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旭
(長春市特殊教育學校,長春 130000)
聽覺障礙兒童學前融合教育支持策略探析
梁 旭
(長春市特殊教育學校,長春 130000)
本文系統說明了學前融合教育的基本含義,對產生聽覺障礙兒童的心理特征做出了準確判斷,探索出一條合理的教育支持策略,有效推動了聽障兒童學前融合教育的質量。
聽覺障礙;學前融合;教育;策略
學前融合教育主張融合,不要隔離,這種教育認為不論孩子的能力存在怎樣的差異,孩子都有權利參加學前教育活動。目前,中國的學前融合教育還在發展中,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積極努力。
學前融合教育在學前教育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是簡單的一些特殊兒童來到幼兒園參與學習的過程,學前融合教育主要利用教育實踐來體現。研究兒童的發展要重點考慮三個影響兒童的因素,分別是家庭、社區及社會。
學前融合教育目的是推動特殊兒童進行學習的參與程度,而且要把社會歸屬感開發作為重要的評價標準。國內很多研究人員對聽覺障礙兒童的融合情況做出了觀察,觀察結果說明在融合教育環境下聽障兒童暴露了很多問題,如上課的活動參與程度不夠,不能和小朋友進行正常交往。因此,要想使聽障兒童可以真正適應學前教育,需要對他們進行科學有效的支持。
聽障兒童最主要的障礙就是在聽覺方面出現的障礙,它會嚴重影響兒童的語言發展。助聽器這些設備雖然可以對兒童的聽力進行有效補償,推動聽障兒童在語言方面的發展。但是,當前的助聽設備還不能完全取代人耳,所以其聽覺還有特別多的限制。
2.1 聽覺的能力
在非常嘈雜的情況下,聽障兒童的聽力會受到較大影響。依照幼兒學習特征,幼兒園主要是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而且幼兒園一個班的人數一般都較多,存在聽覺障礙的兒童參加活動時,由于環境混亂,其聽力效果很差,也會嚴重阻礙聽障兒童和其他正常小朋友的互動效果。
2.2 對教學環境有嚴格要求
由于聲波碰到墻面會出現反射效果,而且反射過程是重復多次的。這些反射聲波到達人耳后還會出現反射,過一段時間才會慢慢減弱,有余音的感覺,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混響。如果上課的教室里混響時間太長,就會讓屋子里的聲音出現模糊現象,對聽覺障礙兒童有很大的干擾,使其對聲音的獲取變得更加困難。
2.3 語言的發展
聽覺障礙兒童不管是在語言表達能力還是語言描述方面都和正常兒童存在很大差異。學前教育階段屬于兒童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正常兒童學習語言的方法是利用日常的語言交往進行的,持續的語言積累慢慢發展為真正的口語能力。聽覺障礙兒童因為聽力缺失,其在平時的語言學習過程中會更加吃力。另外,一些聽障兒童的聽力損失特別嚴重,即使有一些設備幫助,但聽力的補償效果不明顯,導致其語言能力很差,阻礙了他們和正常兒童的溝通。
聽力的限制會對這些存在聽障能力的兒童各方面產生影響,在社會發展及認知力上都會產生很大阻礙。社會性方面主要指在與其他小朋友進行交往時,語言溝通不強,不能很好地參與到活動中,慢慢地會出現很多行為問題。在認知方面會影響這些兒童的抽象與邏輯思維的進步和發展。
針對聽障兒童的心理特征,學前融合教育的支持有兩方面:一是要根據聽障兒童的不足做好補償性教育,二是要推動聽障兒童適應學前教育。
3.1 按聽障兒童的發展進行融合的模式
依照兒童的融合程度可以把融合教育分成三類,即:完全融合、部分融合、資源融合。完全融合把聽障兒童放在普通班級,和正常兒童共同參加教學活動。部分融合是讓聽障兒童在一些固定的時間和正常兒童一起活動,但其他時間還是要和特殊兒童在特殊教育班級。資源融合是讓聽障兒童接受教師的個別指導。應按照聽障兒童的實際需要選擇適合的融合教育模式。
3.2 系統研究支持的策略
很多學者專家的研究都說明在融合教育環境下對聽障兒童的關注度還不夠,聽障兒童和正常兒童進行交往時,缺少主動交往的勇氣,時間一長會發展成為聽障兒童疏遠正常兒童。因此,要提高融合教育的質量,學校應該對聽障兒童進行保護和鼓勵,幫助其更好地適應環境。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學校必須要注意教室的聲學環境,這里主要指混響時間。同時,可以使用FM調頻系統,利用說話人的麥克風,結合助聽設備將語音信號傳送到耳朵里,有效減輕噪音及回音。利用FM調頻系統能夠幫助聽障兒童有效地獲取信息,提高學習質量。很多專家學者也探究出一些有用的教學支持策略,如合作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一對一地開展,協助教師可以協助主講教師上課。準備性教學是在課前幫聽障兒童對教學知識做好準備和預習。另外,一些分散的活動也可以推動兒童的發展,如角色游戲及運動活動等,這些游戲都可以很好地推動學生參與到集體活動中來。由于聽障兒童在環境相對混亂的情況下聽力會更加不足,在一些角色游戲中不容易和其他小朋友進行有效互動,因此老師必須認真注意聽障兒童進行游戲過程中的表現,提供足夠的支持,做好積極的引導,推動兒童參與到游戲活動中來。準備性教學應用在課堂中可以幫助聽障兒童充分掌握游戲規則,理解游戲的主題。
