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楠 崔瑤
[摘 要] 為適應當前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實現內部審計職能轉型并提升競爭力,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必然向增值型發展。商業銀行增值型內部審計可通過開展戰略決策跟蹤審計、風險導向審計、績效管理審計以及完善經濟責任審計來實現。為了保障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實施,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部門應當轉變審計理念,建立科學的內部審計組織體系,創新內部審計方法,加強內部審計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實現內部審計為組織增加價值的目標。
[關鍵詞] 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增加價值
[中圖分類號] F832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In responding to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ituations, internal audit of commercial banks must be conducted in a way that adds valu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promotion. Value added internal audit of commercial banks could be fulfilled by carrying out the audit following up strategic decisions, risk-oriented audit,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udit and by improving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To ensure a value-added internal audit,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change the audit idea, build a scientific internal audit system, innovate internal audit method, and invest more in building internal audit talent teams.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l audit, adding value
一、商業銀行增值型內部審計發展簡述
在巴塞爾銀行監督委員會2004年制定的《巴塞爾新資本協議II》中明確要求: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工作應該符合經濟金融運行的特點,通過獨立、客觀的鑒證與咨詢活動,系統地、規范地評價銀行的治理、風險管理與控制過程,通過為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提供有價值的經營管理意見,間接的為銀行增加價值,發揮內部審計應有的作用。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在2009年將內部審計重新定義為:“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的運營。它通過應用系統的、規范的方法,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新定義的提出,標志著內部審計增加企業價值這一目標的確立。內部審計通過對組織內部管理活動進行獨立的系統評價,促進各管理職能、項目目標、社會目標及員工發展的實現來增強組織的獲利能力,并增進組織目標的實現。該定義不僅強調了內部審計與組織目標的趨同性,更強調了內部審計發展的必然方向,即增加組織價值以實現組織目標。
我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在2006年發布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審計指引》將內部審計的目標定義為:“保證國家有關經濟金融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監管部門規章的貫徹執行;在銀行業金融機構風險框架內,促使風險控制在可接受水平;改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運營,增加價值。”這一目標的提出使得以價值增值為導向成為我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發展的必然要求。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應當注重內部風險的把控及對公司治理有效性的評價,在找出銀行經營管理問題的同時,積極的提出改進措施,在提高運作效率的同時,滿足戰略需求,致力于價值創造力的提高和改善,不斷提升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我們可以看出,當前形勢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已從傳統的合規型審計向增值型審計發展,“為組織增加價值”是內部審計的首要目標,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程序也將成為商業銀行增值型內部審計的主要內容。
二、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向增值型發展的必要性
(一)適應當前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的迫切需要
面對當前新的內外部經濟環境,內部審計應當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從公司全局和戰略角度加強內部控制,降低經營風險,增強對重大問題的前瞻性研究。對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重大風險提前預警,對重大的戰略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切實的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二)實現內部審計職能轉型的必然要求
