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寧寧
(東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哈爾濱 150030)
?
新鄉賢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
丁寧寧
(東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哈爾濱 150030)
鄉賢文化是鄉村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鄉村社會中,崇尚賢德、誠信友善等優秀的文化基因應與時俱進,發揮到新鄉賢文化中,對于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扎根具有重要促進作用,也對鄉村文化的治理有著極大影響。本文重點介紹新鄉賢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提出了解決新鄉賢體制障礙的辦法。
新鄉賢;鄉村治理;作用
鄉鎮干部對于目前實現“三強兩高”目標的過程中,大力推進鄉村文化治理所取得的成績應給予充分肯定,對于農民文化生活日趨豐富、文化消費水平穩步提高、文化需求不斷滿足的治理成績有較強的認同感。同時,部分基層干部對當前農村文化治理的現狀表現出謹慎的樂觀,甚至是深度擔憂。我國鄉鎮干部在反映的當前鄉村文化治理中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包括缺乏文化管理優秀人才、缺少文化活動資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傳統文化藝術面臨失傳等。尤其應當引起重視的是,鄉鎮干部對新農村建設中先進價值觀不能落地的問題有較大反響。目前,全國有46%的鄉鎮干部選擇了“文化活動缺乏先進價值觀引導”,認為當前農村文化活動中價值觀空洞、先進價值觀缺失的問題比較嚴重;另有15.3%的鄉鎮干部認為宗教在鄉村的復蘇和蔓延已經影響到基層黨組織在文化治理方面的領導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提速,大量優秀文化人才由農村流出而沒有返鄉,農村文化治理空心化問題日漸突出。不少干部反映,目前鄉村特色歷史文化資源損壞嚴重,黨的創新理論成果難以傳播,封建迷信以及各種庸俗低俗的價值觀正在鄉村回潮,這一調查結果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大多數鄉鎮干部對新鄉賢群體參與和推進鄉村文化治理寄予厚望。關于新鄉賢在鄉村文化治理中最應該發揮的作用,鄉鎮干部認為主要包括教化鄉民,以提高鄉村道德水平、裁決鄰里糾紛、維護公平正義、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道德示范引領和協助興辦鄉村基礎文化設施。
根據調查,新鄉賢在鄉村文化治理中應該發揮的作用可以歸納為四類。一是在鄉村道德倫理建設方面發揮引領作用。新鄉賢要通過提高自身修養,充當鄉村道德模范,對其他鄉村居民產生道德示范和道德引導的作用。通過調節鄰里糾紛,充當矛盾調解員、感情聯絡員、秩序維護員,發揮建立和維護基層道德秩序的作用。二是在鄉村日常文化事務治理中的組織協調作用。新鄉賢要充分利用人脈資源廣、組織動員能力強、民意基礎厚的優勢,在農民重大傳統節慶活動、日常文化娛樂活動、婚喪嫁娶禮儀活動中,發揮牽針引線、聯絡溝通、組織實施的作用。三是在黨的創新理論和具體政策傳播中的宣傳解釋作用。要把新鄉賢知識優勢、工作實踐優勢、社會閱歷優勢發揮出來,幫助農民更加準確地了解黨的涉農政策,增強農民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認同感,讓黨的創新理論和涉農政策更加精準地傳播。四是要發揮新鄉賢在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的樞紐紐帶作用。要讓新鄉賢利用祠堂、村民文化廣場、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平臺傳播傳統文化知識,利用修訂家譜、主持祭祀等活動挖掘本地特色傳統文化資源,利用宣講會、大課堂、村民講座等形式宣傳本土歷史典故,做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統價值觀念的捍衛者,讓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在本鄉本村和附近地區落地生根。
對新鄉賢參與鄉村文化治理的擔憂和阻礙因素的調查結果表明,要發揮新鄉賢在鄉村文化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就要正確處理好新鄉賢與村居“兩委”的關系,建立健全相關的活動平臺,找到新鄉賢參與鄉村文化治理的合理切入點。正確處理新鄉賢與村居“兩委”的關系是發揮新鄉賢作用的關鍵。要明確新鄉賢和村支部村委會之間是“輔”和“主”的關系、“謀”與“斷”的關系。要防止村“兩委”太強勢、鄉賢理事會太薄弱的現象,防止鄉賢理事會淪為擺設,無法發揮新鄉賢在鄉村事務治理中的積極作用;也要防止村“兩委”對鄉賢理事會的治理建議不加思考全盤采納,使得鄉賢理事會越俎代庖,架空黨委和政府的村級事務決策權。建立健全相關的活動平臺是發揮新鄉賢作用的必要前提。首先是新鄉賢活動的組織平臺。通過組建縣、鄉、村三級鄉賢協會、鄉賢參事會或商會等社會組織的形式,鼓勵和支持新鄉賢積極參與鄉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和鄉村公益文化事務治理。其次是新鄉賢引領鄉風文明的教化平臺。通過鄉賢理事會、鄉賢調解員、鄉賢宣講員等形式,邀請新鄉賢參與鄉村文化治理,傳承和弘揚鄉村文明。再次是新鄉賢培養選拔的提升平臺。實行鄉賢掛職村官和鄉鎮長助理等制度,鼓勵和支持新鄉賢參與農村基層文化事務治理,緩解農村日益嚴重的“空心化”“空巢化”現象,構建兼具鄉土性與現代性的特色鄉村治理模式。
