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我從醫近40年,一直用梳子梳頭、梳刮身體相關經絡和穴位,用以消除疲勞、養生美容。在工作之余我和同事收集了梳子療疾養生的資料,通過研究和學習,結合自身工作經驗,編了一套“梳子養生操”。
梳頭先要梳五經,督脈膀胱和膽經,額前發際始梳起,提神醒腦益神經。
中醫有一種獨特的梳頭方法——拿五經。用五指分別點按頭部中間的督脈(位于頭部正中線),兩旁的膀胱經(從內眼角開始,上行額部,左右交會于頭頂,從頭頂分出至耳上角)、膽經(起于眼外角,向上達額角部,下行至耳后),左右相加,共五條經脈,稱之為“拿五經”。梳“五經”可以刺激頭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先梳風府到大椎,再梳天柱至大杼,最后風池達肩井,肩上從此無重負。
準備一把砭石梳子,在頸后和肩膀均勻涂抹刮痧油,先刮拭第一條線,即從上向下正中督脈上的風府至大椎;再刮拭膀胱經上的天柱至大杼,左右各一條;最后從風池穴刮至肩上的肩井穴,左右各一條,風池穴到頸根部從上向下刮,肩井穴從內向外刮。注意兩點:一是每條線都要分段刮拭,每一下刮拭的長度為3~5厘米;二是刮的同時向肌膚深部按壓,遇到疼痛、肌肉僵硬、不順暢的部位要重點刮拭10~20次。已經出現頸肩疼痛的患者,每周刮拭一次;疼痛緩解后,2~3周刮拭一次,以鞏固療效。
梳理腹部繞神闕,逆時為補順為瀉,微微發熱最適度,促進消化好排泄。
用梳子梳理按摩腹部,有助于促進胃腸蠕動和腹腔內血液循環,減少腹部脂肪堆積,還有益于增強胃腸功能。具體做
腰背不適梳腎腧,以點帶面腎陽補,舌頂上腭目微閉,腰膝酸軟日漸除。
坐久了肌肉容易僵硬,血液循環不暢,用梳背或梳柄常拍打背部或按摩背部,便可以按摩背部穴位,促進背部血液循環,預防背痛。具體做法是舌抵上腭,雙目微閉,雙臂后展,用梳子背面摩擦雙腎腧穴及周圍區域,至出現酸脹感,且腰部微微發熱,一般每次5~10分鐘。
法一般是以神闕穴(臍部)為中心,以梳子慢而輕柔地順時針按摩,以腹部微微發熱為度。
六條經脈布雙臂,從臂至指梳理氣,有益心肺大小腸,護膚防衰更有益。
人體的手和手臂分布著六條經脈,分別是分布在手臂的外側,由手走頭的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陽三焦經;分布在手臂的內側,由胸走手的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陰心經。用梳子像刮痧一樣刮磨這些經脈循行的部位,從手臂刮磨至手指部位,力度以刮磨至皮膚稍紅為度,經常刮磨有助保持皮膚彈性,增加肌膚活力。
手持梳尖按指尖,六穴同達功效翻,少商商陽到中沖,關沖少沖少澤連。
左手持一把梳子,用右手五指指腹及指尖用力點按梳尖,有節奏地反復點按64次,力度為指尖稍感酸脹為度,右手做法同左手。六穴分別是少商劍、商陽劍、中沖劍、關沖劍、少沖劍和少澤劍。