3.3 建設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
學前融合教育中,聽障兒童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在這種環境中會感到非常舒服。首先,要建設營造這樣的環境,老師一定要尊重聽障兒童,要相信這些兒童也一樣擁有很大的潛能。按照兒童的能力慢慢降低一部分輔助支持,推動其更好地適應普通學前教育的環境。其次,為了促進聽障兒童的進步,學校老師可以通過情感滲透,教導普通兒童可以從心理上和行為上真正接受聽障兒童,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按照學生年齡大小開展一些適合學生進行的活動,可以提高聽障兒童參加這些活動的積極性。再次,家長對于孩子的影響作用很大,甚至可以影響他們一生,聽障兒童的家長應積極和學前教育部門做好有效溝通,參與一些干預計劃的制定。同時,可以讓正常兒童的家長真實地了解這些聽覺障礙兒童的發展情況,讓家長們可以真正明白融合教育的意義,逐漸接受聽覺障礙兒童和他們的家長。普通兒童的家長在心理和行為上接受聽覺障礙兒童可以直接影響普通兒童對聽障兒童的認知和態度。因此,我們可以從學校老師、聽障兒童的朋友、聽障兒童的家長三個方面,創造一個平等的環境,促進聽覺障礙兒童在學前融合教育中的發展。
當前,學前融合教育已經成為聽覺障礙兒童適應學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學前融合教育并非機械地把聽障兒童安排在普通幼兒園開展學前教育,它最重要的目的是利用融合教育的環境,讓聽障兒童可以更好地融入與適應這樣的環境氛圍,盡可能地開發聽障兒童潛能。因此,要正確理解學前融合教育的內涵,一切以兒童實際的需要作為出發依據,持續完善服務策略,建設好聽障兒童學前融合教育體系。
[1] 周念麗.學前融合教育的比較與實證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 胡碧穎,李克建.學前融合教育質量:相關概念解析與評價工具的理論構想[J].中國特殊教育,2012,(05):3-7.
[3] 姚雅萍.基于全納教育的聽障幼兒教學策略的個案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7.
[4] 季蘭芬.聾兒在融合教育活動中的情況調查[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5,(01):34-37.
[5] 談秀著,尹堅勤.普通幼兒園中特殊教育服務現狀調查與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8,(05):13-16.
[6] 劉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Study on the strategies of pre-school integration education support for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LIANG Xu
(Changchu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Changchun 130000, Chin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lains the basic meaning of pre-school fusion education, makes an accurate judgment on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and explores a reasonable educational support strategy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for hearing impaired children.
Hearing impairment; Pre-school fusion; Education; Strategy
2017-04-18
G769.2
B
1674-8646(2017)14-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