通過調查,很多受訪者認為當前培養新鄉賢的必要途徑主要包括加強輿論宣傳、給予必要的資金扶持、解決新鄉賢回鄉的養老醫療障礙、加強組織聯系和培養等。要吸引更多的離退休干部、創業成功人士、知識分子等返回鄉村從事文化治理工作,必須從這些方面著手,營造環境、主動發現、規范培養,強化組織關懷和制度引導。具體可從以下幾點做起:一是營造環境。通過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和手機等媒體,加強輿論宣傳,弘揚鄉賢文化,為更多離退休干部、知識分子、優秀農民工、企業家等返回鄉村、反哺鄉村鼓與呼,通過宣傳和文化部門聯合開展“尋找新鄉賢”活動,在全社會形成尊重新鄉賢、培育新鄉賢、支持新鄉賢的良好輿論氛圍。二是主動發現。通過村民推薦、組織選拔等方式發現一批新鄉賢帶頭人,鼓勵他們回鄉參與文化事務、投資基礎文化設施和公共文化服務項目,逐步形成一批有見識、有擔當、有威望又自愿扎根鄉土的新鄉賢群體。三是規范培養。通過在市縣級黨校主體班中增設新鄉賢主題培訓班次,通過有組織的培訓和輪訓,提高新鄉賢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意識,提高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文化平臺參與鄉村文化治理的水平,增強對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和把握能力。四是組織關懷。針對新鄉賢重回鄉村參與文化治理的養老障礙、醫療障礙等,各部門要聯合行動、創新機制,妥善解決新鄉賢參與鄉村文化治理的后顧之憂。五是制度引導。為鄉村社會在法治與德治、自治與共治的框架內形成良性互動建立配套制度,提高村民法制意識,培養村民民主精神,增強村民參與文化治理的能力。同時,警惕少數道德短板的人滲透到新鄉賢組織中來,變成“新鄉霸”。
通過新鄉賢在鄉村治理中的種種應用和不斷的調研和回訪,目前我國的鄉村文化從總體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村集體和村干部的不懈努力,很多優秀的鄉賢主體都是農村優秀的基層干部和道德模范典型,這些主體的不斷堅持和努力必將能夠為我國鄉村治理帶來更加嶄新的變化。
[1] 黨曉虹,樊志民.傳統鄉規民約的歷史反思及其當代啟示——鄉村精英、國家政權和農民互動的視角[J].中國農史,2010,(04):89-92.
[2] 連佳蕙,郭麗媛.論“新鄉賢”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6):41-45.
[3] 馬永定.新鄉賢及鄉賢組織參與現代鄉村治理的實踐與思考——以紹興市為例[J].公安學刊(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16,(04):76-78.
[4] 任九光.“鄉賢”的歷史發展與近代突變——兼論新鄉賢建設應汲取的歷史經驗教訓[J].教育文化論壇,2016,(03):93-94.
[5] 張兆成.論傳統鄉賢與現代新鄉賢的內涵界定與社會功能[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4):65-68.
The role of the county sage in rural governance
DING Ning-ning
(College of Marxism,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The county sage culture is a form of rural culture, but also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rural society, it advocates that virtuous virtues, honesty, friendship and other excellent cultural genes should be kept pace with the times, which has played the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ole the county sage in rural governa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to the obstacles of the county sage system.
The county sage; Rural governance; Role
2017-01-17
丁寧寧(1992-),女,在讀碩士。
D422
B
1674-8646(2017)07-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