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梅
在“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感慨中,2016年就這樣走遠了。沿著時光的長廊,漫步于心靈的牧場,回首2016年,我以工作、學習和娛樂為三大基調的生活,有一絲浮躁,有幾許遺憾,也有許多不同。這些不同,在浮躁中沉淀了安靜,在遺憾中添加了溫暖,如今它淡然地變成了光陰背后的故事,永遠地存入了記憶深處,成為一種回憶和品味。
工作的時候,是快樂的,理所應當工作就被放在了生活的主導地位。2016,我沒有很拼命但也絕不敢懈怠,因為“辦公室崗位職責”敘述的是“敬業”兩字。收集稿件、登記來稿、交主編審稿、組稿、校稿再校稿......我喜歡這份與文字打交道的編輯工作,所以我敬業地做著這樣的循環和往復。年內靜靜擺放在案頭的5本《德宏金融調研》是編輯部也是德宏金融人一年的心聲,54萬多字的背后,我能深切感知到德宏金融人的追求以及付出的心血和汗水;62張彩色照片影印的是每一位攝影者用鏡頭講述著的金融人的故事,一個個用鏡頭凝固的精彩瞬間,捕捉到的是邊疆金融人色彩斑斕的工作情懷、異彩紛呈的春華秋實。當然,這份春華秋實里也留下了一絲絲遺憾,因為稿源的原因,至年末未能編出6期雜志。心中祈愿:2017年,能有更多的金融人參與進來為雜志的成長奉獻智慧和才干,讓金融學會每兩個月一期的會刊能如約呈獻。2016年我在忐忑中還接受了政務信息審核的重要工作,我能力有限,但所幸與兩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一起協作、通力合作,我們始終真誠、精勤地面對每一期、每一稿的整理和編輯,目前在上級行的排名還不清楚,也許心情會隨著最終的排名而歡欣,也許會留有遺憾。
每日的生活,同樣是快樂的。2016年,在物價快速上漲的壓力下,我時而心情略躁卻始終輕松地生活著。生活中,孩子依舊是我生活的核心,剛剛踏入社會門檻的他,難免經歷風雨,但我惟愿他在吃苦、碰壁中感知生活的不易,明了有付出才能有回報的道理,懂得男兒當自強,不要淪為“啃老”一族。每周回父母家中看望時,我會到屋頂看一看樓頂菜園,爸媽在這里種了青菜、白菜、茄子、黃瓜,火龍果、西番蓮,待晚上我們要返回時,母親總是用袋子裝好兩份給我和哥哥;母親總是有意或無意地精挑細選把鮮嫩一些的放在屬于我的袋子里。對于母親的做法,我并不阻止,且在一旁享受著被小小“偏愛”的大大幸福。我感恩爸媽,也感恩我的孩子,他們讓我懂得了責任與付出,在朝升暮落的平淡中享受著生活的樂趣。
2016年忙里偷閑中,每天總要留意微信群,107人加入的德宏州人行公共微信群里,工作、學習、生活隨時都熱情洋溢。黨員們開展“兩學一做”活動留下的印記、青年行員赴京學習放飛青春夢想奉獻央行的誓言、黨員與群眾合力助推精準扶貧工作留下的畫面……充滿正能量的微信,激勵著我們向上向善。食堂每周發布一次的菜譜,讓大家感受著人行大家庭的溫暖熱情。還有我的個舊同學“小學老五班同學群”,沒有萬卷詩書的熏陶,卻有簡單歲月的樸素,雖然線上線下,來去匆匆,但卻讓遠在千里之外的我知曉故鄉的一切,與他們一起走過春暖花開、秋涼冬冷。同學們喜歡在晚上發發紅包,金額一般不超過10元,我發過幾次20元的,同學們回復我說不必那么多,大家圖的只是“搶”的熱鬧氛圍。而“老玩童群”,專屬幾個約好一起玩到老的女伴,此群里更多了一份隨意,發發美文美圖、心情表情、幽默笑話……想要小聚,群里一發,除特殊情況,基本“一呼百應”,不在乎吃什么,只為那份圍桌小聚的親切生活,扯一扯家常,念一念預防老年癡呆的繞口令,有時還高聲唱一些屬于“60”后的經典歌曲,還全然不顧是否驚擾了鄰桌。我們熱愛美麗,崇尚自然,尋找快樂,守望簡單,僅此而已。
回顧2016,無論暖心而自豪的事,還是歉疚而慚愧的遺憾,在回顧讓我遍遍體味、細細思索。
自豪的事。在開展的“善行義舉榜”活動中,遴選出的10名身邊榜樣,我有幸成為其中之一。宣傳欄上的文字會褪色,照片也會模糊,但我們保持本色,再接再厲的決心不會變。
暖心的事。6月份,我與母親相依相隨,再次重返故里——個舊。距離上次回去已11年,回鄉的路真是那么漫長?乘飛機、汽車、火車,一路上,我們的手緊扣在一起,彼此都感受到了內心深處的力量,溫暖,踏實,欣慰……與友人和同學短暫的相聚里,始終感受著暖暖的愛和真真的情。見了想見的親朋,吃了想吃的美食,然后裝回一份耐久的回憶。終于圓了多少次回故鄉的夢:腳下是我摯愛的土地,身邊是我慈愛的母親。
開心的事。年內與姐妹們照的旗袍照被分別裝在兩本相集里,一本合影,一本獨照。在彼此溫暖的目光里,我們淺笑嫣然。不知是第幾回翻閱這些照片了,真的感謝焦距定格成的這些記憶。旗袍是開在時光深處的一朵花,我被這花迷住了,我癡了心、迷了情。愿這花兒永遠開在記憶的深處,開得絕色傾城。
羞愧的事。翻看今年的《德宏金融調研》,數著登載的自己撰寫的少得可憐的幾篇文章,暗自惴惴不安,其中有一兩篇還是與人合著刊登的。在自己留存的個人文稿里,還有幾篇半成品。讀著那些斷斷續續的文字,總覺得有人拿錘子在敲擊著自己,直到心冷冷的疼起來。春天不播種,秋天自然沒有收獲,每每想到此,便令我愈加汗顏,慚愧萬分!
歉疚的事。隱藏在《德宏金融調研》里的那些錯誤,被獨具慧眼的讀者“揪出”,它們深深地刺痛著我的心,我有一種辜負了別人也辜負的自己的感覺,我和主編不是反反復復交叉校對的嗎?也許自認為踏實穩重中的浮躁正是這些不該的錯誤之因,只愿來年在校對環節中眼更尖一些、心更細一點、情更真一分,努力向著“零差錯”進發。
滾滾紅塵中少不了浮躁,漫漫人生中免不了遺憾,但2016年,我扎扎實實走過來了,回顧與反觀時我是淡然的,在靜看流云渺渺、笑看花開花落中我充滿著無盡的希望,那美麗的畫面已然映現在我心中:仍舊不染俗味,不畫憂傷;仍舊在云淡風輕中年華安然,歲月靜好;仍舊在踏踏實實中精勤敬業。也許繁花似錦,也許波瀾不驚,但認認真真和坦坦蕩蕩,即是我自信的情懷。
(作者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德宏州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