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文

鄉下老人進城養老已很尋常,可城里人寄住鄉下村民家養老卻不多見。在江蘇南京,有社區和醫院正在運營這種“城鄉聯動”的新型養老模式。
在南京徐慕社區楊家村,45歲村民童道云是第一個把城里人接到自家來養老的。寄住者、65歲的盛文發在2012年得了腦中風,長期住在醫院,昂貴的住院費用讓他承受不起,家人就請了保姆童道云上門照顧。剛來了半年,童道云因為家事要回家。盛文發沒人照顧,她就帶著盛文發回了鄉下。結果,盛文發很滿意鄉下的生活,再加上后來租住的房屋拆遷,他干脆在童道云家住了下來,這一住就是4年。
同樣的,同村55歲的楊祥珍家里也住著一位城市老人陳流珍。8年前,楊祥珍來到陳流珍家當住家保姆。2年前,楊祥珍丈夫手部受傷,也需要人照顧,她請辭不過,于是雙方商議決定,讓老太太跟隨楊祥珍來農村養老。陳流珍很快愛上了鄉村生活,每天看看田園風光,還親手種菜。后來,她還動員83歲的親家母一起住了過來。去年春節前夕,兩位老人不想回去過年,子女們決定兩家大人小孩都到鄉下過年。除夕之夜,楊祥珍家里擺了兩桌年夜飯,特別熱鬧。現在,楊祥珍和兩位老人的子女來往頻繁,像親戚一樣。
童道云和楊祥珍的嘗試開拓出一種新的養老模式。一年多來,徐慕社區和江蘇省老年醫院合作,推廣這種“養老家”模式。在楊家村,有寬敞住房和院子以及照顧老人經驗的家庭都可申請成為“養老家”,目前村里住著5位城市老人。
怎么保證村民的服務質量?去農村養老生病了怎么辦?江蘇省老年醫院院長許家仁說,村民需經專業培訓取得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楊家村和南京江寧沐春園護理院的養老管理、醫療護理資源也做好了對接,護理院全科醫生負責每周巡診,提供常規檢查及健康宣教。另外,江蘇省老年醫院也安排心臟科、內分泌科、老年??频葘<疑祥T巡診,如有需要可以立即安排轉診。
“這些‘養老家’都要經過嚴格評估,家庭不和睦、有虐待老人現象的是沒有資格申請的?!鄙鐓^的工作人員也強調,“我們還與附近三甲醫院建立綠色通道,保證老人突發急癥的救治。”
相比于盛文發和陳流珍,家住上海唐山路、70歲的譚海紅的“寄住”行為更主動。
4年前,譚海紅的老伴兒因病去世后,她開始思考如何才能不孤獨終老。她花了兩個多月考察對比了幾種養老方式,“去養老院發現氣氛太凄慘,住社區托老所白天熱鬧晚上回家還是孤獨”。最后,她想到住在鄉下的姐姐,“我女兒在國外,她兒子住城里,都沒人照管,我就跟她說要不住一起互相照顧?!?/p>
剛開始,姐妹倆每家輪住半年,可譚海紅發現,姐姐住在城里并不開心,自己在鄉下的生活卻很愜意。于是綜合考慮,從前年開始,譚海紅幾乎一直“寄住”姐姐家,“我們一起種菜養雞,還挖了個小水塘養魚種蓮花?!痹卩l下,譚海紅還帶起了一支廣場舞隊。因為不再輪流住,譚海紅便每個月付姐姐1400元的租金和生活費,“如果去養老院,要五六千元一個月;如果請個保姆陪住,也要四五千元,還說不了知心話?!?/p>
因為姐姐家有6間房,夏天譚海紅還邀請兩位好友來鄉里做客,“她們住了一個多月,都舍不得走,說明年夏天還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