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桂麗 藺 曉 李佳林
可持續發展下建筑給排水優化
隨著我國對外交流的不斷加深,國外建筑企業在我國開設分公司,這對我國本的建筑企業帶來了嚴重的沖擊,很多的設計和管理問題逐漸的暴露出來。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的設計中存在弊端影響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本土企業的競爭力。文章針對給排水系統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建筑工程;給排水;可持續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壯大,帶動了一些建筑行業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有諸多問題要解決,尤其是給排水問題,排水問題對建筑工程有至關重要的聯系,受到我國技術發展的影響,給排水技術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我國的城鎮化進程速度加快,人們利用水資源的數量也在不斷上升,建筑耗能方面也是我國目前面臨的一個難題。能源消耗中的建筑給排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目前我國的建筑業取得較大發展,同時水資源消耗的問題也不容小覷,所以我國的建筑給排水技術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目前的建筑給排水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消防排水、生活排水、
在建筑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很多施工企業對于建筑的外觀、主體的施工質量過分的重視,對于給排水系統卻缺少必要的重視,在給排水系統的設計過程中,有時會忽略實際情況,設計中對于存在的問題缺少必要的預見,因此給排水系統的設計留下很多的弊端。在排水方面只考慮局部范圍排水,在給水方面沒有根據高度、供給范圍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往往導致很多高層建筑物頂樓在用水高峰期內無法實現有效的供水。甚至很多的建筑工程對于給排水根本沒有進行規劃,在進行排水管網設計中沒有綜合考慮,只是進行孤立的設計,導致排水管網中銜接存在弊端。
建筑用料的很多方面還存在漏洞,這才導致了在一定的程度上泄漏問題,許多排水的設備完全是為了方便安全,都會安放在地下,然而會導致大量的浪費,因為如果不經常檢查就會出現給排水設施泄漏水資源的現象。另一方面,很多單位為了節約成本,購買一些廉價的排水設備,時間長一點,這些設備由于老化問題大量漏水。
給排水設計的環節較多,涉及的范圍較廣,由于我國沒有一套健全和完善的給排水設計流程,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比較大,這就造成了給排水管網細節設計的不合理。管道的坡度不合理,這些因素都影響了給排水的效果,管線的搭建不合理,給排水管線與其他管線咋設計中存在沖突,這都影響了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的正常施工,從而也會影響到后期的使用。
目前看來,科技的進步已經在給排水系統的設計中逐漸的應用,但是其應用程度與其他行業相比遠遠落后。這主要是由于建筑工程企業對于給排水沒有應有的重視,雖然在系統的設計中已經逐步的應用,但是在后期思維維護和調度運行中還沒有進行應用。尤其是在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應用更是微乎其微,這影響了我國給排水系統的設計和管理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大大的不利于促進我國給排水的發展。
建筑工程的給排水關系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強化建筑施工企業相關工作人員甚至是全體員工的思想觀念,加大宣傳力度,讓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員充分的認識到給排水管網對于建筑工程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夠科學的規劃給排水系統。建筑工程需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要,來采取對于不同用途的建筑物采取不同的給排水規劃方式,在設計和規劃給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過程中,需要考慮二者及二者與其他管道之間的關系,運用聯系的思想進行設計,完全杜絕偏面的孤立的設計給排水系統,科學分析、統籌安排,保障建筑行業給排水的順利進行。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對于建筑物的給排水系統的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標,我國建筑行業受到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比較深刻。現代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設計中仍然按照原有的設計標準進行設計,這樣設計出來的方案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了,無法保障人們的正常生活,甚至嚴重的會減少建筑物的壽命,造成人員的傷害。因此在設計建筑工程給排水管網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對于設計標準進行適當的發展。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在給排水管網的設計中更加的重要。相關的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全方面的搜集資料,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預見性,這樣才能保障供水的及時性和污水處理的及時性。對于給排水管道的坡度的設計要保持合理,根據單位時間內給排水的最大量來設計管道,合理布置。同時還要嚴格審核,對于審核中遇到的問題要及時的處理,這樣才能提高給排水系統的設計質量。
對于國家經濟的現狀來說,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重要的問題,給排水系統的設計不僅關系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壽命,更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由于我國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的設計工作起步比較晚,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標準比較低、細節處理不當,先進技術的應用程度有限,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保障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的順利進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莫子群.試論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節能減排設計[J].科技展望,2014(11):67.
[2]殷水森.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節能減排設計分析[J].江西建材,2014(7):17.
[3]王雯雯.世界綠色建筑周:標準化優化能源結構促進可持續發展[J].中國標準導報,2014(10):18.
[4]張務昌.基于建筑設備節能優化的控制工程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4.
1翟桂麗,1979.5,女,籍貫,棲霞,學歷本科,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給排水,身份證,370628197905101725。
2藺曉(1987.05)女山東省壽光市研究生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給排水工程370783198705282925。
3李佳林(1985.10)男山東省青島市本科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土木工程37021319851011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