隨著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不斷完善,外部監管要求也日益嚴格。傳統意義上的內部審計職能已不能適應當前發展的需要。因此內部審計部門應遵循國際通行的專業框架與實務標準,全面提高審計質量,提升審計層次。
(三)提升商業銀行競爭力的重要措施
內部審計部門應當找好自身的角色定位,發揮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中的核心作用。目前加強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提高競爭力的重要內容。而風險管控是內部審計部門的主要職責。因此內部審計部門必須參與銀行的風險決策,不斷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體系,將創新發展與風險控制能力同步提升。
三、商業銀行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實現途徑
(一)關注公司治理目標,開展戰略決策跟蹤審計
內部審計部門需代表董事會對公司經營管理活動進行全面的監督,密切關注高級管理層的經營決策行為。圍繞公司整體戰略決策、面臨的重大風險等問題進行戰略決策跟蹤審計。重點關注業務經營體制、機制與流程方面的問題,并及時向董事會匯報,為董事會作出決策提供依據。
(二)關注行業風險變化,開展風險導向審計
內部審計部門應密切關注內部業務經營過程中面臨的行業性風險??茖W的選擇高風險的行業進行持續性、重點性審計跟蹤,揭示風險、防范風險、化解風險,確保國家金融政策得到有效執行和商業化運作的可持續發展。
(三)關注公司經營管理,開展績效管理審計
績效管理審計是現代審計的重要標志,是內部審計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也是傳導貫徹落實商業銀行經營發展戰略和指導思想的主要措施。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和互聯網金融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應當構建高性能大數據分析平臺,對海量多樣化的審計數據進行高效分析,探索創建切合大數據關聯分析的績效管理聯動審計新模式,形成全覆蓋、智能化、一體化的績效管理聯動審計新格局,
(四)關注新型審計領域,完善經濟責任審計
首先,通過建立定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實現經濟責任審計從事后審計向事前審計轉變,強化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運用。其次,實現審計重心由低向高轉變,要把審計重心更多地放在決策層面和管理層面,通過分析控制力、執行力、決策力、價值創造等方面的審計結論,作出符合職責的審計評價。最后,建立領導干部的動態考核評價體系,通過建立經濟責任審計的數據庫,在領導干部提拔任用時,可以直接從數據庫中獲取相關資料,為決策提供依據。
四、商業銀行實現增值型內部審計的保障機制
(一)建立科學的內審組織保障體系
為實現內部審計工作向增值型發展,保證審計行為既符合程序規范,又要針對增值轉型的現實需要,要建立健全以審計章程、審計管理辦法、審計工作規范和操作指南等為主要內容的一套審計制度體系框架,進一步完善制度體系內容,以統一審計內容,規范審計程序,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工作規范化程度,為增值型審計提供制度層面的支持。
(二)研究科學的審計方法體系
基于提高審計的增值目標與規避審計風險和責任,審計人員要在審計效率、質量、風險、責任之間不斷進行權衡,選擇既能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又能規避審計風險與責任,進而滿足所有權監督需要的審計方法,從而實現審計目標。應當對現有的內部審計方法進行系統整理、研究、創新,建立起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審計規劃、審計實施、審核查證、審計記錄、審計評價、審計報告和審計管理的方法體系庫??茖W的運用審計方法,以保證有效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實現內部審計增加組織價值的目標。
(三)完善非現場審計技術
完善非現場審計系統功能。及時將成熟的審計方法向全系統推廣,使得全行都能使用有效的審計方法,充分發揮非現場審計功能,逐漸實現非現場審計自動化,改進非現場審計運用方式。建立非現場審計遠程監控的常態化運行機制,落實規范、有序的非現場實時監控,將審計關口前移,不定期地對被審計單位業務活動的全過程和結果進行經常性、連續性審計監督,實現非現場審計協同作業及資源共享,確定風險監管的區域重點和業務重點,實現對被監管單位風險的即時、動態、全面監控,將審計工作由單純的事后監督變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監督相結合。實現對重要事項、重點業務及重大風險點的持續監控,發現問題及時預警,及時核實、消除風險隱患。
(四)加強內部審計人才隊伍建設
為了適應業務經營轉型的需要,商業銀行應進一步加快內部審計人才培養,打造出一支結構優化、業務精湛、勇于創新的新型職業化內部審計隊伍。培養內部審計人員樹立現代審計理念和大局觀,引導內部審計人員將增加組織價值貫穿到每一個審計項目中去;建立內部審計部門與經營管理部門的崗位輪換制度,定期讓內部審計人員與經營管理人員進行輪崗交流,既保證了向管理層不斷輸送人才,也將經營管理層的優秀人才引進,為內部審計部門注入新鮮血液。
[參 考 文 獻]
[1]馬志娟,黃杉杉.對商業銀行構建增值型內部審計的思考[J].中國內部審計,2011(3):22-25
[2]畢翼.商業銀行增值型內部審計研究[J].審計月刊,2013(12):6-8
[3]黎仁華,歐陽琴.商業銀行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功能與實現方式[J].財會學習,2008(11):54-56
[4]馮海龍.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增值功能探析[J].中國金融家,2010(12):154-155
[責任編輯:史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