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期刊精品文章簡介·
組合使用應變和剪切波成像診斷肝臟疾病患者的纖維化和炎癥活動度
【據《Dig Dis》2017年10月報道】題:組合使用應變和剪切波成像診斷肝臟疾病患者的纖維化和炎癥活動度(作者Yada N等)
進行剪切波成像是簡單的,但是當存在炎癥、黃疸和充血時可能很困難。因此,在輕度至中度纖維化病例中,單純使用剪切波成像對肝纖維化的正確診斷可能是困難的。 應變成像可以診斷肝纖維化而不受炎癥的影響。為了進一步明確,對于沒有黃疸和充血的病例,組合使用應變和剪切波成像是否有助于評估肝纖維化和炎癥活動度,來自日本大阪山麻子大學醫學部胃腸病與肝病學系的Yada等進行了一項研究。
此研究共納入無黃疸、肝充血的388例肝病患者。在同一天進行應變和橫波成像、血液檢查及肝活組織檢查。通過應變成像計算肝纖維化指數、 實時組織彈性成像,剪切波速度通過剪切波成像計算。以組織病理學診斷為黃金標準,計算纖維化指數(F指數)和活動指數(A指數)作為確定肝纖維化和炎癥的多元回歸方程。使用LF指數和Vs比較F指數對纖維化和A指數對炎癥的診斷能力。結果顯示,在診斷為纖維化且F指數為F1、F2、F3和F4的纖維化階段時,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 AUROC)的數值分別為0.87、0.80、0.83和0.80。當存在炎癥且A指數為A1級、A2級和A3級時,AUROC的數值分別為0.94,0.74和0.76。 F指數對肝纖維化和A指數對炎癥的診斷能力均高于其他常規診斷值。
最終作者認為,組合使用應變和剪切波成像能夠提高肝纖維化和炎癥的陽性診斷能力。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肝病科 付興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