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銳
秦皇島市規劃局海港區分局
基于土地利用規劃與城鄉規劃差異分析及協調途徑探索
李明銳
秦皇島市規劃局海港區分局
土地利用規劃與城鄉規劃作為我國戰略引導層面的兩大空間規劃,其中規劃對象、理論概念、編制實踐等方面具備千絲萬縷的聯系。土地利用規劃與城鄉規劃相互協調的問題涉及范圍較廣,要對其中機構進行整合、流程進行合理編制,尤其是在編制過程中的關鍵性技術問題要予以高度重視。只有做好兩規的差異分析與協調途徑,才能充分發揮我國土地資源的真正作用。綜上所述,本文將對土地利用規劃與城鄉規劃的差異進行分析,并對其協調路徑進行探索。以期促進我國城鎮化的發展進程。
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差異分析;協調途徑
土地利用規劃與城鄉規劃作為我國特殊國情中的重要產物,對于促進城鄉空間發展與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產生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深入,土地資源的稀缺問題日益增加,兩規之間所存在的矛盾也逐漸凸顯出來。因此,基于健康城鎮化的發展,便要對兩規進行不斷協調。
對土地利用規劃進行編制與實施的是國土資源部門,而對城鄉規劃編制與實施的是城鄉建設規劃部門。二者都屬于同級別的國家行政管理部門。土地利用規劃作為國土資源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以國民經濟發展[1]、社會需求、土地資源適宜性為基礎,對土地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整理等安排行為。而對于城鄉規劃來說,其主要是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前提,對城鄉整體空間資源的合理配置。
從發展進程方面來說,土地利用規劃的發展落后于城市規劃。由于體系等多種原因,導致規劃工作不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對于城鄉規劃來說,由于其起步較早,但對其進行大規模的城鄉規劃編制工作是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那時,相關基礎理論與規劃實踐都開始趨于成熟。從規劃內容方面來說,土地利用規劃作為國土規劃的一種,在進行區域規劃過程中,要對土地利用規劃進行優先綜合考慮。城鄉規劃則是要對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進行綜合性考慮,才能將規劃范圍內的土地資源作為主要載體,并對空間進行合理布局。
土地利用規劃的編制方式主要是根據總體到局部,由上至下、分級開展。而對于城鄉規劃的編制方式來說,其主要采用的便是將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互結合的編制路線。在土地利用規劃中的編制工作主要是對土地資源合理利用進行強調,尤其是針對耕地資源的保護、占用[2]、分配方面,利用自上而下、層層下達的方式,主要特點便是具備極強的計劃性。在城鄉規劃的編制過程中,主要重點在于對土地資源進行集約利用管理,同時還要對城市空間資源進行合理、科學的布局安排。
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相關規定,土地利用規劃的期限主要有國務院決定,并通過我國行政主管部門的正式發文,才能對全國范圍內的各級土地資源進行整體規劃。同時在規劃期會做出相關明確規定。城鄉規劃的規劃期限主要由負責組織規劃編制的政府部門,結合所在城市的綜合發展條件、發展趨勢等外界因素進行確定。
從用地口徑方面來說,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將工礦用地與特殊用地分為單獨類型,并沒有將其納入到城市建設用地的范圍中。對于人口統計方面,土地利用規劃城市駐地戶籍人進行統計,而城鄉規劃中不僅囊括戶籍人口,同時還包含雖戶籍不在當地,當在城市中長期居住的人群。
在《城鄉規劃法》與《土地管理法》中明確規定了兩規之間的銜接關系,但并沒具體指出兩規之間的制約關系,同時也沒有對違反兩規的行為做出處罰規定。法律對于任何個體行為都具備規范化的作用。因此,要想實現兩規之間達到協調狀態,便需要構建配套的立法規定,以達到對具體工作進行約束與引導的作用。
城鄉規劃部門與土地規劃部門應構建科學、高效的協調機制,以在技術層面促進兩規之間的互通性不斷提升,并構建兩規的成果協調制度,使得各個成果之間具備可比性、互通性。在2012年頒布的《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是加強國土部門與現行土地規劃之間的銜接密度,同時針對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三類用地進行了充分銜接分類。三類用地是城鄉規劃的重要建設基礎,并加強各地類空間、數量與兩規互相落實[3]。
土地利用規劃的主要特點便是全局性規劃方式,用重視對土地資源進行通盤考察工作。針對我國日益緊張的資源環境條件,尤其是針對城鎮化的建設進程中對耕地以及農田的不斷占用。在《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了“確保中國18億畝耕地紅線”的規定底線。其主要作為土地空間規模布局的重要依據。
為充分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需要,兩規的管理部門與學術界應加大新型規劃類型的探索力度,例如城鄉統籌規劃、區域協調規劃等。這些新型規劃制度是打破傳統規劃與城鄉之間的關系,并受到行政區劃等多方面因素的約束。應從城鄉建設用地保持用地的增減平衡、農用地占地平衡等。只有從全新規劃視角對城市建設的整體發展進行審視,才能為兩規的協調奠定堅實基礎。
基于我國特殊國情前提下,要開始構建與完善城鄉規劃部門與土地利用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這也是短期內實現兩規協調的有效途徑。在對土地利用規劃與城鄉規劃進行編制的過程中,要征求各方面意見并構建制度化、規范化的部門交流會議,加強相關意見、建議在規劃編制成果中的反饋與落實力度。另外,還要合理利用數字化信息手段,構建兩規協調信息化交流平臺,以提升整體的應用管理水平。
土地利用規劃與城鄉規劃之間存在較大的矛盾,因此要加大協調二者之間關系的力度,才能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并為稀缺的耕地資源提供有效保護。相信通過各個部門的共同努力,可以充分實現兩規之間的協調目的,并促進我國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發展進程。
[1]牛俊蜻.縣域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協調的技術框架研究[D].西北大學,2011.
[2]田光明.城鄉統籌視角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1.
[3]彭敏.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協調研究[D].西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