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貴州三大平臺助力政府數據“聚、通、用”
繼2014年10月15日“云上貴州”系統平臺正式上線以來,2016年12月30日,旨在推進政府部門間數據互聯互通、提高大數據運用能力的“云上貴州”共享平臺也正式運行。作為國內首個省級政府數據共享平臺,“云上貴州”擁有系統平臺、開放平臺、共享平臺等多個平臺。其中“開放平臺”從2016年9月30日上線以來,運轉良好,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省級政府可機讀活數據集全面共享;“共享平臺”試運行近1年,達到了全國領先水平。隨著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工程實驗室——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的落戶,“數據鐵籠”推廣應用到了財政收支管理、國有資產經營、政府采購等領域,“云上貴州”的落地應用成效初顯。
“云上貴州”三大平臺建設
”云上貴州“三大平臺
系統平臺
“系統平臺”是貴州省委、省政府為推進政府數據資源整合、共享、開放和利用,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自主搭建的云計算系統平臺,也成為全國首個省級數據統一管理、交換、共享的云服務平臺,是全國首個實現貴州政府和公共數據“聚通用”的基礎支撐平臺。
系統平臺構成
提供四大服務產品
◆包括彈性計算、關系型數據庫、開放存儲、負載均衡四大件服務產品,可提供3368臺彈性計算服務器,972臺云數據庫服務器,數據存儲空間3000T。
采用阿里云飛天操作系統
“四統一" "四統籌"原則
◆系統平臺堅持“統一平臺、統一存儲、統一管理、統一運營,統籌存儲、統籌規范、統籌交換、統籌安全”原則
開放平臺
“開放平臺”是由貴州省衛計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環境保護廳、省質監局、省統計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科技廳、省體育局等11家省直部門提供的數據組建起來的“智慧大腦”,它的“中樞神經”和云上貴州系統平臺互通,據稱存儲量能達到3000TB
到2017年,貴州全省所有省直部門會把“云”遷移到云上貴州系統,實現數據互聯互通。“數據池”里包括醫療機構信息、農產品價格信息等相關資源,公眾用戶可按照數據主題、數據類型、數據來源這三個方面進行查找,然后通過平臺直接下載數據、利用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直接調用數據,對數據進行建模、挖掘等開發,促進政府數據在政用、民用和商用方面的探索實踐。
共享平臺
“共享平臺”已建成法人單位、人口、空間地理、宏觀經濟四大基礎庫,超過7760萬條數據成功互聯互通,貴州也成為全國第一個把四大基礎庫放在一個云平臺上全面共享的省份。
“云上貴州”四大基礎庫集中大量政府數據,吸引各類數據聚焦
主要開發建設宏觀經濟數據庫的數據管理和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涵蓋綜合、國民經濟核算、人口、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及其他等分類的共享數據庫和主題數據庫,通過元數據技術和其他多樣化的信息檢索工具,建立多數據源、多目錄之間的集成數據管理、應用體系;研究、制定與信息交換共享相關的系列標準規范機制。
共享平臺數據集聚
485個應用省61個省直單位382個,超過計劃31個市州和貴安新區103個,超過計劃13個
270萬條面向公眾開放了23個省直部門共140項270萬條綠色數據資源
為解決入庫數據格式不統一、標準不統一問題,貴州在全國率先制定了《貴州省政務數據資源管理暫行辦法》、《政府數據分類分級指南》、《政府數據資源目錄元數據描述規范》、《政府數據資源目錄編制工作指南》、《政府數據脫敏工作指南》4大標準,同時在貴陽試點“基礎元數據”等3項國家標準。
念好政府數據“聚、通、用”三字經
“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貴勝江南!”2014年7月起,在聯通、阿里巴巴等企業的支持下,貴州啟動“云上貴州”系統平臺建設,正式拉開了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的序幕。貴州先后出臺《政府數據分類分級指南》等四項地方標準,建成國內首個公共資源交易大數據平臺。特別是2016年12月“云上貴州”共享平臺正式運行,成為全國第一個把四大基礎庫放在一個云平臺上全面共享的省份。透過貴州政府數據開放共享三大平臺建設的案例,可以發現,“聚、通、用”是運用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必須念好的“三字經”。要通過“聚”,把分散在各個部門的數據,統一匯聚到一個平臺上;要圍繞“通”,建立數據共享開放標準和機制,解決數據共享開放的體制和技術難題;要緊扣“用”,擴大政府數據在政府治理的應用,來帶動各部門擴大數據應用,衍生出更多領域的應用,實現政用、商用、民用三用結合。最終實現數據共享、業務協同,使公共服務更加便捷,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路。最近幾年,全國各地興起大數據建設熱潮,內蒙古啟動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寧波落戶國內首個大數據產業基地——百度云智·寧波大數據產業基地,等等,均取得了不同的或多或少的階段性成果。展望大數據發展,必須以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為突破口,以大數據應用為基本業態,學習借鑒開展政府數據“聚、通、用”大會戰的成功經驗,強化大數據立法,抓應用,促發展,以市場立標準,打贏大數據發展的“最后一公里”。
省 市 速 遞
▲自2016年11月全國首個地方性險資對接平臺——山東保險資金項目對接平臺正式上線以來,注冊用戶數量已超過1000人次,覆蓋地方金融部門、省內大中型企業和各大保險資管機構等單位,累計發布項目規模達百余億元,為投融資雙方提供了數千次的信息服務。
▲2017年1月12日,北京首個農業電商標準聯盟成立。該聯盟由北京地區與農業電商有關的企事業單位自愿組成的行業性、地方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旨在聯合相關企業、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法人單位共同建立區域性農業電商標準的溝通、交流和推廣平臺,推動農業電商統一標準的制定和應用。
▲山東省日前出臺的《關于在全省經濟開發區開展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提升計劃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建立激勵引導機制、多元投入機制和管理服務機制,推動全省經濟開發區重點建設創新創業公共服務綜合平臺、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創業公共服務平臺。
▲江西日前印發《關于印發江西省版權輸出獎勵暫行辦法的通知》,在全國首設版權輸出獎。該獎項每3年評選一次,每次獎勵15項,每項獎勵20萬元,江西省每次將專門從省級文化事業建設費中列支300萬元作為獎勵經費。
▲日前出臺的《山東省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創新業務試點暫行辦法》明確,山東省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在開展股權投資業務基礎上,可根據其發展理念、總體規劃和市場定位,積極穩妥地開展債券投資、受托資產管理、私募基金管理、不良資產收購處置和資產證券化等創新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