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劉蓉
吉林建筑大學
淺析體驗式消費空間的靜態情境營造策略
李冰 劉蓉
吉林建筑大學
伴隨著國內經濟飛速發展,消費者的消費環境也呈多元化發展,對消費者來說,消費環境的體驗甚至大于消費本身的體驗,因此,在這種背景的推動下,消費空間設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文借助了梅洛-龐蒂的知覺現象學,為體驗式消費空間的靜態情境營造提供了新的視角與策略。
消費空間;體驗;靜態情境
“我們是由光所生育。通過光我們感覺到季節變化。只是由于光的指引我們得以知悉這個世界。由此得出這么個想法:物質是消耗了的光。對我而言自然光是唯一的光……自然光是唯一使建筑成為藝術的光。”
——路易斯-康
不同于我國在建筑上發展歷程,西方建筑主要強調的是豎向發展。從早期萬神廟的建筑形式到當今框架結構的承重體系的出現,使得建筑的開窗形式擺脫禁錮,采光十分充足。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運用光線。對光線的濫用會直接導致空間氛圍營造的破壞。因此,我們應對光線進行合理的控制,讓光線發揮作用,營造出良好的空間氛圍。在上海正大廣場中,其端部的一個中庭的采光形式也采用了同種手法。光影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墻上緩慢移動,強調了豎向空間延伸的同時,也讓消費者們感知到了時間這一維度的奇幻體驗。
霍爾認為,相當一部分建筑師對于光線的運用都十分重視。建筑的“知覺精神”和“形而上學的力度”均來自于實體和虛空塑造而出的光與影、透明程度和光澤性。自然光的變化無窮無盡,并且直接引導著城市與建筑的強度。在光影的作用下,建筑空間才能夠完美的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人們對于色彩的重量感、體積感、距離感和溫度感等這一類感覺都是通過色彩的通感效應,是借助于這些感覺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現象。色彩在給予我們視覺沖擊的同時,也正在刺激并且作用于我們的各類知覺(味覺、聽覺、嗅覺和觸覺等),從而我們可以從色彩中體會到視覺之外的酸甜、苦辣、冷暖等。同樣,我們也可以在色彩中感覺到空間上的遠近、高矮、寬窄等多個方面。
德國SKYLINE PLAZA位于法蘭克福西部的金融中心,3.8萬平方米的空間中匯集了180家商店和餐廳。SKYLINE PLAZA有四個入口,四個外立面,通過赤、橙、黃、綠、青、藍、紫的漸變,每個入口形成四種不同的顏色。四種變化、四種味道,也創造了四個獨特的記憶點。門口都設有咖啡館,以五彩繽紛的樹和傘作為裝飾,增加了休閑氛圍的同時,也為前來購物的消費者帶來了愉悅心情。
視覺為我們提供了空間的三維影像,而觸覺體驗可以讓我們更加真切地去感受空間,觸碰空間,是空間意識的最初來源。現象學為建筑設計解決各種問題的關鍵點在于對物體綜合感知的把握。而觸覺系統恰好可以將各知覺系統連接與綜合起來,從而達到對物體的綜合感知。因此,在我們能夠直接觸碰的部位應著重加強其觸覺的設計,重視其肌理質感,如:材料的選擇、施工的工藝、細部的斟酌、構造邏輯上的合理性等等。而那些只能夠傳達視覺方面感知的部位,當喚起消費者們對記憶和經驗中的肌理和質感感受時,尤其是產生色彩心理上的共鳴與聯想時,空間體驗將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日本博多水城在材料的選擇上采用了石質材料,彰顯了消費空間中自然與時代相結合的氛圍。不同色彩、質感的石料堆砌而成基座的主體部分,從街道立面底部的運河起,形成斷層立面的形式,宛如被河流成年累月侵蝕而形成的峽谷一般。消費者們通過視覺與觸覺的體驗結合,仿若置身于自然的大峽谷之中,享受著美好的購物時光。
由于人們的聽覺器官十分敏銳,可以分辨出微妙的詩韻變化等,所以詩人可以借助于詩歌來傳遞出聲音的韻律。在建筑空間的表達中,設計師也可以像詩人一樣,借助于聲學和音響設施的處理來表達空間的韻律,聲音可以塑造空間。同樣,當消費者們置身于空間中時,可以借助于聲音來丈量空間的尺度,更好地把握空間。每一個空間都擁有屬于自己的獨特聲音,建筑工地的施工聲音、公園的鳥鳴、學校的鈴聲……,這些聲音都可以使我們識別出我們所處的空間環境。一些空間匯聚了不同的聲音,將其或疏遠、或間離,使其背景化。
值得一提的是,喜盈門國際建材品牌中心的背景音樂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由國際著名指揮家卡拉揚改編的古典室內音樂,將音樂與雕塑融為一體,濃厚的藝術氣息與寬敞大氣的環境相互映襯,將商場的高端氛圍做到了極致。可以說,這個商場是將音樂、香氛、雕塑與環境結合的中國高端商業氛圍品牌塑造的典范。消費空間的定位除了入駐的品牌,主要通過氛圍來體現。同時,氛圍又對品牌定位起到了作用。經營者通過對消費空間氛圍的塑造和調整來達到讓目標消費群體認同的目的。
嗅覺、味覺在空間氛圍的營造中也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區別于視覺、觸覺等其他知覺體系,嗅覺和味覺在空間的營造中起到的作用是微妙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這種作用是微妙的、奇特的、而又令人難以忘懷的。帕拉斯瑪也認可這兩種知覺系統對于空間的重要性,他指出人們對空氣氣味的記憶是對空間最強的記憶。嗅覺能夠喚醒一個被遺忘的景象,能夠引起視覺記憶。
新加坡淡濱尼購物中心是新加坡典型的社區型購物中心。淡濱尼最獨特的就是它濃厚的生活氣息。幾乎各個樓層都安排了與百姓生活相關的餐飲。進入大堂,就有日常生活中熟悉誘人的面包香味,給人以家一般溫馨的感覺。嗅覺,可以讓人儲存對品牌的記憶,獨特的香味讓消費者產生對購物中心的特定聯想,對提升品牌形象,增加消費者滿意度等都起著微妙的作用,甚至延長了消費者在購物中心停留閑逛的時間。
綜上所述,與知覺現象學相結合,在空間靜態情境的營造中,主要強調了知覺,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與味覺對于空間現象營造的重要性與具體營造方法。為體驗式消費空間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1] [美]B約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爾摩著.體驗經濟.夏頁良,魯煒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5
[2] 沈克寧.建筑現象學[].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56.
[3]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著.知覺現象學[M].姜志輝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