級之間的比賽等。
(三)定期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測評活動,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
學校應當邀請兒童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學者進入校園,通過游戲或娛樂等形式定期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測評活動,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校方可以為每個寄宿學生建立起電子心理檔案,形成可以量化的學生心理健康數據庫。有了這些具有時間軌跡的數據資料,無論學校還是家庭都能更加準確地掌握學生心理成長的實時情況,從而采取更具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農村寄宿制小學的大量出現除了源于對過于分散的村小進行相對集中的統(tǒng)一管理和開展教育的現實需求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當下眾多留守兒童不得不通過寄宿制使其避免失學等問題。不過也正是由于這些既有的問題,時下不少農村寄宿制小學的學生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亟待解決。小學生出現心理問題不會僅僅基于單一方面的成因,而是包括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因此解決農村寄宿制小學學生的心理問題,既需要學校采取更多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措施給予學生更好的照顧,也需要家長切實履行好教育和愛護子女的職責,同時也離不開社會的共同協助。
參考文獻:
[1]陳鳳英,李杰.農村寄宿制小學學生孤獨感的現狀調查[J].基礎教育研究,2014.
[2]陳帥.農村寄宿制小學生生活指導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