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楊 鄒佳君 董 瑤
1.秦皇島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2.秦皇島市環境保護監測站3.秦皇島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關于環境統計數據的分析與思考
李 楊1鄒佳君2董 瑤3
1.秦皇島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2.秦皇島市環境保護監測站3.秦皇島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近年來環境問題已成成為嚴重影響城鄉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大問題,環境統計數據的管理對于治理環境污染保護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現階段環境統計數據工作的首要任務是提升數據統計質量、增強數據分析利用力度,為我國環境問題的治理提供依據。
環境統計數據;特點分析;應用
環境統計是統計學的新發展,伴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而不斷發展。環境統計要求綜合全面的反應行業和區域內環境質量情況和污染物排放情況。
(1)全面性。根據最新的國家環境統計數據要求,從管理的類別上看,環境統計數據需要完成對六大類環境數據的統計,分別是工業、農業、城鎮生活、機動車污染、集中式污染源和環境管理;從國民經濟領域分析,需要完成國家經濟行業分類中包括工業、農業、采礦業、牧業等42個行業大類,統計之后需要按照地區和流域進行分類整理;從包含的基本信息上看,環境統計數據需要統計企業單位性質、組織機構到嗎、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產量等700個門類的數據。
(2)延續性。延續性主要體現在我國從1995年開始進行環境統計數據工作,至今已連續進行了二十多年,有別于多年一次的統計,每年的環境統計數據中對于已經淘汰的行業進行刪除,同時新增最新的污染源,實現了每年的更新換代。統計數據的延續性保證了該數據能夠正確反應多年來我國環境污染和治理情況。
(3)獨立性。環境統計數據是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和監督下進行的,不受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直接管轄,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數據的形成具有嚴謹的工作流程,并受到相關部門的核查和監督,體現在完整、規范、科學等方面。
(4)代表性。環境統計數據中包含了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不同污染物等類別,可以通過數據的比對和處理,得出特定行業和流域內的環境污染物總量及年均變化。由此看來,該數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是在研究特定領域污染物排放的時候,具有重要的價值。
通過環境統計數據,可以很方便的確定該流域內主要的廢水排放行業、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污染物排放量這兩項水體主要污染物排放最多的企業等,然后結合現階段行業或者企業對應的單位產值污染物排放量數據,能夠為管理部門提供未來產業調整所需要的數據,并未下一階段城市企業改革提供依據。進一步的,通過具有數據分析功能的平臺,實現企業地理坐標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信息的錄入,能夠對不同行業污染點的遙感分析和科學管理。
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燃料煤消耗、粉塵排放、氣態重金屬排放等。在大氣污染分析領域,利用環境統計數據可以完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行業產值的比對,為未來產業升級和調整提供依據。與此同時,在同一行業內,分析不同企業的單位產值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可以對同行業的企業打“環境分”,并作為今后考核的重要指標。
(1)污染源調查范圍較窄。隨著市場經濟多樣化,產業結構調整的加快,各地區各行業涉及的經濟成分、經濟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局部污染正發生結構性變化,必須動態跟蹤統計對象的信息。(2)個體數據有錯漏。環境統計工作涉及數量龐大的污染源和冗雜的指標體系。部分企業考慮到經濟利益因素,擔心環保部門將統計數據與排污收費或環保處罰等掛鉤,不愿意填報真實數據。(3)現行的污染物計算方法不明確,報表制度只要求企業對總排放量進行上報,但是環境統計人員無法準確得知企業時使用何種方法計算的各種污染物排放總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企業虛報瞞報情況的發生,環境保護部門無法真實掌握當地環境污染情況。
(1)現階段實行的季度報表制度實效性不強,數據使用不方便。環境統計數據的季報收到上報時間、數據質量和統計方式的制約,對于環境監管的作用非常薄弱。(2)年度報告制度需要完善。年報制度采用逐級上報,分級審核的制度,每年的環境監測數據要在次年三月才能完成初步的會審,知道每年的環境保護日才能對外公布,環境統計數據的滯后性導致社會公眾無法及時掌握當地環境質量數據。(3)環境統計數據的綜合分析時效性較差。環境統計數據的滯后性導致當年的分析數據只能用作事后分析,后期開發利用的程度很低。
現階段環境統計工作缺乏有活力的考核機制,很多地方職能部門只是將數據統計當作一項常規任務來完成,缺乏對于工作人員和部門的考核獎懲機制。建議未來在制度建設方面采用多形式的手段。
環境數據統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職業,及需要統計學的專業背景,有要求掌握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等領域的相關內容。所以各單位需要有層次的進行環境統計工作的培訓工作,在培訓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提升綜合業務能力,同時需要增強政治覺悟,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
對新環境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環境問題,要用強有力的數據支持、解釋。特別增加對城市生活垃圾、危險廢物、城市生活污水受納水體、三產服務業、機動車尾氣、農村環境污染以及全球變暖等環境問題的統計,開展溫室氣體,特別是CO2排放統計方法的研究。
實行抽樣推算、總量測算、分級核算是我國統計部門的重大改革,是提高國民經濟統計數據質量的重要手段。“下算一級”是許多經濟發達國家的統計方法,也是我國統計制度的發展方向。
環境統計真實客觀的反應了當地的環境質量情況,我們必須提環境統計數據的重視程度,健全體制機制,加強領導監督,為環境污染治理和產業規劃提供真實有效的參考數據。
[1]林志凌,蘇華軻,陳婉雯.淺談環境統計數據特點及運用[J].廣東化工,2014,(16):146-147.
[2]施艷.探討如何提高環境統計數據的質量[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02):88.
[3]金麗莉.環境統計數據質量控制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12):205-206.
[4]陳翠芝.關于提高環境統計數據質量的探討[J].環境污染與防治,1990,(02):35-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